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及电动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及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一种常见的驱动装置,其通过定子转子相配合来实现输出轴的转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输。相关技术中,当电机的电机罩与齿轮箱装配时,大多通过套设在输出轴上的两个轴承将二者实现定位之后,再通过锁紧件实现连接。然而,该种连接方式中,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振动较大且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振动较大且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及电动工具。
[0004]一种电机,包括:
[0005]齿轮箱;
[0006]原动机,与所述齿轮箱沿轴向布置;
[0007]所述原动机包括:
[0008]电机罩;以及
[0009]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机罩内,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罩内的定子铁芯;以及
[0010]支架,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和所述齿轮箱之间,所述支架和所述定子铁芯之间设有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齿轮箱(100);原动机,与所述齿轮箱(100)沿轴向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机包括:电机罩(200);以及电机组件(300),设置于所述电机罩(200)内,所述电机组件(300)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罩(200)内的定子铁芯(310);以及支架(400),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300)和所述齿轮箱(100)之间,所述支架(400)和所述定子铁芯(310)之间设有第一轴向定位结构,所述支架(400)与所述齿轮箱(100)的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轴向定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定位结构包括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以在轴向对所述支架(400)和所述定子铁芯(310)定位的第一定位柱(410)和第一定位孔(3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311)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310)沿轴向朝向所述支架(400)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柱(410)设置于所述支架(400)沿轴向朝向所述定子铁芯(310)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410)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11)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一定位柱(410)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11)之间的间隙d1满足条件:0.05mm≤d1≤0.15mm。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定位柱组;每一所述第一定位柱组包括沿径向对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柱(4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00)沿轴向靠近所述定子铁芯(310)的一侧还设有定位凸块(430);所述第一定位柱(410)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11)配合时,所述定位凸块(430)抵接于所述定子铁芯(310)。优选地,所述定位凸块(430)沿轴向的高度h满足条件:0.1mm≤h≤0.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定位结构包括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以在轴向对所述支架(400)和所述齿轮箱(100)的壳体定位的第二定位柱(420)和第二定位孔(110)。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柱(420)设置于所述支架(400)沿轴向朝向所述齿轮箱(100)的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孔(110)设置于所述齿轮箱(100)沿轴向朝向所述支架(400)的一侧;或所述第二定位柱(420)设置于所述齿轮箱(100)沿轴向朝向所述支架(400)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孔(110)设置于所述支架(400)沿轴向朝向所述齿轮箱(100)的壳体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柱(420)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10)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二定位柱(420)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10)之间的间隙d2满足条件:0.05mm≤d2≤0.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310)和所述电机罩(200)设
有第三轴向定位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三轴向定位结构包括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以在轴向对所述电机罩(200)和所述定子铁芯(310)定位的第三定位柱(220)和第三定位孔(312)。优选地,所述第三定位柱(220)设置于所述电机罩(200)沿轴向靠近朝向所述定子铁芯(310)的一侧;所述第三定位孔(312)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310)沿轴向背离所述支架(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莱克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