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944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液力缓速器出水管与双节温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与小循环旁通管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与整车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进水管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整车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进水管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大流量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大流量水泵的出水口与位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对发动机缸体缸盖进行变更,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零部件的影响,缩短开发周期。缩短开发周期。缩短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商用车领域,针对发动机冷却液需要配置相应的液力缓速器已成为市场行业趋势。为了适应添置液力缓速器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商用车往往在发动机内部设置节温器和液力缓速器管路系统。由于现有的发动机属于标准件,在其内部增设内部设置节温器和液力缓速器管路系统需要根据增设的节温器,对发动机内部布局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导致生产周期拉长且影响零部件范围广,难以满足整车厂的快速响应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不需要对发动机缸体缸盖进行变更,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零部件的影响,缩短开发周期。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包括双节温器、液力缓速器进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小循环旁通管、大流量水泵、发动机出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与双节温器的进水口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节温器、液力缓速器进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小循环旁通管、大流量水泵、发动机出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与双节温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与小循环旁通管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与整车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进水管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整车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进水管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大流量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大流量水泵的出水口与位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其中双节温器、液力缓速器进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小循环旁通管、大流量水泵、水泵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均设置于发动机缸盖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流量水泵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前端面下部,并采用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轮系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节温器通过节温器支架固定于发动机缸盖前端面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缓速器进水管和液力缓速器出水管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固定于发动机缸盖顶面。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良成张昌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