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991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9
本申请涉及碳元素含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包括:燃烧装置的加热腔体的气体入口与输送氧气的第一管道连通,加热腔体内部设有蛇形管,蛇形管从加热腔体的底部弯曲延伸至加热腔体的顶部,蛇形管的一端与加热腔体的气体入口连通,蛇形管表面设有通孔,加热丝缠绕于蛇形管表面;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燃烧装置燃烧煤样所产生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以便根据二氧化碳含量确定煤样中的碳元素含量。加热腔体内部的蛇形管及其表面分布的通孔增大了煤样与加热后的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煤样充分燃烧,从而二氧化碳检测装置检测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准确性提高,进而提高煤中碳元素含量测量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碳元素含量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在煤中的含量约为50%~90%,是煤的主要成分,是可燃元素,是发热量的主要来源。
[0003]测量煤中碳元素含量的方法通常为,通过锅炉对煤进行燃烧,然后测煤燃烧所产生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再根据二氧化碳含量测得煤中碳元素含量,目前的锅炉为具有通风装置的腔体,例如,煤样堆积在一起,煤与氧气的接触面小,燃烧煤时会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从而导致煤中碳元素含量测量不准确。
[0004]因此,如何提高煤中碳元素含量测量的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用于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中碳元素含量测量的准确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包括:
[0007]第一管道,用于输送氧气;
[0008]燃烧装置,用于燃烧煤样,所述燃烧装置包括加热腔体,蛇形管和加热丝,所述加热腔体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加热腔体的气体入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加热腔体内部设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从所述加热腔体的底部弯曲延伸至所述加热腔体的顶部,所述蛇形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腔体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蛇形管表面设有通孔,所述加热丝缠绕于所述蛇形管表面;
[0009]二氧化碳检测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加热腔体的气体出口连通,用于检测所述燃烧装置燃烧煤样所产生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以便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含量确定所述煤样中的碳元素含量。
[0010]优选地,所述蛇形管靠近加热腔体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腔体的气体入口连通。
[0011]优选地,还包括预处理装置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加热腔体的气体出口和所述预处理装置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分别与所述预处理装置的气体出口和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连通,所述预处理装置用于盛放二氧化锰和无水氯化钙,用于去除所述煤样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中氮氧化物。
[0012]优选地,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燃烧装置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燃烧装置中煤样的质量。
[0013]优选地,还包括干燥装置和第四管道,所述干燥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用于将所述氧气输送至所述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对
所述氧气进行干燥,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干燥后的氧气输送至所述燃烧装置。
[0014]优选地,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用于检测所述氧气的输送流量。
[0015]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包括气体吸收瓶、密度计、数模转换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数模转换装置连接,所述数模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密度计、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加热丝连接,所述气体吸收瓶中盛放吸收液,所述吸收液用于吸收所述煤样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密度计用于监测所述吸收液的密度值,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密度值确定二氧化碳含量,以便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含量确定所述煤样中的碳元素含量。
[0016]优选地,还包括尾气回收装置,所述尾气回收装置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气体吸收瓶连接,所述尾气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煤样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气体的其余气体。
[0017]优选地,还包括废液盒,所述废液盒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气体吸收瓶连通,所述第六管道上设于第一蠕动泵,所述第一蠕动泵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气体吸收瓶中已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液回收至所述废液盒。
[0018]优选地,还包括储液盒,所述储液盒通过第七管道与所述气体吸收瓶连通,所述第七管道设有第二蠕动泵和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蠕动泵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液盒中未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液输送至所述气体吸收瓶,第二流量计与所述数模转换装置连接,用于检测未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液的输送流量。
[0019]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用于输送氧气;燃烧装置,用于燃烧煤样,燃烧装置包括加热腔体,蛇形管和加热丝,加热腔体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加热腔体的气体入口与第一管道连通,加热腔体内部设有蛇形管,蛇形管从加热腔体的底部弯曲延伸至加热腔体的顶部,蛇形管的一端与加热腔体的气体入口连通,蛇形管表面设有通孔,加热丝缠绕于蛇形管表面;二氧化碳检测装置,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加热腔体的气体出口连通,用于检测燃烧装置燃烧煤样所产生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以便根据二氧化碳含量确定煤样中的碳元素含量。加热腔体内部的蛇形管及其表面分布的通孔增大了煤样与加热后的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煤样的充分燃烧,从而二氧化碳检测装置检测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准确性提高,进而提高煤中碳元素含量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图;
[0022]附图标记如下:1为第一管道、2为加热腔体、3为蛇形管、4为加热丝、5为第二管道、6为称重传感器、7为预处理装置、8为第三管道、9为干燥装置、10为第四管道、11为第一流量计、12为气体吸收瓶、13为密度计、14为数模转换装置、15为控制模块、16为尾气回收装置、17为第五管道、18为废液盒、19为第六管道、20为第一蠕动泵、21为储液盒、22为第七管道、
23为第二蠕动泵、24为第二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0024]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管道1,用于输送氧气;燃烧装置,用于燃烧煤样,燃烧装置包括加热腔体2,蛇形管3和加热丝4,加热腔体2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加热腔体2的气体入口与第一管道1连通,加热腔体2内部设有蛇形管3,蛇形管3从加热腔体2的底部弯曲延伸至加热腔体2的顶部,蛇形管3的一端与加热腔体2的气体入口连通,蛇形管3表面设有通孔,加热丝4缠绕于蛇形管3表面;二氧化碳检测装置,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通过第二管道5与加热腔体2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用于输送氧气;燃烧装置,用于燃烧煤样,所述燃烧装置包括加热腔体(2),蛇形管(3)和加热丝(4),所述加热腔体(2)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加热腔体(2)的气体入口与所述第一管道(1)连通,所述加热腔体(2)内部设有蛇形管(3),所述蛇形管(3)从所述加热腔体(2)的底部弯曲延伸至所述加热腔体(2)的顶部,所述蛇形管(3)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腔体(2)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蛇形管(3)表面设有通孔,所述加热丝(4)缠绕于所述蛇形管(3)表面;二氧化碳检测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通过第二管道(5)与所述加热腔体(2)的气体出口连通,用于检测所述燃烧装置燃烧煤样所产生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以便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含量确定所述煤样中的碳元素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3)靠近加热腔体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腔体(2)的气体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装置(7)和第三管道(8),所述第二管道(5)分别与所述加热腔体(2)的气体出口和所述预处理装置(7)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8)分别与所述预处理装置(7)的气体出口和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连通,所述预处理装置(7)用于盛放二氧化锰和无水氯化钙,用于去除所述煤样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中氮氧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称重传感器(6),所述称重传感器(6)设于所述燃烧装置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燃烧装置中煤样的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中碳元素含量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装置(9)和第四管道(10),所述干燥装置(9)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1)和所述第四管道(10)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0)用于将所述氧气输送至所述干燥装置(9),所述干燥装置(9)用于对所述氧气进行干燥,所述第一管道(1)用于将干燥后的氧气输送至所述燃烧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中碳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