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转炉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40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转炉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装置,所述水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安装在余热锅炉上的双层套管,双层套管内、外壁光滑;所述双层套管内设有小直径进水管,小直径进水管上设有隔板,双层套管的下端设有封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大直径双层套管的夹层内布置一圈小直径进水管,通过进水集箱给每根小直径进水管分配进水,小直径进水管出口通往大直径套管低处,回水从小直径进水管外部与双层套管内部的夹层流入回水集箱,防止内部循环水出现死循环导致双层套管开裂漏水。导致双层套管开裂漏水。导致双层套管开裂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转炉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钢铁冶炼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转炉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转炉普遍设计有氧枪、副枪,氧枪、副枪均通过安装在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进入炉内完成吹炼和定碳、定氧及取样任务。由于炉内氧枪吹时钢水反应剧烈,余热锅炉氧枪、副枪口水套长期在高温下工作,所以水套一般设计有循环冷却水系统,目前氧枪、副枪口水套有两种设计形式:
[0003]一种是利用直接双层套管作为水套的主体结构,在套管夹层间注入循环冷却水,如图1所示。由于水套底部有一段是插入余热锅炉内,进出水口只能设置在水套上方,这种形式的水套水循环效果差(内部循环水有死循环),导致水套易开裂漏水。其优点是水套内孔光滑,不易粘渣。
[0004]另一种是:利用若干组小直径双层套管密排组成一个大的圆环,通过入、出水集箱分布和收集进出水,如图2所示。该形式的水套热交换效率高,但水套是由若干小直径管密排焊接而成,水套内孔不光滑,容易粘渣导致水套内孔逐渐缩小。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应用于转炉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装置以提高转炉生产作业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转炉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装置,所述水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安装在余热锅炉上的双层套管,双层套管内、外壁光滑;
[0007]所述双层套管内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小直径进水管,小直径进水管上设有隔板,隔板与小直径进水管外壁固定连接,隔板的端部与双层套管内壁固定连接,双层套管的下端设有封头。
[0008]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下部法兰和上部法兰,下部法兰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下部,上部法兰设置装置主体的上端。
[0009]优选的,所述双层套管的上端与上部法兰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入口集箱和出口集箱,入口集箱和出口集箱靠近双层套管的上端端部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入口集箱和出口集箱设置为环形。
[0012]优选的,所述双层套管的侧壁上设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的一端与入口集箱连接,出水管的一端与出口集箱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法兰。
[0014]优选的,所述小直径进水管与入口集箱连通,双层套管与小直径进水管与双层套
管之间的夹层连通。
[0015]本技术设有内外壁光滑的双层水套,能够避免因转炉吹炼时喷溅的钢渣附着粘连在双层水套上,导致双层水套内部孔径逐渐减小;本技术在大直径双层套管的夹层内布置一圈小直径进水管,通过进水集箱给每根小直径进水管分配进水,小直径进水管出口通往大直径套管低处,回水从小直径进水管外部与双层套管内部的夹层流入回水集箱,防止内部循环水出现死循环导致双层套管开裂漏水。
[001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水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另一现有技术水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部分结构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部分结构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小直径进水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双层套管;2、封头;3、隔板;4、入口集箱;5、出口集箱;6、小直径进水管;7、冷却水入口;8、冷却水出口;9、下部法兰;10、上部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转炉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装置,所述水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包括下部法兰9和上部法兰10,下部法兰9固定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下部,装置主体通过下部法兰9与余热锅炉连接,从而与余热锅炉之间进行热交换,对锅炉进行冷却;上部法兰10固定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上端;装置主体还包括双层套管1、入口集箱4和出口集箱5,双层套管1内充满冷却水,双层套管1内、外壁光滑,转炉吹炼时喷溅的
钢渣不易与双层套管1发生附着粘连,能够避免因转炉吹炼时喷溅的钢渣附着粘连在双层水套上,导致双层水套内部孔径逐渐减小;入口集箱4和出口集箱5靠近双层套管1的上端端部设置,入口集箱4和出口集箱5均为环形,入口集箱4和出口集箱5均与双层套管1内部空间连通。
[0028]双层套管1的侧壁壁面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入水管和出水管,如图4所示,入水管的一端与入口集箱4连接,用于向双层套管1内供水,入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冷却水入口7,冷却水入口7通过连接法兰与外部冷却水管网连接,为双层套管1提供冷却介质;出水管的一端与出口集箱5连接,用于排出双层套管 1内的热水,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冷却水出口8,冷却水出口8通过连接法兰与外部回水管网连接,排出热水。
[0029]双层套管1内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小直径进水管6,本技术对小直径进水管6的设置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水套装置的实际冷却需要进行设置,如图5、图6所示,小直径进水管6上设有用于连接小直径进水管6和双层套管1的隔板3,隔板3与小直径进水管6外壁固定连接,隔板3的端部与双层套管1内壁固定连接,小直径进水管6与入口集箱4连通,双层套管1与小直径进水管6与双层套管1之间的夹层连通;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隔板3的端部与双层套管1内壁焊接;冷却水通过小直径进水管6上部进入至双层套管1 内,然后从小直径进水管6上部流出并通过小直径进水管6与双层套管1之间的夹层流出至出口集箱5内。
[0030]双层套管1的下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转炉余热锅炉上的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安装在余热锅炉上的双层套管(1),双层套管(1)内、外壁光滑;所述双层套管(1)内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小直径进水管(6),小直径进水管(6)上设有隔板(3),隔板(3)与小直径进水管(6)外壁固定连接,隔板(3)的端部与双层套管(1)内壁固定连接,双层套管(1)的下端设有封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下部法兰(9)和上部法兰(10),下部法兰(9)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下部,上部法兰(10)设置装置主体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套管(1)的上端与上部法兰(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潘刚杨攀杨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