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弧长测量尺及摩擦弧长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圆弧长度测量尺及盘形制动摩擦弧长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列车紧急制动时,闸片和制动盘通过相互摩擦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高速动车组制动时,盘面温度可达900~1000℃,高温将降低车辆稳定制动的能力。利用摩擦弧长研究制动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变化等规律,是最直接准确、客观的研究方法。
[0003]摩擦弧长指的是制动闸片上的某点,在制动盘上摩擦形成的圆弧。实际应用环境中,一副制动闸片由多个闸块组成,通常需要测量某个半径的圆弧上,被每个闸块覆盖住制动盘的摩擦弧长,并求和得到该半径处的总弧长。在选择测量点时,需要根据用户的测量要求,由用户指定摩擦位置(一个点,或摩擦半径),即摩擦区域内的某个点。根据这个点(或摩擦半径),做一个圆,这个圆被闸片所截后形成另一个端点,两点之间的圆弧为待测圆弧,和待测点同处于一个摩擦圆环上。
[0004]当制动闸片与制动盘摩擦时,闸片与制动盘是面接触状态,摩擦半径不同的圆周上,摩擦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弧长测量尺,用于测量制动盘(1)与制动闸片(2)相互摩擦而形成的摩擦弧长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测量部(3)、第二横向测量部(4)和纵向测量部(5),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第二横向测量部(4)平行布置,所述纵向测量部(5)垂直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用于测量所述制动闸片(2)在待测点处的所述摩擦弧的弦长,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用于测量所述制动盘(1)外缘的弦长,所述纵向测量部(5)用于测量第一距离和/或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与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制动盘(1)盘边缘交点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第二横向测量部(4)和纵向测量部(5)均具有刻度,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第二横向测量部(4)具有相同的中心线(6),所述中心线(6)垂直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且相对于所述中心线(6),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第二横向测量部(4)上的刻度均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测量部(5)固定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且沿所述中心线(6)设置,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上具有位于所述中心线(6)的固定部(43),所述固定部(43)与所述纵向测量部(5)活动连接,并且,所述固定部(43)与所述纵向测量部(5)之间相对距离可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3)与所述纵向测量部(5)平行设置,且所述固定部(43)设置有与所述纵向测量部(5)平行的纵向引导部(431),所述纵向测量部(5)上设置有固定组件(51),所述纵向测量部(5)通过所述固定组件(51)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43)上的所述纵向引导部(4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多个螺母。6.根据权利要求2
‑
5任一项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测量部(5)、固定部(43)、第一横向测量部(3)和第二横向测量部(4)中的一个或多个为透明材质,所述刻度包括刻度线和刻度数值。7.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部(3)具有第一横向引导部(31),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具有第二横向引导部(41),所述第一横向引导部(31)上设置有第一横向定位组件(32),所述第二横向引导部(41)上设置有第二横向定位组件(42),所述第一横向定位组件(32)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横向引导部(31)与所述制动闸片(2),所述第二横向定位组件(42)用于定位所述第二横向引导部(41)与所述制动盘(1)外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弧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定位组件(32)和所述第二横向定位组件(42)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以及与其配合的螺母。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2
‑
8任一项的所述摩擦弧长测量尺的摩擦弧长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和计算制动盘(1)上的制动闸片(2)的摩擦弧长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步骤、读数步骤和计算步骤,在所述定位步骤中,将已知制动闸片(2)边缘处的待测点作为第一点位(7),保持第一
横向测量部(3)有刻度一侧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点位(7)重合,旋转所述摩擦弧长测量尺和/或调整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在所述制动盘(1)径向上的位置和/或调整所述第一点位(7)与纵向测量部(5)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二横向测量部(4)与所述制动盘(1)的外缘相交形成第二点位(8)和第三点位(9),且所述第二点位(8)和所述第三点位(9)上的刻度相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忠全,陈鑫,刘坚,袁韬,金凯,刘焕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