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24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包括外辊筒和内辊筒,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轴组件相连接,所述内辊筒的周向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注入冷却油,所述冷却油至少没过内辊筒下端的外壁,所述连接轴组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内辊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轴组件的通孔和内辊筒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能够有效控制钢锻工作辊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减少高温对工作辊的影响和损耗,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


[0001]本技术涉及钢锻工作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

技术介绍

[0002]辊筒是指机械中圆筒状可以转动的物体,机械中常用动力源(例如电机)驱动辊筒,带动其他材料前进,或是利用辊筒产生压力对材料进行加工。
[0003]轧辊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具,是决定轧机效率和轧材质量的重要消耗部件。轧辊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碾钢材,它主要承受轧制时的动静载荷,磨损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0004]由于锻钢工作辊需要在普通温度下改变材料的形状,因此工作辊在锻钢过程中会产生加大的热量导致工作辊温度升高从而加大对工作辊的磨损。现有的工作辊散热效果不佳,有些工作辊通过水冷方式进行冷却,但是这种冷却结构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水冷管路部件先受到损坏,反正不利于正常的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能够有效控制钢锻工作辊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减少高温对工作辊的影响和损耗,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安全可靠。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包括外辊筒和内辊筒,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轴组件相连接,所述内辊筒的周向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注入冷却油,所述冷却油至少没过内辊筒下端的外壁,所述连接轴组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内辊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轴组件的通孔和内辊筒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
[0007]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辊筒的内壁沿轴向间隔均匀设置有多条沿径向向内凸起的散热筋,所述散热筋为弧形散热筋。
[000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组件包括连接轴和位于连接轴一端的法兰,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的端部拆卸式连接在法兰上。
[0009]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沿轴向开设在连接轴上,所述通孔末端拆卸式安装有堵头。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辊筒为两个半圆形辊体组成的分体式内辊筒,所述半圆形辊体两端连接在法兰上。
[0011]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的最外端与外辊筒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冷却油没过内辊筒的1/4。
[0012]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辊筒上开设有通油口,所述通油口上安装有可拆装的螺塞。
[0013]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钢锻工作辊相对设置进行板带轧制,使板带上端的外辊筒内的冷却油位于靠近板带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通过内辊筒和外辊筒之间的空间内注入适量的冷却油,通过冷却油吸收钢锻工作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减少外辊筒表面的温度。
[0015]本技术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工作辊在转动时带动内辊筒上的螺旋叶片转动,对带动冷却油在冷却腔内流动,提高冷却油与外辊筒内壁的接触棉结,有效提高冷却效果。
[0016]本技术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通过连接轴组件上的通孔和中空内辊筒内部形成散热通道,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通道慢慢发散,辅助散热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0017]本技术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通过内辊筒内部的散热筋,将外辊筒和内辊筒之间的热量逐步流动至内辊筒内部,再通过散热通道与外部空气对流实现散热。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2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辊筒,11、通油口,12、螺塞,13、冷却油,14、冷却腔,2、内辊筒,21、螺旋叶片,22、散热通道,23、散热筋,3、连接轴组件,31、连接轴,32、法兰,3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包括外辊筒1和内辊筒2,外辊筒和内辊筒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轴组件3相连接。连接轴组件包括连接轴31和位于连接轴一端的法兰32,外辊筒和内辊筒的端部拆卸式连接在法兰上。这种结构方便各个部件进行拆装维护,在外滚筒或者连接轴组件长时间实用发生损耗后,可以及时更换部件,不需要整体将工作辊更换,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4]外辊筒上开设有通油口11,通油口上安装有可拆装的螺塞12。在工作辊组装完成
之后可以通过桶油口向外辊筒内部注入适量的冷却油13。更换外辊筒前可以打开螺塞,将内部的冷却油排出。外辊筒和内辊筒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14,冷却腔内注入冷却油,冷却油至少没过内辊筒下端的外壁。内辊筒的周向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21,螺旋叶片的最外端与外辊筒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供冷却油流动,并且避免螺旋叶片与外辊筒内壁直接接触,螺旋叶片采用常规结构。
[0025]两个钢锻工作辊相对设置进行板带轧制,外辊筒和内辊筒转动,内辊筒上的螺旋叶片同步转动,带动冷却油在冷却腔内沿周向和轴向流动,使得冷却油可以充分接触螺旋叶片、外辊筒的内壁和内辊筒的外壁,进一步提高导热效果,板带上端的外辊筒内的冷却油还会靠近板带,进一步对板带进行降温,优选的冷却油没过内辊筒的1/4,如果冷却油太多会导致影响外辊筒的正常转动,反而会影响工作效果。
[0026]连接轴上开设有通孔33,内辊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连接轴组件的通孔和内辊筒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22。通孔沿轴向开设在连接轴上,通孔末端拆卸式安装有堵头。由于内辊筒是中空的,冷却油的一部分热量通过内辊筒的内壁进入内部空间内,两端的连接轴上的通孔和散热通道连通,会与外部空气进行空气对流,将内部的热量随着空气对流发散到空气中。如果仅依靠空气对流散热效果还是不理想,可以外接气管对内部进行散热。
[0027]内辊筒为两个半圆形辊体组成的分体式内辊筒,半圆形辊体两端连接在法兰上。内辊筒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包括外辊筒和内辊筒,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轴组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辊筒的周向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注入冷却油,所述冷却油至少没过内辊筒下端的外壁,所述连接轴组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内辊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轴组件的通孔和内辊筒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辊筒的内壁沿轴向间隔均匀设置有多条沿径向向内凸起的散热筋,所述散热筋为弧形散热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冷却式钢锻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组件包括连接轴和位于连接轴一端的法兰,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的端部拆卸式连接在法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艾柯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