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供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节能
,具体是指一种供热供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不断攀升,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冰川融化病毒肆虐等问题。改善用能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成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
[0003]区域能源系统能够集中利用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未利用能源及常规能源,具有很大的节能减碳潜力。而我国当前的区域能源系统主要是单一供热或单一供冷,北方地区以锅炉集中式供热为主,南方地区有少量能源站集中供冷冻水的系统,但同时供冷供热的区域能源系统较少。
[0004]传统的区域供热系统依靠中心能源站的锅炉或其他制热设备制备高温热水,经管网输送至末端用户的散热器或辐射供暖设备等装置直接对房间进行供热。传统的区域供冷系统主要依靠能源站大型冷水机组集中制备冷冻水,输配至各建筑末端空调设备,再次换热后向房间供冷。由于管网内循环的是高温热水或7~12℃的冷冻水,导致管网热损失较大,集中供能的方式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网(1)、第二管网(2)、循环水泵(3)、闸阀(4)、地埋管(8)、地表水换热器(9)、冷却塔(10)、太阳能集热器(11)以及若干用户热泵(5);所述地埋管(8)通过循环水泵(3)连通第一管网(1)和第二管网(2);所述冷却塔(10)通过循环水泵(3)连通第一管网(1)和第二管网(2);所述地表水换热器(9)通过循环水泵(3)连通第一管网(1)和第二管网(2);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1)通过循环水泵(3)连通第一管网(1)和第二管网(2);所述用户热泵(5)用于第一管网(1)和第二管网(2)内循环水与用户管网换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网(1)与第二管网(2)内水源互换的第一三通阀(12)或用于控制第一管网(1)和第二管网(2)内自然冷热源流向的第二三通阀(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0)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以及太阳能集热器(1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通过第一三通阀(12)与第一管网(1)和第二管网(2)连通;所述地埋管(8)进水端连通第二管网(2)、出水端连通第一管网(1);所述用户热泵(5)进水端连通第一管网(1)、出水端连通第二管网(2);所述地表水换热器(9)进水端连通第二管网(2)、出水端连通第一管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蕊,步婷,周亿冰,孙可欣,郑彬,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