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09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电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包括放置台,放置台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座,两组安装座的对应一侧均安装有套杆,两组套杆的对应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贯通槽,两组套杆的底端内壁均安装有滑轨,两组滑轨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滑块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杆,两组安装杆的顶端均安装有齿条板,两组安装杆的一侧外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杆,两组连接杆的一端均安装有移动杆,两组安装杆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持板。通过移动杆、连接杆、安装杆、贯通槽和夹持板等零部件设置配合下可有效的解决不能方便有效的根据不同光电传感器的大小来调整对应夹持板位置的问题。来调整对应夹持板位置的问题。来调整对应夹持板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电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电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发生了相应的电效应现象,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不同将光电效应分为三类: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及光生伏特效应,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池等,分析了光电器件的性能、特性曲线,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
[0003]这种智能测试装置包括放置台、夹持板以及测试仪本体,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要将光电传感器放置在放置台上并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测试仪本体进行测试,但是现有的智能测试装置在对光电传感器进行夹持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0004]现有的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存在不能方便有效的根据不同光电传感器的大小来调整对应夹持板位置的问题,给实际操作时带来了不便;现有的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存在当对应夹持板调整至对应位置时,不能方便有效的对安装杆进行限位固定的问题,给实际操作时带来了不便,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座,两组所述安装座的对应一侧均安装有套杆,两组所述套杆的对应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贯通槽,两组所述套杆的底端内壁均安装有滑轨,两组所述滑轨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杆,两组所述安装杆的顶端均安装有齿条板,两组所述安装杆的一侧外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安装有移动杆,两组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持板,两组所述套杆的顶端靠一侧的位置均活动螺接有螺杆。
[0007]优选的,两组所述夹持板的底端均安装有滑轮,且两组滑轮的外表面均与放置台的顶面相贴合。
[0008]优选的,两组所述螺杆的底端均通过对应轴承安装有安装板,两组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均安装有卡齿。
[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套杆的一端内壁靠安装杆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槽,且两组安装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对应连通槽贯穿于套杆的一端内壁。
[0010]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大小相等,且两组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对应贯通槽贯穿于对应套杆的对应一侧内壁。
[0011]优选的,两组所述卡齿的大小相等,且两组卡齿与对应齿条板呈同一中心线设置。
[0012]优选的,两组所述套杆的大小相等,且两组套杆呈同一水平高度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移动杆、连接杆、安装杆、贯通槽和夹持板等零部件设置配合下可有效的解决不能方便有效的根据不同光电传感器的大小来调整对应夹持板位置的问题。
[0015]2.通过齿条板、螺杆、安装板和卡齿等零部件设置配合下可有效的解决当对应夹持板调整至对应位置时,不能方便有效的对安装杆进行限位固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套杆的内部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9]图中:1、放置台;2、安装座;3、套杆;31、贯通槽;32、滑轨;33、滑块;34、安装杆;35、齿条板;36、连接杆;37、移动杆;4、夹持板;41、滑轮;5、螺杆;51、安装板;52、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包括放置台1,放置台1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座2,两组安装座2的对应一侧均安装有套杆3,两组套杆3的大小相等,且两组套杆3呈同一水平高度设置,两组套杆3的对应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贯通槽31,两组套杆3的底端内壁均安装有滑轨32,两组滑轨32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3,两组滑块33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杆34,两组套杆3的一端内壁靠安装杆34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槽,且两组安装杆34的一端分别通过对应连通槽贯穿于套杆3的一端内壁,两组安装杆34的顶端均安装有齿条板35,两组安装杆34的一侧外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杆36,两组连接杆36的大小相等,且两组连接杆36的一端分别通过对应贯通槽31贯穿于对应套杆3的对应一侧内壁,两组连接杆36的一端均安装有移动杆37,两组安装杆34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持板4,两组夹持板4的底端均安装有滑轮41,且两组滑轮41的外表面均与放置台1的顶面相贴合,两组套杆3的顶端靠一侧的位置均活动螺接有螺杆5,两组螺杆5的底端均通过对应轴承安装有安装板51,两组安装板51的底端均安装有卡齿52,两组卡齿52的大小相等,且两组卡齿52与对应齿条板35呈同一中心线设置;
[0022]两组卡齿52处于初始状态时会与对应齿条板35的一侧呈啮合固定;
[0023]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首先可将光电传感器放置在放置台1的顶面上,然后可转动两组螺杆5,在两组螺杆5的转动作用下可使得自身能够进行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对应安装板51能够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对应卡齿52能够向上移动,从而与对应齿条板35的一侧进行分离,这时便可将两组移动杆37向一侧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对应连接杆36进行相应的移动并且在对应贯通槽31的内部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对应安装杆34进行相应的移动,从
而使得对应夹持板4能够进行相应的移动,直至将光电传感器的两侧仅仅贴合为止,这时便可再次转动两组螺杆5,从而使得两组螺杆5能够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对应安装板51和对应卡齿5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对应卡齿52能够与对应齿条板35进行啮合固定,进而使得对应安装杆34不能进行随意移动,当光电传感器被两组夹持板4夹持固定后,便可通过测试仪本体进行测试;
[0024]当对应安装杆34进行相应移动时,对应滑块33会在对应滑轨32的外表面上进行相应的滑动,当两组夹持板4进行相应移动时,两组滑轮41会在放置台1的顶面进行相应的滚动,通过以上零部件的设置,可使得对应安装杆34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避免对应安装杆34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上下晃动的问题发生,两组夹持板4在移动时更加稳定,并且两组滑轮41可对对应夹持板4进行支撑作用。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包括放置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座(2),两组所述安装座(2)的对应一侧均安装有套杆(3),两组所述套杆(3)的对应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贯通槽(31),两组所述套杆(3)的底端内壁均安装有滑轨(32),两组所述滑轨(32)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3),两组所述滑块(33)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杆(34),两组所述安装杆(34)的顶端均安装有齿条板(35),两组所述安装杆(34)的一侧外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杆(36),两组所述连接杆(36)的一端均安装有移动杆(37),两组所述安装杆(34)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持板(4),两组所述套杆(3)的顶端靠一侧的位置均活动螺接有螺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持板(4)的底端均安装有滑轮(41),且两组滑轮(41)的外表面均与放置台(1)的顶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阳聂祖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