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843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水热分离装置、跨季节储热水池、水热同产装置、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热网回水管路和热网供水管路;待处理源水输入水热同产装置中进行淡化处理,产生的热淡水通过第一管路输送至水热分离装置,水热分离装置通过热网供水管路向用户输送热能,同时,通过第三管路向跨季节储热水池输送降温后的淡水,和/或通过第四管路向城市供水系统输送降温后的淡水;或者,水热分离装置通过第三管路向跨季节储热水池输送热淡水,跨季节储热水池将热淡水储存,在有供热负荷时将热淡水通过第二管路返回至水热分离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热电联产的灵活性。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热电联产的灵活性。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热电联产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动力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沿海地区有大量的火电厂,未来还将建设大量的核电厂,这些电厂产生的低品位热量是宝贵的零碳清洁余热,采用水热同产同送技术可以利用这些余热生产热淡水,并通过单根输送至城市附近,再经过水热分离后,将热量送入城市热网,而降温后的淡水则送入城市供水系统。然而,这些电厂在全年均有运行,相当一部分余热在非采暖季产生,若要充分利用这些电厂的全年余热,则需要跨季节储热储水装置,在非采暖季将余热生产的热淡水储存起来,热量在采暖季供出,淡水则根据需求供应。
[0003]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跨季节对水热进行联储联供的系统并提供该系统的运行方法,以便充分利用这些电厂的全年余热,在非采暖季将余热生产的热淡水储存起来,热量在采暖季供出,淡水根据需求供应,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跨季节储存淡水和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热分离装置(1)、跨季节储热水池(2)、水热同产装置(3)、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第三管路(30)、第四管路(40)、热网回水管路(50)和热网供水管路(60);待处理源水输入所述水热同产装置(3)中进行淡化处理,产生的热淡水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0)输送至所述水热分离装置(1),所述水热分离装置(1)通过热网供水管路(60)向用户输送热能,同时,通过所述第三管路(30)向跨季节储热水池(2)输送降温后的淡水,和/或通过所述第四管路(40)向城市供水系统输送降温后的淡水;或者,所述水热分离装置(1)通过所述第三管路(30)向跨季节储热水池(2)输送热淡水,所述跨季节储热水池(2)将热淡水储存,在有供热负荷时将热淡水通过所述第二管路(20)返回至所述水热分离装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分离装置(1)包括板式换热器(1

1)和第一吸收式热泵;所述板式换热器(1

1)包括第一入口(11)、第一出口(12)、第二入口(13)和第二出口(14);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1
‑2‑
1)、蒸发器(1
‑2‑
2)、吸收器(1
‑2‑
3)和冷凝器(1
‑2‑
4);所述发生器(1
‑2‑
1)包括第一入口(2
‑1‑
1)和第一出口(2
‑1‑
2),所述蒸发器(1
‑2‑
2)包括第二入口(2
‑2‑
1)和第二出口(2
‑2‑
2),所述吸收器(1
‑2‑
3)包括第三入口(2
‑3‑
1)和第三出口(2
‑3‑
2),所述冷凝器(1
‑2‑
4)包括第四入口(2
‑4‑
1)和第四出口(2
‑4‑
2);所述第一入口(2
‑1‑
1)连接所述第一管路(10)和所述第二管路(20),所述第一出口(2
‑1‑
2)连接所述第一入口(11),所述第一出口(12)连接所述第二入口(2
‑2‑
1),所述第二出口(2
‑2‑
2)连接所述第三管路(30)和所述第四管路(40);所述热网回水管路(50)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和所述板式换热器(1

1);所述热网供水管路(60)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和所述板式换热器(1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回水管路(50)分别连接所述第四入口(2
‑4‑
1)和所述第二入口(13),所述第四出口(2
‑4‑
2)连接所述第三入口(2
‑3‑
1),所述热网供水管路(60)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出口(14)和所述第三出口(2
‑3‑
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吸收式热泵,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1
‑3‑
1)、蒸发器(1
‑3‑
2)、吸收器(1
‑3‑
3)和冷凝器(1
‑3‑
4);所述发生器(1
‑3‑
1)包括第一入口(3
‑1‑
1)和第一出口(3
‑1‑
2),所述蒸发器(1
‑3‑
2)包括第二入口(3
‑2‑
1)和第二出口(3
‑2‑
2),所述吸收器(1
‑3‑
3)包括第三入口(3
‑3‑
1)和第三出口(3
‑3‑
2),所述冷凝器(1
‑3‑
4)包括第四入口(3
‑4‑
1)和第四出口(3
‑4‑
2);所述第一入口(2
‑1‑
1)连接所述第一管路(10),所述第一入口(3
‑1‑
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口(2
‑1‑
2)和所述第二管路(20),所述第一出口(3
‑1‑
2)连接所述第一入口(11),所述第一出口(12)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林吴彦廷赵玺灵王笑吟张烨唐道轲江亿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