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73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其结构包括:鞋底轮廓框、齿纹凸端块、前脚掌包垫、脚弓包垫弧桥、后脚跟包垫,所述前脚掌包垫插嵌在鞋底轮廓框内部的顶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脚跟包垫插嵌在鞋底轮廓框内部的底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运用前脚掌包垫与脚弓包垫弧桥相配合,通过前脚掌包垫、脚弓包垫弧桥、后脚跟包垫三者三段式壳框脚弓垫护和脚跟脚掌的前后端形成分段式包裹脚掌面的复合鞋底操作效果,让螺旋珠垫块在弧包边条面内与凸弧通孔垫让舒适感适配柔性弧面提升延展度保证脚感和平稳张力面的鞋底贴合铺设,防垫高影响。防垫高影响。防垫高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


[0001]本技术是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属于鞋材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鞋底不同功能性结构和材质会产生不同的鞋底作用,对于工作人员的开模压模成型鞋底和聚合加工多层鞋底压装成型,保证了工厂生产的鞋底有一定的差异化和不同材质结构效果,从而提升鞋底应用的多元化推广,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0003]常规复合鞋底的厚度和抬高度较大,容易因为垫高鞋底造成脚掌、脚弓或者脚跟的不适感,导致踩踏脚感倾斜或者垫高造成受力点不平衡,致使鞋底使用度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以解决常规复合鞋底的厚度和抬高度较大,容易因为垫高鞋底造成脚掌、脚弓或者脚跟的不适感,导致踩踏脚感倾斜或者垫高造成受力点不平衡,致使鞋底使用度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其结构包括:鞋底轮廓框、齿纹凸端块、前脚掌包垫、脚弓包垫弧桥、后脚跟包垫,所述前脚掌包垫插嵌在鞋底轮廓框内部的顶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脚跟包垫插嵌在鞋底轮廓框内部的底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齿纹凸端块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围绕鞋底轮廓框的边框粘结成一体,所述脚弓包垫弧桥插嵌在鞋底轮廓框内部中段的前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前脚掌包垫设有螺旋珠垫块、弧包边条面、扁椭球囊垫,所述螺旋珠垫块设有两个以上并排成一条弧线且等间距插嵌在弧包边条面的内部,所述弧包边条面插嵌在扁椭球囊垫的内部,所述弧包边条面插嵌在鞋底轮廓框内部的顶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000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珠垫块由螺旋条带、蜂格囊珠槽组成,所述螺旋条带安装于蜂格囊珠槽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螺旋条带与蜂格囊珠槽插嵌在一起。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弓包垫弧桥由倒拱桥鞋面、弧扣条板、凸弧通孔垫组成,所述弧扣条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倒拱桥鞋面的左右上角,所述凸弧通孔垫紧贴于倒拱桥鞋面中部的顶面上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包边条面为左右翘起中间凹弧的条带面结构,方便适配前后脚掌和脚跟形成分段式前后包裹的操作效果。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蜂格囊珠槽为环框囊壳内置蜂格网面的囊珠结构,方便垫珠形成颗粒感的脚步穴位节点分布包裹垫护操作效果。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弧通孔垫为左右窄中间宽凸弧带通孔槽的厚垫块结构,方便脚弓凹弧压盖凸弧端形成舒适感脚弓透气垫护的包裹操作效果。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工作人员通过将鞋底轮廓框与脚弓包垫弧桥的倒拱桥鞋面通过弧扣条板扣合在一起架护凸弧通孔垫适配脚弓压贴舒适踩用后,让齿纹凸端块在鞋底轮廓框边沿衔扣前脚掌包垫与后脚跟包垫的弧包边条面与扁椭球囊垫,通过螺旋珠垫块的螺旋条带内置蜂格囊珠槽形成整个鞋底复合端面的脚掌、脚弓、脚跟分段式包裹和脚底板面穴位垫护包裹操作效果。
[0014]本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0015]运用前脚掌包垫与脚弓包垫弧桥相配合,通过前脚掌包垫、脚弓包垫弧桥、后脚跟包垫三者三段式壳框脚弓垫护和脚跟脚掌的前后端形成分段式包裹脚掌面的复合鞋底操作效果,让螺旋珠垫块在弧包边条面内与凸弧通孔垫让舒适感适配柔性弧面提升延展度保证脚感和平稳张力面的鞋底贴合铺设,防垫高影响。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前脚掌包垫详细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螺旋珠垫块工作状态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脚弓包垫弧桥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鞋底轮廓框

