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电缆排管施工,包括如下步骤:S11、施工准备,S12、开挖电缆排管沟槽,S13、浇筑C10混凝土垫层,S14、安放玻璃钢管,S15、绑扎钢筋,S16、浇筑C20混凝土,S17、回填土方,S2、电缆敷设施工,包括如下步骤:S21、施工前对电缆进行检查,S22、在敷设前对电缆进行绝缘摇测,S23、在电缆沟槽内沿侧墙固定双排电缆支架,S24、电缆支架均采用玻璃钢电缆支架,S25、在所放电缆的起端一米处贴上标签,S26、电缆从盘的上端引出,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缆的敷设流程简单,工程量大幅减少,提高了电缆的敷设效率,可使沟槽更加结实稳定,减少了漏水等情况的发生。减少了漏水等情况的发生。减少了漏水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缆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压电缆是指电压在275~800千伏的电缆,电力电缆工程是保障电力通畅的前提,它的划分有利于节省施工时间,节省人力等特点,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
[0003]现有技术中的超高压电力电缆的敷设流程复杂,工作量大,降低了电缆的敷设效率,且电缆沟槽施工时,排管过程中基槽不够结实,易导致漏水等情况,因此我们提出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电缆的敷设流程简单,工程量大幅减少,提高了电缆的敷设效率,且在挖好的沟槽内用插入式震动机和平板震动机振捣密实、平整,外表用木夯抹平,混凝土浇筑前要对中线桩、高程线进展复核,采用振捣器振捣,防止骨料别离,控制好混凝土遢落度,浇筑完成后,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可使沟槽更加结实稳定,减少了漏水等情况的发生,而提出的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电缆排管施工,包括如下步骤:S1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了解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机具设备进场,检修无故障后投入施工,并组织钢管、钢筋和砂石进场,做好原材料抽检,且正确进展管道的测量放样工作,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S12、开挖电缆排管沟槽: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开挖,挖掘机挖土至离槽底0.3米时停止挖掘,由人工配合挖除并清理槽底;S13、浇筑C10混凝土垫层:采用素砼浇筑层,模板采用列板支撑,砼浇筑时,人工摊铺后,用插入式震动机和平板震动机振捣密实、平整,外表用木夯抹平;S14、安放玻璃钢管:定位安放好玻璃钢管﹐管材承插口插入可以采用人工撬入或填原木板用锤子敲入或者用紧线机拉入的方法进展连接;S15、绑扎钢筋:绑扎时按设计钢筋间距尺寸,在垫层上弹线,控制钢筋间距,且每隔1.5米间距设架立筋一道,保持上层钢筋的整体平整和钢筋的净保护层的要求;S16、浇筑C20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要对中线桩、高程线进展复核,采用振捣器振捣,防止骨料别离,控制好混凝土遢落度,浇筑完成后,采取保温、养护措施;S17、回填土方:回填大于600方的回填土,将槽底杂物清理干净,分层夯实,严禁单侧填高,密实度不低于90%;
S2、电缆敷设施工,包括如下步骤:S21、施工前对电缆进行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以及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和损坏现象;S22、在敷设前对电缆进行绝缘摇测,并选好电缆支架的架设点,保证电缆的引出端在电缆轴的上方;S23、在电缆沟槽内沿侧墙固定双排电缆支架,电缆支架的槽型立柱先用卷尺及激光投线仪进行标高定位,找平后,用沥青漆标注定位;S24、电缆支架均采用玻璃钢电缆支架,在每个支架周边通过膨胀螺栓预留三个固定孔洞;S25、在所放电缆的起端一米处贴上标签,电缆埋管与电动机接线盒之间采用软管,其两端采用管接头固定;S26、敷设电缆时,为避免电缆在支架上与地面摩擦,电缆从盘的上端引出,为防止电缆绞拧和护层断裂,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S27、在牵引头与牵引钢缆之间安装防捻器,然后由机械牵引开始敷设电缆,敷设结束后,在电缆两端、竖井两端以及电缆转弯处挂上电缆标志牌,不同用途的电缆用不同的标志牌区分;S3、电缆头制作安装,选用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并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在芯线上涂上导电膏,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和淡兰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个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并将做好终端头的电缆固定在电缆头支架上,将芯线分开,再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S4、敷设电缆全部完成后进行自检和互检,不符合施工验收规定与质量验评标准的立即进行纠正,通过后方可进行绝缘摇测。
[0006]优选的,在S12中,电缆排管沟槽开挖时,电缆排管沟槽挖深超过1.5米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层塌方,且基槽挖好后,应及时验收,减少凉槽时间,施工时掌握天气变化,基槽严禁泡水。
