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6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包括环形养殖作业平台、分片式网衣系统和网衣工装,所述环形养殖作业平台设于导管架基础的内部,所述分片式网衣系统包括盖网、侧网、底网和补网,所述盖网设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的中心处,所述侧网分割成多片分片,每片分片分别通过网衣工装填充于导管架基础侧面的空位处,且侧网的顶边缘通过网衣工装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连接,其底边缘通过网衣工装与底网连接,所述补网有多片,分别填充于盖网和侧网、底网和侧网之间的空位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片式网衣与导管架基础的桁架结构的空位进行匹配,通过导管架基础的桁架结构充当网衣的固定系统,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性与效益。与效益。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风电与深海养殖的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

技术介绍

[0002]海上风电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为获取更多的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已经全面向深远海延伸。同时,随着我国近海生境的恶化和国民对高品质蛋白质需求的增长,促使渔业养殖逐渐走向深远海。因此,海上风电和深海渔业养殖出现空间上的重叠,存在用海矛盾。
[0003]导管架基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海上风机基础形式之一,其为空间桁架结构,依靠导管桩与海底连接,应用水深介于几米至几十米之间,导管架基础尺寸随水深增加而增加。
[0004]传统水产养殖装备,例如HDPE网箱等,受限于水深和外海恶劣海况,无法应用于外海风电场内。若为抵抗外海恶劣海况,做加强设计,会导致成本过高,养殖经济性变差甚至造成亏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利用分片式网衣与导管架基础的桁架结构的空位进行匹配,避免网衣与导管架基础产生接触摩擦,同时通过导管架基础的桁架结构充当网衣的固定系统,节省了网箱的框架和锚固系统,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性与效益。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包括环形养殖作业平台、分片式网衣系统和网衣工装,所述环形养殖作业平台设于导管架基础的内部,并靠近导管架基础的高潮位水线设置,所述分片式网衣系统包括盖网、侧网、底网和补网,所述盖网设置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的中心处,通过网衣工装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的内周边缘连接,所述侧网根据导管架基础侧面的空位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分片,每片分片分别通过网衣工装填充于导管架基础侧面对应的空位处,且侧网的顶边缘通过网衣工装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连接,其底边缘通过网衣工装与底网连接,所述补网有多片,分别填充于盖网和侧网、底网和侧网之间的空位处,由盖网、侧网、底网和补网共同围成封闭的养殖区域。
[0007]进一步,所述导管架基础包括主体框架、过渡段、登乘结构和斜撑组件,所述主体框架整体呈横截面为方形的锥形结构,其顶部中心处设有用于连接海上风机塔筒的过渡段,该主体框架由多根以风机塔筒为中心均匀分布的导管组成,所述导管上连接有登乘结构,两两相邻的导管之间通过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斜撑组件加强连接,每个斜撑组件包括两根呈交叉状连接的斜撑。
[0008]进一步,所述过渡段上设有舱室平台,所述舱室平台内布置有投喂系统,所述投喂系统包括饵料舱、投喂设备、投料管和抛料器,所述饵料舱设于舱室平台上,所述投喂管的
一端与饵料舱连接,且投喂管与饵料舱之间设有投喂设备,所述投喂管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连接有抛料器,通过抛料器向其下方的养殖区域内抛撒饵料。
[0009]进一步,所述投喂系统为空气动力式自动投喂系统。
[0010]进一步,所述环形养殖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支撑横杆、平台扶手、平台格栅踏板和平台连接梯,所述平台支撑横杆有多根,每根平台支撑横杆分别焊接于导管架基础的两根斜撑之间,由多根平台支撑横杆围构成环形的平台支撑结构,每根平台支撑横杆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铺设有为渔业养殖活动提供作业空间的平台格栅踏板,每个平台格栅踏板的两侧均设有平台扶手,且平台格栅踏板通过连接梯与导管架基础的登乘结构相连。
