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74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十个第一滑轨,且培养箱内部相邻一侧安装有十个第二滑轨,十个第一滑轨和十个第二滑轨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整体移动固定机构的安装,实现了移动板上同时固定多个培养瓶,无需一个个放入和取出,避免了碰撞导致的跌落的情况出现,通过自动补水机构的安装,实现了自动补水,同时自动补水机构设计巧妙,从培养瓶底部进水,便于幼苗吸收,通过温度检测器检测培养箱内部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打开风机进行抽风散热,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打开加热管加热,有利于保证培养箱内部温度的恒定。证培养箱内部温度的恒定。证培养箱内部温度的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茶组培
,具体为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组培又叫高等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分离一个或数个体细胞或植物体的一部分进行培养的技术,组培技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油茶组培苗繁殖过程中同样有运用,在油茶组培苗繁殖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培养装置进行培养。
[0003]现有的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在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将培养瓶一个个整齐的摆放到培养箱中,培养完成后需要一个个的拿出,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在取放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碰倒培养瓶的情况,降低了拿取的安全性,油茶组培苗在繁殖的过程中,对温度要求较高,现有的设备难以保证设备内部温度的恒定,不利于油茶组培苗的繁殖,同时在油茶组培苗的繁殖过程中,需要人工定期补水,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十个第一滑轨(11),且培养箱(1)内部相邻一侧安装有十个第二滑轨(14),十个第一滑轨(11)和十个第二滑轨(14)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2),且二十个滑块(12)相对一侧安装有十个整体移动固定机构(7),培养箱(1)顶部一侧安装有恒温箱(5),且培养箱(1)内部顶面中心安装有加热管(9),培养箱(1)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自动补水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移动固定机构(7)包括移动板(701)、活动块(702)、插槽(703)、中心孔(704)、限位孔(705)、卡槽(706)、限位套筒(707)、导向杆(708)、弹簧(709)和导向槽(710),二十个滑块(12)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十个移动板(701),且移动板(701)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限位孔(705),限位孔(705)一侧开设有插槽(703),且插槽(703)底部开设有卡槽(706),限位孔(705)底部中心安装有弹簧(709),且弹簧(709)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702),活动块(702)中心开设有中心孔(7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705)底部中心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向杆(708),且两个导向杆(708)顶部活动套接有两个限位套筒(707),两个限位套筒(707)底部中心开设有两个导向槽(710),且两个导向槽(710)内圆周与两个导向杆(708)外圆周贴合,两个限位套筒(707)顶部与活动块(702)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活动块(702)顶部贴合有培养瓶(8),且培养瓶(8)底部中心设置有单向阀(16),单向阀(16)内部安装有密封圈(15),培养瓶(8)外围底部一侧安装有卡块(17),且卡块(17)卡接在卡槽(706)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式油茶组培苗繁殖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家朋张毕阳何辉王杨王辉董楠周成博王震王晶梁祥鹏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