1、齿纹凸端块

2、前脚掌包垫

3、脚弓包垫弧桥

4、后脚跟包垫

5、螺旋珠垫块

31、弧包边条面

32、扁椭球囊垫

33、螺旋条带

311、蜂格囊珠槽

312、倒拱桥鞋面

41、弧扣条板

42、凸弧通孔垫

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其结构包括:鞋底轮廓框1、齿纹凸端块2、前脚掌包垫3、脚弓包垫弧桥4、后脚跟包垫5,所述前脚掌包垫3插嵌在鞋底轮廓框1内部的顶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脚跟包垫5插嵌在鞋底轮廓框1内部的底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齿纹凸端块2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围绕鞋底轮廓框1的边框粘结成一体,所述脚弓包垫弧桥4插嵌在鞋底轮廓框1内部中段的前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前脚掌包垫3设有螺旋珠垫块31、弧包边条面32、扁椭球囊垫33,所述螺旋珠垫块31设有两个以上并排成一条弧线且等间距插嵌在弧包边条面32的内部,所述弧包边条面32插嵌在扁椭球囊垫33的内部,所述弧包边条面32插嵌在鞋底轮廓框1内部的顶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弧包边条面32为左右翘起中间凹弧的条带面结构,方便适配前后脚掌和脚跟形成分段式前后包裹的操作效果。
[0025]请参阅图3,所述螺旋珠垫块31由螺旋条带311、蜂格囊珠槽312组成,所述螺旋条带311安装于蜂格囊珠槽312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螺旋条带311与蜂格囊珠槽312插嵌
在一起,所述蜂格囊珠槽312为环框囊壳内置蜂格网面的囊珠结构,方便垫珠形成颗粒感的脚步穴位节点分布包裹垫护操作效果。
[0026]请参阅图4,所述脚弓包垫弧桥4由倒拱桥鞋面41、弧扣条板42、凸弧通孔垫43组成,所述弧扣条板4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倒拱桥鞋面41的左右上角,所述凸弧通孔垫43紧贴于倒拱桥鞋面41中部的顶面上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凸弧通孔垫43为左右窄中间宽凸弧带通孔槽的厚垫块结构,方便脚弓凹弧压盖凸弧端形成舒适感脚弓透气垫护的包裹操作效果。
[0027]工作流程:工作人员通过将鞋底轮廓框1与脚弓包垫弧桥4的倒拱桥鞋面41通过弧扣条板42扣合在一起架护凸弧通孔垫43适配脚弓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其结构包括:鞋底轮廓框(1)、齿纹凸端块(2)、前脚掌包垫(3)、脚弓包垫弧桥(4)、后脚跟包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掌包垫(3)插嵌在鞋底轮廓框(1)内部的顶侧,所述后脚跟包垫(5)插嵌在鞋底轮廓框(1)内部的底侧,所述齿纹凸端块(2)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围绕鞋底轮廓框(1)的边框粘结成一体,所述脚弓包垫弧桥(4)插嵌在鞋底轮廓框(1)内部中段的前侧;所述前脚掌包垫(3)设有螺旋珠垫块(31)、弧包边条面(32)、扁椭球囊垫(33);所述螺旋珠垫块(31)设有两个以上并排成一条弧线且等间距插嵌在弧包边条面(32)的内部,所述弧包边条面(32)插嵌在扁椭球囊垫(33)的内部,所述弧包边条面(32)插嵌在鞋底轮廓框(1)内部的顶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包裹脚掌的复合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珠垫块(31)由螺旋条带(311)、蜂格囊珠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显发彭新发徐玲彭彬发刘三保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宏创鞋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