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51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包括流场板本体,该流场板本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脊以及由所述脊分隔而成的流道,还包括缓冲区和中间隔板,该缓冲区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一端、且其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缓冲区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宽度;所述中间隔板设置在所述缓冲区的另一端、且其与所述流场板本体的对应侧之间形成第一缓冲流道,该第一缓冲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道连通;本申请通过在进气口一端设置缓冲区和中间隔板,通过缓冲区和中间隔板将由进气口进入的流体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流体通过第一缓冲流道进入流道内,提高了流体在进入流场时的均布性,使得流体在平行流道内分配更加均匀。使得流体在平行流道内分配更加均匀。使得流体在平行流道内分配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

技术介绍

[0002]流场板又称双极板,是燃料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导入和分配流体,使燃料和氧化剂在电池内部均匀分布,同时将电化学反应的产物及时排出,保持电池高的传质效率和优良的性能。目前,常见的流场板主要有平行流场板、蛇形流场板、交指流场板和点状流场板,其中,平行流场板具有易于加工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然而,由于平行流场板中流道一般较短,单根流道进出口距离比较近,因此,流体在平行流场板中容易分布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池的输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流动更加均匀的燃料电池流场板。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包括流场板本体,该流场板本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脊以及由所述脊分隔而成、且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流道,还包括缓冲区和中间隔板,该缓冲区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一端、且其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缓冲区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宽度;所述中间隔板设置在所述缓冲区的另一端、且其与所述流场板本体的对应侧之间形成第一缓冲流道,该第一缓冲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道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中间隔板包括第一中间隔板和第二中间隔板,所述第一中间隔板与所述第二中间隔板连接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中间隔板设置在所述缓冲区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中间隔板向所述出气口方向延伸。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中间隔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缓冲区的宽度,所述第一中间隔板与所述流场板本体的对应侧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流道。
[0008]进一步,还包括侧隔板,该侧隔板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隔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中间隔板的两侧,所述侧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流道的另一端、且其与所述流场板本体和中间隔板对应侧之间形成第二缓冲流道,该第二缓冲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道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侧隔板包括第一侧隔板和第二侧隔板,所述第一侧隔板与所述第二侧隔板连接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侧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流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侧隔板向所述出气口方向延伸。
[0010]进一步,所述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隔板的两侧,将所述第二缓冲流道与出气口之间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流道。
[0011]进一步,所述出气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缓冲区的宽度。
[0012]进一步,所述流道的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流道两侧向中间方向倾斜,形成下宽上窄的结构。
[001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燃料电池流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流道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流场板本体1、进气口2、缓冲区3、第一缓冲流道4、中间隔板5、第二缓冲流道6、侧隔板7、脊8、流道9、出气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1]参见图1~图2,本申请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包括流场板本体1,该流场板本体1上设有进气口2、出气口10、设置在所述进气口2与出气口10之间的脊8以及由所述脊8分隔而成、且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和出气口10连通的流道9,还包括缓冲区3和中间隔板5,该缓冲区3设置在所述进气口2一端、且其一端与所述进气口2连通,所述缓冲区3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气口2的宽度;所述中间隔板5设置在所述缓冲区3的另一端、且其与所述流场板本体1的对应侧之间形成第一缓冲流道4,该第一缓冲流道4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区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道9连通。
[0022]本申请通过在进气口2一端设置缓冲区3和中间隔板5,通过缓冲区3和中间隔板5将由进气口2进入的流体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流体通过第一缓冲流道4进入流道9内,提高了流体在进入流场时的均布性,使得流体在平行流道9内分配更加均匀。
[0023]具体的,中间隔板5包括第一中间隔板5和第二中间隔板5,所述第一中间隔板5与所述第二中间隔板5连接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中间隔板5水平设置在所述缓冲区3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中间隔板5垂直设置在第一中间隔板5的中央,其向所述出气口10方向延伸。所
述第一中间隔板5的宽度大于所述缓冲区3的宽度,所述第一中间隔板5与所述流场板本体1的对应侧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流道4。流体从进气口2进入缓冲区3内,并由缓冲区3的另一端逐渐进入由第一中间隔板5与流场板本体1之间形成的第一缓冲流道4内,对流体的流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流体分布更加均匀。
[0024]为了进一步对流体进行分流,还包括侧隔板7,该侧隔板7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隔板7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中间隔板5的两侧,所述侧隔板7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流道4的另一端、且其与所述流场板本体1和中间隔板5对应侧之间形成第二缓冲流道6,该第二缓冲流道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流道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道9连通。所述侧隔板7包括第一侧隔板7和第二侧隔板7,所述第一侧隔板7与所述第二侧隔板7连接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侧隔板7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流道4的另一端,第一侧隔板7的宽度大于第一缓冲流道4的宽度,第一侧隔板7的中心与第一缓冲流道4另一端的中心相对应,所述第二侧隔板7垂直设置在第一侧隔板7的中央,并向所述出气口10方向延伸。流体由第一缓冲流道4流出后,经第一侧隔板7的阻挡,进一步由第一侧隔板7进行分流,由第一侧隔板7的两侧流入流道9。
[0025]所述脊8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隔板7的两侧,将所述第二缓冲流道6与出气口10之间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流道9。本实施例中,流道9形成于流场板本体1与脊8之间、脊8与第二侧隔板7之间以及脊8与第二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包括流场板本体,该流场板本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脊以及由所述脊分隔而成、且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区和中间隔板,该缓冲区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一端、且其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缓冲区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宽度;所述中间隔板设置在所述缓冲区的另一端、且其与所述流场板本体的对应侧之间形成第一缓冲流道,该第一缓冲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包括第一中间隔板和第二中间隔板,所述第一中间隔板与所述第二中间隔板连接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中间隔板设置在所述缓冲区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中间隔板向所述出气口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隔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缓冲区的宽度,所述第一中间隔板与所述流场板本体的对应侧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流场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真刘江张民坚韦福品麦国杰冯高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