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859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工况阶跃扰动下的电网性能评价指标,将所有指标组成初始评价指标矩阵;采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密切值法确定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CRITIC法求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密切值法对对各项评价指标的密切程度进行排序,从而得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繁杂的多项指标评价汇总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更高效更精确地对电网调节能力做出评价。将数据收集、调节能力评价集成为一个系统,简便易使用,减少繁杂的工作量。工作量。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如今,随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蓬勃发展,我国电力能源供应越来越多样化,电力行业稳步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迈进。但同时也因为新能源机组的加入,对电网调节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必须要保证电网频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制定合理的性能评价方法来评价电网调节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火电机组的AGC调峰性能评价,在《并网发电厂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和《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下简称为“两个细则”)中提供了AGC调峰性能评价指标,各地电网执行的评价指标不同,其中最核心的指标是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现行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各种指标的重要程度未加以区分,影响了评价准确性,继而导致达标率较低。
[0003]CRITIC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是 Diakoulaki提出的一种客观赋权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不同工况阶跃扰动下的电网性能评价指标,将所有指标组成初始评价指标矩阵;步骤2:采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步骤3:采用密切值法确定综合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AGC调峰时,步骤1中的评价指标包括调节速率、调节精度、响应时间、最大频率偏差、稳态频率偏差、频率波动速率、频率恢复速率、频率偏离度、频率恢复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

1:数据归一化处理;步骤2

2:计算对比强度;步骤2

3:计算冲突性指标;步骤2

4:计算指标信息量;步骤2

5:计算指标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

1中,设有n个不同工况,m项调节性能评价指标x
j
,j=1,2,

,m,x
ij
为第i个工况关于调节性能评价指标x
j
的评价值,i=1,2,

,n,则性能评价初始矩阵为:评价指标包含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负向指标要求越小越好,正向指标要求越大越好,为便于计算,将所有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记为Y
j
,j=1,2,

,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

2中,采用如下公式式中,V
j
为第j项指标Y
j
的变异系数,σ
j
为第j项的标准差,为第j项指标的平均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

3中,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r
ij
为第i项指标和第j项指标间的相关系数,y
hi
和y
hj
为第h个评价对象的第i项指标和第j项指标的值,和为n个对象中第i项指标和第j项指标的均值;第j项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冲突性指标T
j
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并网电源可调节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

4中,指标信息量设定为对比强度和冲突性指标之间的乘积;G
j
=T
j
×
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飞郝晓光马瑞杨春来李剑锋侯倩包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