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38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板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平衡块,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每两个定位块相反的一侧均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限位装置,所述支撑限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底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桅杆,所述第一桅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桅杆,所述第一桅杆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推杆、平衡块、定位块、滚轮、支撑限位装置、第一桅杆、第二桅杆、升降装置和升降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桅杆升降结构不具备使用者在高空作业时进行支撑的问题。在高空作业时进行支撑的问题。在高空作业时进行支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桅杆
,尤其涉及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当使用者在使用桅杆进行高空作业时,如申请号为:CN201820939802.2,包括底板、第一桅杆和第二桅杆,所述第一桅杆安装在底板上,第一桅杆中部开设有空心通孔,所述第二桅杆套装在空心通孔中,第二桅杆内部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连接有液压泵,所述第一桅杆和第二桅杆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装置。
[0003]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当使用者在使用桅杆进行高空作业时,现有的桅杆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只具备升降的效果,但是没有支撑结构,缺少稳定性,因此导致使用者在高空作业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具备使用者在高空作业时进行支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桅杆升降结构不具备使用者在高空作业时进行支撑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板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平衡块,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每两个定位块相反的一侧均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限位装置,所述支撑限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底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桅杆,所述第一桅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桅杆,所述第一桅杆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活动杆,所述第二桅杆前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箱。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桅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的四角均通过螺栓与底板螺纹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桅杆的后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桅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与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底板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顶部均贯穿至底板的顶部。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右侧与第一桅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第二桅杆的内腔并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前侧啮合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前侧与第二桅杆的内腔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表面套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右侧与第一桅杆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推杆、平衡块、定位块、滚轮、支撑限位装置、第一桅杆、第二桅杆、升降装置和升降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桅杆升降结构不具备使用者在高空作业时进行支撑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板,定位板与底板螺纹连接,起到了对第一桅杆的固定作用。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起到了当第二桅杆在第一桅杆的内腔上下移动时对第二桅杆进行限位的作用。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螺纹杆、螺纹套、支撑板和限位杆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在高空作业时,此时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螺纹杆旋转的同时带动螺纹套进行旋转,此时螺纹套通过支撑板的限位杆带动支撑板进行向下移动,直至支撑板的底部与地面接触。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环,限位环与底板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第一电机的限位和保护作用。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电机、活动杆、齿轮和齿板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需要升降桅杆时,此时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活动杆进行旋转,在活动杆旋转的同时带动齿轮进行旋转,齿轮旋转的同时通过啮合齿板将齿板带动第二桅杆进行上升,以此来带动升降箱上升。
[0019]7、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环,定位环与第一桅杆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第二电机的限位和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仰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仰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后视剖视图。
[0024]图中:1、底板;2、推杆;3、平衡块;4、定位块;5、滚轮;6、支撑限位装置;601、第一电机;602、螺纹杆;603、螺纹套;604、支撑板;605、限位杆;606、限位环;7、第一桅杆;8、第二桅杆;9、升降装置;901、第二电机;902、活动杆;903、齿轮;904、齿板;905、定位环;10、升降箱;11、定位板;12、滑槽;1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底板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平衡块3,底板1底部的
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每两个定位块4相反的一侧均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滚轮5,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限位装置6,支撑限位装置6包括第一电机601,底板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桅杆7,第一桅杆7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桅杆8,第一桅杆7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9,升降装置9包括第二电机901和活动杆902,第二桅杆8前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箱10。
[0028]参考图1和图2,第一桅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顶部的四角均通过螺栓与底板1螺纹连接。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板11,定位板11与底板1螺纹连接,起到了对第一桅杆7的固定作用。
[0030]参考图1和图2,第一桅杆7的后侧开设有滑槽12,第二桅杆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表面与滑槽12的内腔活动连接。
[00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槽12和滑块13,起到了当第二桅杆8在第一桅杆7的内腔上下移动时对第二桅杆8进行限位的作用。
[0032]参考图1和图4,第一电机601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01的输出端贯穿至底板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02,螺纹杆602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603,螺纹套6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4,支撑板604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05,两个限位杆605的顶部均贯穿至底板1的顶部。
[00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电机601、螺纹杆602、螺纹套603、支撑板604和限位杆605的配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所述底板(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平衡块(3),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每两个定位块(4)相反的一侧均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限位装置(6),所述支撑限位装置(6)包括第一电机(601),所述底板(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桅杆(7),所述第一桅杆(7)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桅杆(8),所述第一桅杆(7)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9),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第二电机(901)和活动杆(902),所述第二桅杆(8)前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箱(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桅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顶部的四角均通过螺栓与底板(1)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桅杆(7)的后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第二桅杆(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表面与滑槽(12)的内腔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桅杆用节能升降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淼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豪丽坤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