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340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包括底座和墙体主体,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远离连接框架的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安装框架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动块进行靠近连接框架的运动,使得夹紧板卡入到墙体主体的前后两侧夹紧槽内,从而可以将墙体主体支撑起来,避免墙体主体之间连接过程中墙体主体倾倒而砸伤工作人员的隐患,有利于提高模块化墙体连接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模块化墙体连接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模块化墙体连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因此极大提高建筑的建造效率,在对模块化墙体进行装配时需要连接装置,连接装置是用在墙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部件,如今墙体以其安装方便、节能环保、美观大方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
[0003]目前,在对模块化墙体进行装配时需要用到连接装置,但是现有的连接装置在对模块化墙体之间进行连接时存在墙体稳定性较差而导致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费力的问题,同时墙体不稳还有可能出现倾倒而造成人员受伤的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解决了模块化墙体之间进行连接时存在墙体稳定性较差而导致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费力以及墙体不稳还有可能出现倾倒而造成人员受伤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包括底座和墙体主体,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远离连接框架的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安装框架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的左右两侧内部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转轴的两侧外径上,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转动座内部的外径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墙体主体的前后两侧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径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墙体主体的前后两侧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墙体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柱,所述墙体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墙体主体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孔,所述墙体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所述墙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卡接槽。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框架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和安装框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靠近连接框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滑动块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安装框架的左右两侧内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转动座外侧的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二转动座外侧的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0012]优选的,所述墙体主体的前后两侧中心处均设置有夹紧槽,所述夹紧槽的尺寸和形状与夹紧板的尺寸和形状相同。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尺寸与锁紧螺栓的尺寸相匹配。
[001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左侧和第二卡接板的内部左侧均设置有灌浆孔,所述加强柱的尺寸与加强孔的尺寸相匹配。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卡接槽的尺寸均与第二卡接板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一连接槽的尺寸均与第一卡接板的尺寸相匹配。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位于连接框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水平仪,所述水平仪和电机均通过无线信号与远程控制终端相连。
[0017]工作原理:首先将底座放入到合适的位置,通过水平仪可以对底座放置的位置进行智能检测,检测底座放置的是否水平,从而实现智能型的水平检测,有利于保证模块化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将两个墙体主体下方的第二卡接板以及突出的第一卡接板分别卡入相应的连接框架顶部的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从而将墙体主体安装在底座的顶部,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动块进行靠近连接框架的运动,使得夹紧板卡入到墙体主体的前后两侧夹紧槽内,从而可以将墙体主体支撑起来,避免墙体主体之间连接过程中墙体主体倾倒而砸伤工作人员的隐患,有利于提高模块化墙体连接的安全性,将一个墙体主体的第一卡接板和加强柱插入另一个对应的第一卡接槽和加强孔内,从而实现两个墙体主体的首次连接限位,通过转动连接板使得连接板卡入支撑座上,然后通过拧紧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旋入螺纹孔内,从而实现了进一步墙体连接后锁紧,利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其他一个墙体主体底部第二卡接板安装在现在墙体主体的上方第二卡接槽上,使得灌浆孔的孔相互连通后,通过外部的混凝土输送机构向灌浆孔内注入混凝土浆料,等待混凝土浆料凝固后,从而可以在墙体主体的内部形成一体混凝土浆柱,有利于提升上下模块化墙体连接的牢固性,综上可以实现多个模块化墙体的连接固定。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将两个墙体主体下方的第二卡接板以及突出的第一卡接板分别卡入相应的连接框架顶部的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从而将墙体主体安装在底座的顶部,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动块进行靠近连接框架的运动,使得夹紧板卡入到墙体主体的前后两侧夹紧槽内,从而可以将墙体主体支撑起来,避免墙体主体之间连接过程中墙体主体倾倒而砸伤工作人员的隐患,有利于提高模块化墙体连接的安全性。
[0021]2、本专利技术将一个墙体主体的第一卡接板和加强柱插入另一个对应的第一卡接槽和加强孔内,从而实现两个墙体主体的首次连接限位,通过转动连接板使得连接板卡入支
撑座上,然后通过拧紧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旋入螺纹孔内,从而实现了进一步墙体连接后锁紧,利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其他一个墙体主体底部第二卡接板安装在现在墙体主体的上方第二卡接槽上,使得灌浆孔的孔相互连通后,通过外部的混凝土输送机构向灌浆孔内注入混凝土浆料,等待混凝土浆料凝固后,从而可以在墙体主体的内部形成一体混凝土浆柱,有利于提升上下模块化墙体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主体俯视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主体后视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板连接示意图。
[0028]其中,1、底座;2、连接框架;3、安装框架;4、支撑盘;5、电机;6、螺纹杆;7、滑动块;8、第一转动座;9、第一转轴;10、第一螺母;11、支撑板;12、第二转轴;13、第二螺母;14、第二转动座;15、夹紧板;16、水平仪;17、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包括底座(1)和墙体主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框架(2),所述连接框架(2)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3),所述安装框架(3)远离连接框架(2)的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驱动端贯穿安装框架(3)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8),所述第一转动座(8)的左右两侧内部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转轴(9)的两侧外径上,所述第一转轴(9)位于第一转动座(8)内部的外径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转动座(14),所述第二转动座(1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板(15),所述墙体主体(20)的前后两侧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的外径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3),所述墙体主体(20)的前后两侧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7),所述支撑座(27)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28),所述墙体主体(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板(25),所述第一卡接板(2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柱(26),所述墙体主体(20)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槽(29),所述墙体主体(20)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孔(32),所述墙体主体(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19),所述墙体主体(2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卡接槽(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槽(18),所述连接框架(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模块化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田晶孙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金松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