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越发重视,地下工程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锚索和锚索
‑
防护网联合支护体系属于常用支护方式,锚索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地下工程建设安全。
[0003]目前国内外现有锚索性能测试装置只能单独测量锚索静力学性能或动力学性能,实际工程中锚索常处于动
‑
静耦合状态,现有试验方法难以模拟实际工程锚索应力环境,并且缺乏锚索
‑
防护网联合支护体系综合性能测试方法,无法精确测得锚索在动
‑
静耦合状态下的综合性能,缺乏全面评价锚索综合性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该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能够精确测得受评锚索在动
‑
静耦合状态下的实际数据,全面评价受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通过锚索性能测试装置对受评锚索(1)进行锚索的动
‑
静耦合试验,并对预制联合支护结构进行预制联合支护结构的动
‑
静耦合试验,结合测试结果得出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包括:锚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可在通过下部油缸对锚索进行静力拉伸,施加预应力的同时,释放上方落锤冲击锚索,实现锚索动
‑
静耦合受力状态;通过锚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对受评锚索(1)施加预应力值F
P
,进行锚索动
‑
静耦合试验,获取所述受评锚索(1)的总延伸率η
I
、弹性变形量d
I
和吸能率e
I
;预制岩体模拟材料(2),将所述岩体模拟材料(2)、所述受评锚索(1)和锚网(3)预制成受评联合支护结构,通过锚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对所述受评联合支护结构施加预应力值F
P
,进行锚索锚网动力冲击试验,获取所述受评锚索(1)在所述受评联合支护结构中的总延伸率ηⅡ、弹性变形量dⅡ和吸能率eⅡ;根据锚索和预制联合支护结构的测试结果计算所述受评锚索(1)的综合性能评价参数K。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性能评价参数K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α 、β、 γ为等价变换参数,θ为能量折减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第一液压加载油缸(5)、第一电磁锁(6)、第一落锤(7)和第一激光测距仪,所述第一液压加载油缸(5)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4)的底部,所述受评锚索(1)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4),所述受评锚索(1)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加载油缸(5),以通过所述第一液压加载油缸(5)对所述受评锚索(1)施加静载,所述第一电磁锁(6)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4)的顶部,所述第一落锤(7)与所述第一电磁锁(6)磁性连接,以对所述受评锚索(1)施加动载,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的顶部,以获取所述受评锚索(1)的试验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索动静力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锚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根据现场对受评锚索(1)施加预应力值F
P
‑
I
,进行锚索动
‑
静耦合试验,获取所述受评锚索(1)的总延伸率η
I
、弹性变形量d
I
和吸能率e
I
,包括:截取一段长度L的所述受评锚索(1)穿入所述第一支架(4)顶部的限位孔,所述受评锚索(1)的顶端通过锁具(14)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架(4),所述受评锚索(1)的底端通过所述锁具(14)固定于所述第一液压加载油缸(5);通过所述第一液压加载油缸(5)对所述受评锚索(1)施加预应力值F
P
‑
I
,并将所述受评锚索(1)稳定一段时间;根据试验要求设置所述第一落锤(7)至所述受评锚索(1)底端的高度为h,以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锁(6)释放所述第一落锤(7)对所述受评锚索(1)产生冲击能量E
I
的冲击荷载,使用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记录本次冲击中锚索最大变形量d
L
;重复通过所述第一液压加载油缸(5)对所述受评锚索(1)施加预应力值F
P
‑
I
并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锁(6)释放所述第一落锤(7)对所述受评锚索(1)产生冲击能量E
I
的冲击荷载,使
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贝,徐传杰,邓玉松,章冲,李士栋,蒋振华,杨军,张晓,黄玉兵,薛浩杰,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