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169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包括底排框架、吸鱼盖板、漏水盖板、网罩;所述底排框架包括底排内圈、底排外圈;位于底排外圈上部的漏鱼栅格,横向连接于底排内圈外壁并用于与吸排水管路连接的底排水接口,横向连接于底排外圈侧壁的吸鱼接口;所述网罩盖设在所述底排内圈上方;所述漏鱼栅格俯视视角下呈圆环形,并由多个隔板隔开形成若干等分的扇形格口;所述吸鱼盖板包括至少两种不同大小的扇形盖板,组合后能够将所述漏鱼栅格封堵住,吸鱼时可选择盖上的扇形盖板的数量和种类来控制吸鱼流量;所述漏水盖板与所述吸鱼盖板整体的形状大小对应,并且由多块扇形的漏水盖板单元组合拼接而成。单元组合拼接而成。单元组合拼接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属于养殖工船养殖舱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养殖工船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深远海养殖工具,大型养殖工船每个养殖舱均相互独立,养殖舱内养殖海水循环是靠泵抽取养殖工船周围的海水,每个舱安装有独立的水质检测系统,船的周围也安装了水质检测系统,当检测到养殖工船周围的水质不符合养殖要求时,养殖工船海水外循环系统立即关闭,同时开启养殖舱的内循环,并立即航行到水质好的海域养殖。
[0003]养殖舱底部底排系统是实现鱼类养殖水体与工船周围海水交换的重要接口,也是养殖舱向下聚鱼起捕的重要通道。现有的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排鱼的时候由于流量过大鱼容易将底部排鱼通道口堵住,导致排鱼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养殖舱下聚鱼起捕与养殖舱清舱都通过底排上安装的漏鱼格栅和两种类型盖板直接或间接完成,此装置设计可以提高养殖舱鱼类下聚鱼起捕的成功率,同时有助于养殖舱清舱的彻底性。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包括底排框架a、吸鱼盖板b、漏水盖板c、网罩5;所述底排框架a包括底排内圈a1、底排外圈a2;位于底排外圈a2上部的漏鱼栅格a21,横向连接于底排内圈a1外壁并用于与吸排水管路连接的底排水接口a3,横向连接于底排外圈a2侧壁的吸鱼接口;所述网罩5盖设在所述底排内圈a1上方;所述漏鱼栅格a2俯视视角下呈圆环形,并由多个隔板隔开形成若干等分的扇形格口;所述吸鱼盖板b包括至少两种不同大小的扇形盖板,组合后能够将所述漏鱼栅格a2封堵住,吸鱼时可选择盖上的扇形盖板的数量和种类来控制吸鱼流量;所述漏水盖板c与所述吸鱼盖板c整体的形状大小对应,并且由多块扇形的漏水盖板单元组合拼接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底排外圈a2的底面为一环形的斜面底,斜面底的最低处与所述吸鱼接口的底部平滑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底排内圈a1内壁上固定设有供船员爬下去检修的扶梯。
[0009]优选的,所述吸鱼盖板b的包括两种不同大小的扇形盖板,分别为大盖板b1和小盖板b2,大盖板b1设有4块,小盖板b2设有2块。
[0010]优选的,漏鱼栅格a21由316L不锈圆钢组焊而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大盖板b1和小盖板b2上均设有把手b3。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片4,将大、小盖板安装在底排的漏鱼格栅a21上时,弹簧片4卡死在漏鱼格栅a21上,在起捕过程中,时而需要压载水系统向养殖舱内泵海水,时而需压载水系统将养殖舱内养殖水排放,弹簧片4卡死在漏鱼格栅a21上使安装在漏鱼格栅上的吸
鱼盖板不会被水流冲击从漏鱼格栅上掉落。
[0013]优选的,漏水盖板c由多块漏水盖板单元c6组合而成,漏水盖板单元c6上设有防止漏鱼格栅上浮的配重块c7。
[0014]进一步的,漏水盖板具有锁定部件c9、锁环c8;所述锁定部件c9包括插销c91、手把c92、底板c93、限位环c94;4块漏水盖板依次摆放漏鱼格栅上,依次将漏水盖板所有的插销c91上的手把c92托起旋转90
°
后插入锁环c8内,之后将插销上的手把c92放置在插销底板上一组限位环c94之间,此时漏水盖板安装到位。
[0015]更进一步的,配重块c7、锁环c8、插销c91和限位环c94通过螺栓安装在漏水盖板c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养殖舱下聚鱼起捕与养殖舱清舱都通过底排上安装的漏鱼格栅和两种类型盖板直接或间接完成,起捕时,可通过旋转吸鱼盖板中的扇形盖板的大小和数量来调节吸鱼流量,避免由于流量过大鱼容易将排鱼通道口堵住,导致排鱼不畅的问题,同时造成鱼相互剐蹭擦伤,可以提高养殖舱鱼类下聚鱼起捕的成功率;