[0007]优选的,在S15中,钢筋绑扎按设计规定铺筋,交点特别是双向受力筋必须全部绑扎牢靠,同时保证受力筋不产生偏移。
[0008]优选的,在S17中,回填土方时,需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与杂填土,回填土必须分层整平夯实,管道沟槽开挖出来的杂填土,应与时外运,换粉土或粘土回填,用电动打夯机夯实。
[0009]优选的,在S23中,电缆支架的高度为115mm,长度375mm,厚度45mm,槽型立柱高1300mm,且支架在立柱间平均分配,间距为380mm。
[0010]优选的,在S26中,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可交叉,应留出一定余量,以便检修与补偿温度变化产生的长度变化。
[0011]优选的,在S27中,在沟槽内敷设有麻外护层的电缆时,应将麻外护层剥去钢带外面涂一层防腐漆。
[0012]优选的,在S27中,在沟槽内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上下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电缆的敷设流程简单,工程量大幅减少,提高了电缆的敷设效率,且在挖好的沟槽内用插入式震动机和平板震动机振捣密实、平整,外表用木夯抹平,混凝土浇筑前要对中线桩、高程线进展复核,采用振捣器振捣,防止骨料别离,控制好混凝土遢落度,浇筑完成后,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可使沟槽更加结实稳定,减少了漏水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电缆排管施工,包括如下步骤:S1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了解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机具设备进场,检修无故障后投入施工,并组织钢管、钢筋和砂石进场,做好原材料抽检,且正确进展管道的测量放样工作,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S12、开挖电缆排管沟槽: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开挖,挖掘机挖土至离槽底0.3米时停止挖掘,由人工配合挖除并清理槽底;S13、浇筑C10混凝土垫层:采用素砼浇筑层,模板采用列板支撑,砼浇筑时,人工摊铺后,用插入式震动机和平板震动机振捣密实、平整,外表用木夯抹平;S14、安放玻璃钢管:定位安放好玻璃钢管﹐管材承插口插入可以采用人工撬入或填原木板用锤子敲入或者用紧线机拉入的方法进展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压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电缆排管施工,包括如下步骤:S1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了解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机具设备进场,检修无故障后投入施工,并组织钢管、钢筋和砂石进场,做好原材料抽检,且正确进展管道的测量放样工作,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S12、开挖电缆排管沟槽: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开挖,挖掘机挖土至离槽底0.3米时停止挖掘,由人工配合挖除并清理槽底;S13、浇筑C10混凝土垫层:采用素砼浇筑层,模板采用列板支撑,砼浇筑时,人工摊铺后,用插入式震动机和平板震动机振捣密实、平整,外表用木夯抹平;S14、安放玻璃钢管:定位安放好玻璃钢管﹐管材承插口插入可以采用人工撬入或填原木板用锤子敲入或者用紧线机拉入的方法进展连接;S15、绑扎钢筋:绑扎时按设计钢筋间距尺寸,在垫层上弹线,控制钢筋间距,且每隔1.5米间距设架立筋一道,保持上层钢筋的整体平整和钢筋的净保护层的要求;S16、浇筑C20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要对中线桩、高程线进展复核,采用振捣器振捣,防止骨料别离,控制好混凝土遢落度,浇筑完成后,采取保温、养护措施;S17、回填土方:回填大于600方的回填土,将槽底杂物清理干净,分层夯实,严禁单侧填高,密实度不低于90%;S2、电缆敷设施工,包括如下步骤:S21、施工前对电缆进行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以及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和损坏现象;S22、在敷设前对电缆进行绝缘摇测,并选好电缆支架的架设点,保证电缆的引出端在电缆轴的上方;S23、在电缆沟槽内沿侧墙固定双排电缆支架,电缆支架的槽型立柱先用卷尺及激光投线仪进行标高定位,找平后,用沥青漆标注定位;S24、电缆支架均采用玻璃钢电缆支架,在每个支架周边通过膨胀螺栓预留三个固定孔洞;S25、在所放电缆的起端一米处贴上标签,电缆埋管与电动机接线盒之间采用软管,其两端采用管接头固定;S26、敷设电缆时,为避免电缆在支架上与地面摩擦,电缆从盘的上端引出,为防止电缆绞拧和护层断裂,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S27、在牵引头与牵引钢缆之间安装防捻器,然后由机械牵引开始敷设电缆,敷设结束后,在电缆两端、竖井两端以及电缆转弯处挂上电缆标志牌,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长青,沈民君,叶甜甜,朱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森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