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8453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凹槽,其中部设有竖直贯穿其的安装孔,所述凹槽朝向其开口端逐渐变窄,多块所述砌块本体并列设置时,所述第一凸起嵌设在相邻的所述凹槽内,所述砌块本体的上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凸起,其下端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对应的两个限位槽,多块所述砌块本体上下叠放时,其下端设有与两条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两条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及其制作方法,预制混凝土砌块之间可以轻松实现互锁,便于实现预制混凝土砌块堆砌过程中的快速定位。定位。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砌块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互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透水性好,可以有效降低扬压力,增强护砌坡面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相邻砌块之间相互锁紧,所以护砌坡面整体性及抗冲刷性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同时具有施工速度快,不需要用砂浆砌筑、适应低温工作环境等特点,在造价上比石料有很大的优势。
[0003]目前在国内外采用的一些互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其连接构造大多是卯榫式或勾槽式,即相邻两块衬砌块体大多采用一勾一扣的形式。其缺点就是由于衬砌块在砌筑过程中存在方向性,在施工过程时需要左右上下调整好方向,并按一定的排列次序进行铺筑,导致施工效率大为降低。另外相邻衬砌块在相互锁紧时,其锁紧构造存在上下交叉,这就要求锁紧构造在受力部位的厚度上要比块体其它部分变薄,这就使锁紧构造部位强度降低,导致坡面衬砌体整体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及其制作方法,预制混凝土砌块之间可以轻松实现互锁,便于实现预制混凝土砌块堆砌过程中的快速定位。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凹槽,其中部设有竖直贯穿其的安装孔,所述凹槽朝向其开口端逐渐变窄,多块所述砌块本体并列设置时,所述第一凸起嵌设在相邻的所述凹槽内,所述砌块本体的上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凸起,其下端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对应的两个限位槽,多块所述砌块本体上下叠放时,其下端设有与两条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两条限位。
[0006]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中,所述第一凸起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0007]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中,所述砌块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多块所述砌块本体并列设置时,相邻的所述通孔连通并设有贯穿其的插接钢筋。
[0008]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中,所述砌块本体的上端间隔设有两条条形槽,其下端设有与两条所述条形槽对应的两条第三凸起,多块所述砌块本体上下叠放时,所述第三凸起嵌设在其下方的所述条形槽内。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中,所述砌块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磨砂层。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中,所述砌块本体由以下组分组成:混凝土、碎石、煤矸石、水洗高炉渣和硅砂。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加水混合搅拌,得到浆料备用;S2、将S1中得到的所述浆料置于砌块模具中,静置,等待胚体成型;S3、待所述砌块模具中的所述胚体成型后,进行脱模,将所述胚体从所述砌块模具中取出;S4、将S3中得到的所述胚体进行养护,即可得到所述预制混凝土砌块。
[001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混凝土砌块之间可以轻松实现互锁,便于实现预制混凝土砌块堆砌过程中的快速定位。同时也可以提高预制混凝土砌块堆砌后结构的稳定性。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砌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砌块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包括其砌块本体1,所述其砌块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2和凹槽3,其中部设有竖直贯穿其的安装孔4,所述凹槽3朝向其开口端逐渐变窄,多块所述其砌块本体1并列设置时,所述第一凸起2嵌设在相邻的所述凹槽3内,所述其砌块本体1的上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凸起5,其下端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5分别对应的两个限位槽,多块所述其砌块本体1上下叠放时,其下端设有与两条所述第二凸起5对应的两条限位。
[0018]该实施例中,在使用多块其砌块本体1进行砌墙时,砌墙由下至上一层层的施工,同一层的多块其砌块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第一凸起2嵌设在相邻的凹槽3内,实现相邻的其砌块本体1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凹槽3朝向其开口端逐渐变窄,从而可以避免相邻的其砌块本体1之间在水平面上发生滑动。完成一层的施工后,再进行其上一层其砌块本体1的施工,上一层的其砌块本体1一一对应的放置在下一层的其砌块本体1上端,上下间隔的两个其砌块本体1之间通过第二凸起5和对应的限位槽之间的连接,使得上下间隔的两个其砌块本体1之间稳定连接,当完成每层其砌块本体1的连接后,每一列的七块本体中部的安装孔4位均同轴并连接成通道,在通道内铺设有钢筋网片或竖直钢筋并灌注有灌芯混
凝土,形成弱框架体系,提高砌墙的稳定性。
[0019]优选地,作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起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0020]优选地,作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其砌块本体1上间隔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7,多块所述其砌块本体1并列设置时,相邻的所述通孔7连通并设有贯穿其的插接钢筋。
[0021]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同一列其砌块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其砌块本体1上间隔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7,在多块其砌块本体1并列设置时,同一列的其砌块本体1同位置的通孔7连通,在其内设置贯穿其的插接钢筋,通过多根水平设置的钢筋增加同一列其砌块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22]优选地,作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其砌块本体1的上端间隔设有两条条形槽8,其下端设有与两条所述条形槽8对应的两条第三凸起9,多块所述其砌块本体1上下叠放时,所述第三凸起9嵌设在其下方的所述条形槽8内。
[0023]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条形槽8和第三凸起9,进一步提高上下间隔的两个其砌块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24]优选地,作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其砌块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磨砂层。
[0025]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其砌块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磨砂层,增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
[0026]优选地,作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其砌块本体1由以下组分组成:混凝土、碎石、煤矸石、水洗高炉渣和硅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本体(1),所述其砌块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2)和凹槽(3),其中部设有竖直贯穿其的安装孔(4),所述凹槽(3)朝向其开口端逐渐变窄,多块所述其砌块本体(1)并列设置时,所述第一凸起(2)嵌设在相邻的所述凹槽(3)内,所述其砌块本体(1)的上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凸起(5),其下端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5)分别对应的两个限位槽,多块所述其砌块本体(1)上下叠放时,其下端设有与两条所述第二凸起(5)对应的两条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其砌块本体(1)上间隔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7),多块所述其砌块本体(1)并列设置时,相邻的所述通孔(7)连通并设有贯穿其的插接钢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伟冯明姚圣禹姚国元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昌耀管廊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