[0018]2)有助于养殖舱清舱的彻底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吸鱼盖板安装在底排上时的示意图。
[0020]图2是一整套吸鱼盖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是吸鱼盖板少装一个小盖板的示意图。
[0022]图4是吸鱼盖板少装两块小盖板的示意图。
[0023]图5是吸鱼盖板安装三块大盖板一块小盖板时的示意图。
[0024]图6是漏鱼栅格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漏水盖板安装在底排上的示意图。
[0026]图8是漏水盖板安装示意图。
[0027]图中,a.底排框架,b.吸鱼盖板,c漏水盖板,a1.底排内圈,a2.底排外圈,a3.底排水接口,a21.漏鱼栅格,a22.斜面底,b1.大盖板,b2.小盖板,b3.盖板上把手,c6.漏水盖板单元,c7.配重块,c8.锁环,c81.锁环底板,c9.锁定部件,c91.插销,c92.手把,c93.底板,c94.限位环,d.进鱼口,e.吸鱼接口,f.压载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参见图1

8,一种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包括底排框架a、吸鱼盖板b、漏水盖板c、网罩5;所述底排框架a包括底排内圈a1、底排外圈a2;位于底排外圈a2上部的漏鱼栅格a21,横向连接于底排内圈a1外壁并用于与吸排水管路连接的底排水接口a3,横向连接于底排外圈a2侧壁的吸鱼接口;所述网罩5盖设在所述底排内圈a1上方;所述漏鱼栅格a2俯视视角下呈圆环形,并由多个隔板隔开形成若干等分的扇形格口;所述吸鱼盖板b包括至少两种不同大小的扇形盖板,组合后能够将所述漏鱼栅格a2封堵住,吸鱼时可选择盖上的扇形盖板的数量和种类来控制吸鱼流量;所述漏水盖板c与所述吸鱼盖板c整体的形状大小对
应,并且由多块扇形的漏水盖板单元组合拼接而成。
[0030]吸鱼盖板b可大小搭配、随意组合起来调整进鱼口的大小,在起捕时能将鱼水比调整至最合理的状态吸鱼。
[0031]参见图1,吸鱼盖板b上弹簧片4将吸鱼盖板的安装和拆卸变得十分简单,安装时只需吸鱼盖板调整好位置用力按压后弹簧片紧紧地抱住漏鱼格栅地内外圈圆钢,拆卸时用力拖拉即可将吸鱼盖板从漏鱼格栅上拆卸下来。
[0032]参见图1

6,漏鱼格栅A21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鱼的形体大小,起捕时养殖舱内聚集起来的鱼类排列有序地通过漏鱼格栅,避免吸鱼管道内形成鱼与鱼之间相互刮蹭擦伤甚至赌塞管道。
[0033]参见图8,漏水盖板c用无毒无味的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此材料的密度为0.87kg/dm3,为了防止安装后上浮到水面,仅需在漏水盖板上安装适量的配重块使其每块漏水盖板的总体密度略大于养殖海水的密度即可使用,潜水员在养殖舱内安装和搬运比较轻便。
[0034]参见图1和图7,所述底排外圈a2的底面为一环形的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排框架(a)、吸鱼盖板(b)、漏水盖板(c)、网罩(5);所述底排框架(a)包括底排内圈(a1)、底排外圈(a2);位于底排外圈(a2)上部的漏鱼栅格(a21),横向连接于底排内圈(a1)外壁底部并用于与吸排水管路连接的底排水接口(a3),横向连接于底排外圈(a2)侧壁的吸鱼接口;所述网罩(5)盖设在所述底排内圈(a1)上方;所述漏鱼栅格(a2)俯视视角下呈圆环形,并由多个隔板隔开形成若干等分的扇形格口;所述吸鱼盖板(b)包括至少两种不同大小的扇形盖板,组合后能够将所述漏鱼栅格(a2)封堵住,吸鱼时可选择盖上的扇形盖板的数量和种类来控制吸鱼流量;所述漏水盖板(c)与所述吸鱼盖板(c)整体的形状大小对应,并且由多块扇形的漏水盖板单元组合拼接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排外圈(a2)的底面为一环形的斜面底(a22),斜面底(a22)的最低处与所述吸鱼接口的底部平滑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排内圈(a1)内壁上固定设有供船员爬下去检修的扶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鱼盖板(b)的包括两种不同大小的扇形盖板,分别为大盖板(b1)和小盖板(b2),大盖板(b1)设有4块,小盖板(b2)设有2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工船底排的漏鱼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漏鱼栅格(a21)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礼群张耀明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