[0011]进一步,所述侧网包括上侧分片侧网、下侧分片侧网、左侧分片侧网和右侧分片侧网,所述上侧分片侧网、下侧分片侧网、左侧分片侧网和右侧分片侧网分别填充于导管架基础的两根呈交叉状连接的斜撑形成的上侧空位、下侧空位、左侧和右侧空位处,且上侧分片侧网的顶边缘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的平台支撑横杆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网衣工装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网衣绑扎杆和网衣连接板,所述网衣绑扎杆和网衣连接板共同固定在导管架基础的导管上,或导管架基础的斜撑上,或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的平台支撑横杆上,且网衣绑扎杆和网衣连接板之间形成用于绑扎网衣边纲的缝隙以及用于绑扎网衣绳纲的绑扎孔。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0014]1、与单一的风电场模式相比,本技术通过增加分片式网衣系统、投喂系统和环形养殖作业平台,实现海域空间集约化,实现风渔融合互补,提高海域利用率。
[0015]2、与传统养殖网箱相比,通过利用导管架基础的桁架结构固定网衣,省去了网箱的框架和锚固系统,降低了网箱的整体成本。
[0016]3、本技术通过增加自动投喂系统,降低了投喂船和养殖人员的往返次数,降低了养殖费用和养殖人员工作强度。
[0017]4、本技术的网衣通过网衣工装固定在导管架基础的空位处,能够有效避免网衣与结构产生基础摩擦,造成网衣破损等问题。
[0018]5、本技术采用风机为渔业养殖的投喂系统提供电力支撑,解决了深远海养殖用电难的问题,同时运维船可兼顾投喂收鱼功能,可相互分担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养殖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盖网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底网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不限于此。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包括环形养殖作业平台、分片式网衣系统和网衣工装,所述环形养殖作业平台设于导管架基础的内侧,
并靠近导管架基础的高潮位水线设置,通过导管架基础为布置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网衣工装等构件提供支撑,并承担上述构件传递过来的载荷,所述分片式网衣系统包括盖网301、底网302、侧网和补网,所述盖网301设置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中心处的水平面上,并通过网衣工装固定在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的内周,便于收鱼时起收盖网301,所述侧网根据导管架基础侧面的空位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分片,每片分片分别通过网衣工装填充于导管架基础侧面对应的空位处,且侧网的顶边缘通过网衣工装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连接,其底边缘通过网衣工装与底网302连接,所述补网有多片,分别填充于盖网301和侧网、底网302和侧网之间的空位处,由盖网301、底网302、侧网和补网共同围成封闭的养殖区域。
[0025]导管架基础包括主体框架101、过渡段102、登乘结构103和斜撑组件,所述主体框架101整体呈横截面为方形的锥形结构,其顶部中心处设有用于连接海上风机塔筒的过渡段102,该主体框架101由多根以风机塔筒为中心均匀分布的导管组成,所述导管上连接有登乘结构103,两两相邻的导管之间通过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斜撑组件加强连接,每个斜撑组件包括两根呈交叉状连接的斜撑104。
[0026]过渡段102上设有舱室平台,所述舱室平台内布置有投喂系统,由舱室平台为布置投喂系统相关设备提供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养殖作业平台、分片式网衣系统和网衣工装,所述环形养殖作业平台设于导管架基础的内部,并靠近导管架基础的高潮位水线设置,所述分片式网衣系统包括盖网、侧网、底网和补网,所述盖网设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的中心处,通过网衣工装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的内周边缘连接,所述侧网根据导管架基础侧面的空位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分片,每片分片分别通过网衣工装填充于导管架基础侧面对应的空位处,且侧网的顶边缘通过网衣工装与环形养殖作业平台连接,其底边缘通过网衣工装与底网连接,所述补网有多片,分别填充于盖网和侧网、底网和侧网之间的空位处,由盖网、侧网、底网和补网共同围成封闭的养殖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基础包括主体框架、过渡段、登乘结构和斜撑组件,所述主体框架整体呈横截面为方形的锥形结构,其顶部中心处设有用于连接海上风机塔筒的过渡段,该主体框架由多根以风机塔筒为中心均匀分布的导管组成,所述导管上连接有登乘结构,两两相邻的导管之间通过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斜撑组件加强连接,每个斜撑组件包括两根呈交叉状连接的斜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上导管架基础的养殖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上设有舱室平台,所述舱室平台内布置有投喂系统,所述投喂系统包括饵料舱、投喂设备、投料管和抛料器,所述饵料舱设于舱室平台上,所述投喂管的一端与饵料舱连接,且投喂管与饵料舱之间设有投喂设备,所述投喂管的另一端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品任重进苗得胜吴迪韩荣贵杨学文吕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