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9283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前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架体后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架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架体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滑动设置在架体内,所述滚轮设置在伸缩杆的底端,所述架体的两侧且位于伸缩杆的上部均设置有辅助爬梯机构,所述辅助爬梯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水平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固定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底端与后支腿底端的高度差等于后支腿底端与支撑块底端的高度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辅助患者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从而使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的康复训练环节。全面的康复训练环节。全面的康复训练环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下肢行动不便且处于恢复阶段的病人而言,在康复训练中需要使用行走辅助装置,依靠行走辅助装置提供支撑以进行站立、行走的锻炼。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56896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老年康复助行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第一助行架,所述第一助行架一侧设置有第二助行架,所述第一助行架和所述第二助行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助行架底部两侧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内部设置有限位按钮,两个所述限位圈内部皆套接有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顶部外周与所述限位圈内部和所述第一助行架底部贯穿连接,且所述伸缩支腿外周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按钮底部与所述限位孔内部卡接,所述伸缩支腿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
[0004]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在平地上对患者进行辅助,而无法帮助患者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前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滚轮(11),所述架体(1)后端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12),所述架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顶端滑动设置在架体(1)内,所述滚轮(11)设置在伸缩杆(14)的底端,所述架体(1)的两侧且位于伸缩杆(14)的上部均设置有辅助爬梯机构(2),所述辅助爬梯机构(2)包括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水平设置在架体(1)上,所述固定座(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所述前支腿(22)底端与后支腿(23)底端的高度差等于后支腿(23)底端与支撑块(12)底端的高度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均沿固定座(21)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固定座(21)内,所述固定座(21)上设置有定位销(211),所述前支腿(22)和后支腿(23)上均开设有多个供定位销(211)插设的销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22)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前底座(221),所述前支腿(2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前底座(221)滑动后的位置的第一抵紧螺栓(222);所述后支腿(23)的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后底座(231),所述后支腿(2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后底座(231)滑动后的位置的第二抵紧螺栓(2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23)朝向支撑块(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希胡艳玲陈琼张秀娟李颖馨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