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熊果酸的发酵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熊果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乌苏烷型五环三萜化合物,许多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症、抗氧化及抗肿瘤等生理活性。目前熊果酸的获取方式主要是从植物中获取,然而植物生长周期漫长,过度砍伐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化学合成法存在工艺繁琐和提取效率低等技术难题。微生物发酵法因其具有条件温和、不占用耕地以及过程绿色可控等优势备受人们的关注。但目前熊果酸在酿酒酵母中的产量距离达到工业化生产的最低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进一步释放工程酿酒酵母生产熊果酸的能力,对工程菌株进行发酵工艺的放大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通过进行系统的发酵条件优化,并开发放大规模的发酵工艺,从而确定菌株发酵的最佳条件,对推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熊果酸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熊果酸的方法,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方法包括两阶段发酵培养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所述的两阶段发酵包括:第一阶段:以葡萄糖为碳源,以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为氮源;第二阶段:以乙醇为碳源,以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为氮源;其中,第二阶段中流加乙醇的时间为发酵的第40
‑
50h开始流加乙醇,流加速率为28
‑
36mL/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第35
‑
45h开始加入半乳糖作为诱导剂,加入后,半乳糖的终浓度为55
‑
65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第10
‑
12h开始流加葡萄糖补料培养基,且在35
‑
38h停止流加;其中,葡萄糖补料培养基每升包括:400
‑
600g葡萄糖,10
‑
15g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1
‑
2g脱落氨基酸混合物,8
‑
10g KH2PO4,2
‑
3g MgSO4,3
‑
4g K2SO4,0.2
‑
0.35g Na2SO4,8
‑
12mL微量金属溶液,10
‑
15mL维生素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第40
‑
50h后每隔10
‑
12h加入半乳糖补料培养基、维生素溶液以及微量金属溶液;其中,半乳糖补料培养基每升包括:400
‑
600g半乳糖,10
‑
15g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1
‑
2g脱落氨基酸混合物,8
‑
10g KH2PO4,2
‑
3g MgSO4,3
‑
4g K2SO4,0.2
‑
0.35g Na2SO4,8
‑
12mL微量金属溶液,10
‑
15mL维生素溶液;维生素溶液每升包括:生物素0.01
‑
0.1g,泛酸钙0.5
‑
2g,烟酸0.5
‑
2g,肌醇20
‑
30g,盐酸硫胺素0.5
‑
2g,盐酸吡哆醛0.5
‑
2g,对氨基苯甲酸0.1
‑
0.3g;微量金属溶液每升包括:EDTA 10
‑
20g,ZnSO4•
7H2O 5
‑
6g,MnCl2•
4H2O 0.2
‑
0.4g,无水CuSO40.1
‑
1g,CoCl2•
6H2O 0.2
‑
0.6g,Na2MoO4•
2H2O 0.3
‑
0.8g,CaCl2•
2H2O 2
‑
3.5g,FeSO4•
7H2O 2
‑
3.5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过程中pH维持5
‑
6,温度维持25
‑
35℃,溶氧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贾男,臧国伟,那雪梅,李敬知,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