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004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及方法,工装包括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截面为长方形且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调节垫板;底座设有竖直限位结构;升降模块与竖直限位结构可拆卸连接,并沿着竖直限位结构上下升降;顶伸模块与升降模块伸缩连接。当顶伸模块因其所处的高度与风力发电机所处的高度不适配而顶触不到风力发电机时,升降模块可进行上下升降,调节顶伸模块所处的高度,从而匹配不同型号的发电机。当顶伸模块因其所处的水平位置与风力发电机所处的水平位置不适配而顶触不到风力发电机时,通过调节垫板调节顶伸模块所处的水平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针对每个机型的发电机均配套一个专用的调节工装,可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装配的,尤其涉及到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风力发电机组在装配过程中,安装在后机座上的风力发电机需要根据装配工艺要求进行前后调节。不同机组需要配置的风力发电机规格不一样,风力发电机的重量也相差较大,按行业目前涵盖的机组的风力发电机重量有13吨~23吨不等。风力发电机安装在后机座倾斜的上表面上,倾斜的角度,最大的有9°,最小的也有7°,这导致需要调节的顶力更大。不同型号的风力发电机安装的高度也不一样,导致前后调节时,需要顶触的高度也不一样。

2、现有技术中,调节风力发电机前后位置的一般做法是针对某个机型设计一套专用的调节工装,但对于企业来讲,风力发电机型号多,风力发电机调节工装不能通用的话,成本将急速增大,而且,后机座还得重新转孔从而匹配不同的风力发电机调节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的、能降低企业成本的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包括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

4、所述底座设有竖直限位结构;

5、所述升降模块与竖直限位结构可拆卸连接,并沿着竖直限位结构上下升降;

6、所述顶伸模块与升降模块伸缩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截面为长方形且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调节垫板;

8、所述调节垫板开有多个光滑通孔和多个螺纹通孔

9、多个光滑通孔与后机座上开有的螺纹孔对应;

10、多个螺纹通孔形成沿着调节垫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阵列和沿着调节垫板宽度方向延伸的阵列。

11、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限位结构包括多个调节螺杆,该多个调节螺杆呈品字形分布;

12、所述升降模块通过调节螺母安装在调节螺杆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模块设有螺母部,升降模块通过螺母部与顶伸模块螺纹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模块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

15、所述连接部与竖直限位结构可拆卸连接;

16、所述支撑部设在连接部上;

17、所述螺母部设于支撑部的顶部。

1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和连接部之间设有加强筋。

19、进一步地,所述顶伸模块为顶伸螺栓。

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外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方法,其采用上述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实现,

21、包括:

22、将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先组装为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

23、将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分别安装在后机座上并位于风力发电机的前后位置;

24、当需要将风力发电机往前移动时,调节位于风力发电机后端的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中的顶伸模块和升降模块,使得顶伸模块顶着风力发电机往前移动;

25、当需要将风力发电机往后移动时,调节位于风力发电机前端的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中的顶伸模块和升降模块,使得顶伸模块顶着风力发电机往后移动。

26、进一步地,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还包括有截面为长方形且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调节垫板;所述调节垫板开有多个光滑通孔和多个螺纹通孔;多个光滑通孔与后机座上开有的螺纹孔对应;多个螺纹通孔形成沿着调节垫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阵列和沿着调节垫板宽度方向延伸的阵列;

27、当将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组装得到的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通过安装螺栓与底座的安装孔、后机座的螺纹孔配合固定在后机座上并通过调节顶伸模块和升降模块可顶着风力发电机进行位移时,将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组装得到的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通过安装螺栓与底座的安装孔、后机座的螺纹孔配合直接固定在后机座上;

28、当将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组装得到的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通过安装螺栓与底座的安装孔、后机座的螺纹孔配合固定在后机座上,但不能通过调节顶伸模块和升降模块顶着风力发电机进行位移时,在底座的底部加装调节垫板,通过调节垫板调节顶伸模块所处的水平位置,进而实现通过调节顶伸模块和升降模块可顶着风力发电机进行位移的目的。

29、进一步地,在底座的底部加装调节垫板,通过调节垫板调节顶伸模块所处的水平位置,包括:

30、当需要对顶伸模块进行左右位移调节时,调节垫板通过安装螺栓、调节垫板自身的光滑通孔、后机座上的螺纹孔配合,横着安装在后机座上,即调节垫板的长度方向即为顶伸模块的左右位移方向,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组装得到的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再通过安装螺栓与底座的安装孔、调节垫板上对应的螺纹通孔配合,固定安装在调节垫板上,进而实现对顶伸模块进行左右位移调节的目的;

31、当需要对顶伸模块进行前后位移调节时,调节垫板通过安装螺栓、调节垫板自身的光滑通孔、后机座上的螺纹孔配合,竖着安装在后机座上,即调节垫板的长度方向即为顶伸模块的前后位移方向,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组装得到的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再通过安装螺栓与底座的安装孔、调节垫板上对应的螺纹通孔配合,固定安装在调节垫板上,进而实现对顶伸模块进行前后位移调节的目的。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原理及优点如下:

33、1、升降模块与竖直限位结构可拆卸连接,并沿着竖直限位结构上下升降,当顶伸模块因其所处的高度与风力发电机所处的高度不适配而顶触不到风力发电机时,升降模块可进行上下升降,调节顶伸模块所处的高度,从而匹配不同型号的发电机。

34、2、在底座底部加装可拆卸连接的调节垫板,当顶伸模块因其所处的水平位置与风力发电机所处的水平位置不适配而顶触不到风力发电机时,通过调节垫板调节顶伸模块所处的水平位置,从而无需后机座重新转孔也可以匹配不同型号的发电机。

35、3、在升降模块和调节垫板的配合下,无需针对每个机型的发电机均配套一个专用的调节工装,可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后机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截面为长方形且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调节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限位结构包括多个调节螺杆,该多个调节螺杆呈品字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设有螺母部,升降模块通过螺母部与顶伸模块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连接部之间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伸模块为顶伸螺栓。

8.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实现,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还包括有截面为长方形且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调节垫板;所述调节垫板开有多个光滑通孔和多个螺纹通孔;多个光滑通孔与后机座上开有的螺纹孔对应;多个螺纹通孔形成沿着调节垫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阵列和沿着调节垫板宽度方向延伸的阵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底部加装调节垫板,通过调节垫板调节顶伸模块所处的水平位置,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后机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模块、顶伸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截面为长方形且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调节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限位结构包括多个调节螺杆,该多个调节螺杆呈品字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设有螺母部,升降模块通过螺母部与顶伸模块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前后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兰齐士博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