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流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空调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但不限于一种集流器、一种换热器组件和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室内外机现在常用的换热器是管翅式换热器,也称翅片管式换热器,其铜管一般采用D5/D7(外径为5mm
‑
7mm)规格,尤其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多半采用笛形管和分配器等分流配件分流,流路分配复杂,焊接难度和成本高,且容易造成分流不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流器,可与换热器配合使用,集流器实现了分流部件的集成一体化,优化了分流效果,使得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集流器,包括:
[0006]箱体,设有第一总接口、第二总接口、N+1组第一连接口和N+1组第二连接口;和
[0007]隔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分隔成N个分流腔、N个汇流腔和连通腔,N个所述分流腔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有第一总接口、第二总接口、N+1组第一连接口和N+1组第二连接口;和隔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分隔成N个分流腔、N个汇流腔和连通腔,N个所述分流腔均与所述第一总接口连通,且N个所述分流腔和N个所述汇流腔一一对应连通;N个所述汇流腔还与N组所述第一连接口一一对应连通,以及与N组所述第二连接口一一对应连通,第N+1组所述第一连接口与一个所述分流腔连通,第N+1组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所述连通腔与所述第二总接口连通;其中,N为不小于2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器,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分流腔依次连通,且位于一端的一个所述分流腔与所述第一总接口直接连通,并与第N+1组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分隔成所述连通腔和第一腔体;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分流室和汇流室;多个第三隔板,在所述分流室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并将所述分流室分隔成N个所述分流腔,所述第三隔板设有第一连通孔以将相邻所述分流腔连通;和多个第四隔板,在所述汇流室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并将所述汇流室分隔成N个所述汇流腔;所述第二隔板设有多个第二连通孔,以将N个所述分流腔与N个所述汇流腔对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五隔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汇流腔内,并将所述汇流腔分隔成第一子汇流腔和第二子汇流腔,所述汇流腔的第一子汇流腔设置成与该汇流腔对应的一组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汇流腔的第二子汇流腔设置成与该汇流腔对应的一组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分流腔连通,所述第五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子汇流腔与所述第二子汇流腔的第三连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隔板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板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一端连接呈L形,且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腔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腔壁连接,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腔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腔壁连接;所述第一子汇流腔为矩形腔,所述第二子汇流腔为L形腔,且所述第二板设有所述第三连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通流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通流面积,且小于所述第三连通孔的通流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径为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孔径的1/7
‑
1/4,且为所述第三连通孔的孔径的1/7
‑
1/4。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恩,杜顺开,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