支架鱼池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41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鱼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支架鱼池跑道,包括:外环形支架和内环形支架,所述内环形支架和外环形支架之间形成跑道空间,所述外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外环形梁,所述内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内环形梁;所述跑道空间的内部铺设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的两侧分别绕设在所述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快插式的支架结构,实现了跑道式鱼池的快速搭建和拆卸,同时设置固定底脚,增加支架结构的可靠性,而且设置了内外支架,实现了鱼池的跑道式结构,实现了鱼群的循环游动。实现了鱼群的循环游动。实现了鱼群的循环游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鱼池跑道


[0001]本技术涉及鱼养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支架鱼池跑道。

技术介绍

[0002]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蓄养的主要形式,也是水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我国在池塘养殖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属于最早开展生态养殖的国家之一,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各种养殖技术,也为世界水产养殖领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由于我国的多数养殖池塘建设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普遍存在着养殖环境恶化、设施破败陈旧、坍塌淤积严重、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大、养殖方式简单,生态、经济效益不高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诸如跑道式人工养殖技术随着兴起。
[0003]现有的跑道式鱼类养殖技术存在养殖池搭建成本较高,一般的养殖池搭建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支架的焊接操作,成本较高,而且养殖池的内部结构单一,无法形成鱼类的跑道空间,鱼类的养殖效率低。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鱼池跑道,其可以通过设置快插式的支架结构,实现了跑道式鱼池的快速搭建和拆卸,同时设置固定底脚,增加支架结构的可靠性,而且设置了内外支架,实现了鱼池的跑道式结构,实现了鱼群的循环游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架鱼池跑道,包括:外环形支架和内环形支架,所述内环形支架和外环形支架之间形成跑道空间,所述外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外环形梁,所述内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内环形梁;所述跑道空间的内部铺设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的两侧分别绕设在所述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
[0007]根据本技术的支架鱼池跑道,所述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的底部均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均匀布置支撑腿。
[0008]根据本技术的支架鱼池跑道,所述内环形梁和外环形梁的底部均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安装孔,每个所述支撑腿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部。
[0009]根据本技术的支架鱼池跑道,所述插接部的底部设有对所述支撑杆进行定位的轴肩。
[0010]根据本技术的支架鱼池跑道,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对所述支撑杆进行固定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套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受力板。
[0011]根据本技术的支架鱼池跑道,所述防水件为防水篷布,所述放水篷布的底部固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阀门。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鱼池跑道,包括:外环形支架和内环形支架,所述内环
形支架和外环形支架之间形成跑道空间,跑道空间为一个环形空间,保证鱼群的游动是一个循环的游动空间,所述外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外环形梁,所述内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内环形梁,通过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对防水件进行支撑;所述跑道空间的内部铺设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的两侧分别绕设在所述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保证在对防水件的顶部进行注水时,使防水件的顶部形成水池,保证对鱼的养殖,综上,本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快插式的支架结构,实现了跑道式鱼池的快速搭建和拆卸,同时设置固定底脚,增加支架结构的可靠性,而且设置了内外支架,实现了鱼池的跑道式结构,实现了鱼群的循环游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外环形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杆插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8]在图中,1

外环形支架,11

外环形梁,12

支撑腿,2

防水件,3

内环形支架,4

内环形梁,5

跑道空间,6

底座,61

受力板,62

凹槽,7

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参见图1、图2和图3,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鱼池跑道,该支架鱼池跑道包括外环形支架1和内环形支架3,所述内环形支架3和外环形支架1之间形成跑道空间5,跑道空间5为一个环形空间,保证鱼群的游动是一个循环的游动空间,所述外环形支架1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外环形梁11,所述内环形支架3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内环形梁4,通过外环形梁11和内环形梁4对防水件2进行支撑;所述跑道空间5的内部铺设有防水件2,所述防水件2的两侧分别绕设在所述外环形梁11和内环形梁4,保证在对防水件2的顶部进行注水时,使防水件2的顶部形成水池,保证对鱼的养殖。
[0021]参见图2、图3和图4,优选的是,本技术的所述外环形梁11和内环形梁4的底部均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均匀布置支撑腿12,更加便于对外环形支架1和内环形支架3进行安装,所述内环形梁4和外环形梁11的底部均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安装孔,每个所述支撑腿12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在安装时,通过将支撑杆的插接部插接在安装孔的内部对支撑杆和外环形梁11和内环形梁4进行安装,进一步的简化了外环形支架1和内环形之间的拆装步骤,减少了跑道鱼池的制作和安装成本。
[0022]另外,本技术的所述插接部的底部设有对所述支撑杆进行定位的轴肩,通过轴肩对内环形梁4和外环形梁11进行支撑定位,防止支撑杆与内环形梁4和外环形梁11出现错位,导致整个鱼池安装不牢固,增加跑道鱼池支架的可靠性。
[0023]参见图3、图4和图5,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对所述支撑杆进行固定的底座6,所述底座6的顶部设有套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的凹槽62,所述凹槽62的底部设有受力板61,在整体的内环形支架3和外环形支架1完成安装后,通过将底座6的凹槽62插在支撑杆的底部,保证支撑杆的底部与地面的支撑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支撑杆与地面位移滑动,影响跑道鱼池的牢固性,所述防水件2为防水篷布,所述放水篷布的底部固设有水管7,所述水管7上设有阀门,保证对水池内部的水的更换和注水。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鱼池跑道,包括:外环形支架和内环形支架,所述内环形支架和外环形支架之间形成跑道空间,跑道空间为一个环形空间,保证鱼群的游动是一个循环的游动空间,所述外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外环形梁,所述内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内环形梁,通过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对防水件进行支撑;所述跑道空间的内部铺设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的两侧分别绕设在所述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鱼池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形支架和内环形支架,所述内环形支架和外环形支架之间形成跑道空间,所述外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外环形梁,所述内环形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内环形梁;所述跑道空间的内部铺设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的两侧分别绕设在所述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鱼池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形梁和内环形梁的底部均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均匀布置支撑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鱼池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形梁和外环形梁的底部均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安装孔,每个所述支撑腿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堂孙华熙孙红志孙可馨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金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