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剪叉连接的三环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折展天线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剪叉连接的三环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个航天大国都在研究和部署通讯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随着卫星移动用户终端的不断轻质便捷化趋势发展,大型可展开空间天线已成为满足高轨道移动通讯和高分辨率对地微波遥感技术等需求的关键技术设备,其设计、分析和实验技术已经成为航天科技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由于运载火箭整流罩尺寸的限制及展开状态低刚度天线难以承受发射时收到的载荷,空间大型天线需要采用可展开机构。
[0003]空间大型可展开天线机构具有活动部件数量多、在轨展开可靠性要求高、型面精度调整和保持困难、指向精度受复杂因素影响大及地面试验验证困难等特点,这些给空间大型可展开天线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于空间大型天线技术复杂,地面试验难以完成验证天线设计有效性和展开的可靠性,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天线的几何尺寸巨大而且自身刚度比较弱,地面试验过程中往往需要依赖重力补偿装置,导致天线地面与在轨展开动态差别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剪叉连接的三环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层桁架单元、中层桁架单元和外层桁架单元,所述内层桁架单元包括上部内层环形桁架和下部内层环形桁架,所述上部内层环形桁架和下部内层环形桁架均包括N个内连接块、N个第一内连接杆以及N个第二内连接杆,且所述上部内层环形桁架和下部内层环形桁架中的N个内连接块、第一内连接杆以及第二内连接杆通过转动副依次间隔布置首尾连接,共同组成所述内层桁架单元;所述中层桁架单元包括上部中层环形桁架、下部中层环形桁架和中层剪叉单元,所述上部中层环形桁架与下部中层环形桁架均包括N个中连接块、N个第一中连接杆以及N个第二中连接杆,且所述N个中连接块、第一中连接杆以及第二中连接杆通过转动副依次间隔布置首尾连接分别组成所述上部中层环形桁架和下部中层环形桁架,且所述中层剪叉单元设于所述上部中层环形桁架与下部中层环形桁架之间,共同组成所述中层桁架单元;所述外层桁架单元包括上部外层环形桁架和下部外层环形桁架,所述上部外层环形桁架和下部外层环形桁架均包括N个外连接块、N个第一外连接杆以及N个第二外连接杆,且所述上部外层环形桁架和下部外层环形桁架中的N个外连接块、第一外连接杆以及第二外连接杆通过转动副依次间隔布置首尾连接,共同组成所述外层桁架单元;所述内层桁架单元、中层桁架单元以及外层桁架单元同心设置,且所述内层桁架单元与中层桁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内剪叉单元以及第二内剪叉单元连接,且所述相邻第一内剪叉单元和第二内剪叉单元呈V形排列布置,所述中层桁架单元与外层桁架单元之间通过外剪叉单元连接,且所述相邻两个外剪叉单元呈等腰梯形排列布置,且所述内层桁架单元、中层桁架单元以及外层桁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内剪叉单元、第二内剪叉单元以及外剪叉单元连接共同组成三环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剪叉连接的三环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内连接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内连接杆以及第二内连接杆连接,且所述内连接块中第一内分支的第一内槽口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内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内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相邻内连接块中第四内分支的第一内槽口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剪叉连接的三环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中连接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中连接杆以及第二中连接杆连接,且所述中连接块中第一内分支的第一中槽口与所述第一中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中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中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相邻中连接块中第四中分支的第一中槽口转动连接;所述中层剪叉单元包括第一中间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博,高超,高炜骅,苑展图,张嘉川,赵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