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电偶结构、微型TEC制冷芯片及制冷型敏感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33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EC电偶结构、微型TEC制冷芯片及制冷型敏感元,所述TEC电偶结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电偶对及TEC电极焊盘,相邻的电偶对串联连接,并通过TEC电极焊盘引出;所述电偶对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N型电偶部、P型电偶部、热结部和冷结部,所述N型电偶部的一端与所述冷结部连接,所述N型电偶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热结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热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P型电偶部连接;所述电偶对的冷结部对应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电偶对的热结部对应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边缘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TEC制冷功能的同时,实现了TEC制冷芯片的微型化。实现了TEC制冷芯片的微型化。实现了TEC制冷芯片的微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EC电偶结构、微型TEC制冷芯片及制冷型敏感元


[0001]本技术涉及MEMS
,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TEC电偶结构、微型TEC制冷芯片及制冷型敏感元。

技术介绍

[0002]TEC(Thermo Electric Cooler)半导体制冷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制冷器,所谓珀尔帖效应是指当直流电流通过两种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电偶时,其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现象。TEC半导体制冷器温控技术具有制冷器结构简单、制冷过程无污染、温控精度高等优点,在光通讯、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广泛。
[0003]目前TEC半导体制冷器通常为陶瓷板结构,主要结构包含有上下两片陶瓷电极以及中间的多个P型和N型电偶对(组),这些电偶对(组)通过电极连在一起,并且夹在两片陶瓷电极之间,当有电流流过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会从TEC的一侧传到另一侧,在TEC上产生热侧和冷侧,这就是TEC的加热与制冷原理。
[0004]然而,现有的TEC半导体制冷器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5]1)尺寸较大,导致后端器件封装尺寸大,不便于集成化应用
[0006]有些应用场景要求将TEC和待制冷芯片同时采用TO封装,这就要求TEC的体积非常小,因此目前TEC半导体制冷器在微型化、批量化生产、集成化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0007]2)传统陶瓷板结构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陶瓷板容易碎裂
[0008]传统的TEC半导体制冷器采用陶瓷板结构,由两片陶瓷电极将N、P型电偶对像夹心饼干一样地包夹起来;而片状陶瓷电极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碎裂,造成器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极大地影响了TEC半导体制冷器的良品率;
[0009]3)TEC半导体制冷器需要配合NTC(热敏电阻)使用
[0010]在应用时,还需另外集成NTC传感器或裸芯片,通过焊接方式嵌入TEC制冷片内部,或胶水粘接方式贴在TEC制冷片表面,工艺相对复杂,且使得整体体积增大。
[0011]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TEC电偶结构、微型TEC制冷芯片及制冷型敏感元。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4]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TEC电偶结构,其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电偶对及TEC电极焊盘,相邻的电偶对串联连接,并通过TEC电极焊盘引出;所述电偶对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N型电偶部、P型电偶部、热结部和冷结部,所述N型电偶部的一端与所述冷结部连接,所述N型电偶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热结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热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P型电偶部连接;
[0015]所述电偶对的冷结部对应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电偶对的热
结部对应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边缘位置。
[001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其包括Si基底和绝缘层Ⅰ,还包括上述的TEC电偶结构;
[0017]所述TEC电偶结构设置在所述绝缘层Ⅰ的上表面,所述绝缘层Ⅰ设置在所述Si基底的上表面,所述Si基底的下表面开设有背腔。
[0018]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冷型敏感元,其包括上述的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还包括敏感元,所述敏感元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上方。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面型TEC电偶结构,将各个电偶对的N型电偶部、P型电偶部、热结部和冷结部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在实现TEC制冷功能的同时,有助于实现TEC制冷芯片的微型化;
[0021]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使得TEC制冷芯片具备Si基微型结构,可以大幅度减小TEC半导体制冷器的外形尺寸,使得其更适合于小型化、集成化的应用场景;
[0022]3)本技术还在Si基底上设置NTC电阻膜层,使得所述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集成薄膜型NTC热敏电阻,在实现TEC制冷芯片微型化的基础上,使得所述TEC制冷芯片还具备检测TEC电偶结构的冷结部温度的功能,不需要再单独集成NTC电阻就可以实时监控工作区温度,有助于进一步实现TEC制冷芯片的微型化;
[0023]4)所述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为MEMS结构,工艺可兼容MEMS晶圆流片平台,易于批量化、低成本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TEC电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和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中的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和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中的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的Si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Si基底;2.绝缘层Ⅰ;3.背腔;4.N型电偶部;5.P型电偶部;6.热结部;7.冷结部;8.TEC电极焊盘;9. NTC电阻膜层;10.NTC电极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1]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是基于微电子技术及微加工技术制造的微型传感器或芯片,优势在于:微型化、集成化、硅基加工工艺,可兼容传统IC生产工艺、便于批量生产,因此,MEMS技术的应用可以为TEC制冷片的集成化、微型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0032]实施例1
[0033]如附图1所示,一种TEC电偶结构,它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电偶对及TEC电极焊盘8,相邻的电偶对串联连接,并通过TEC电极焊盘8引出;所述电偶对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N型电偶部4、N型电偶部5、热结部6和冷结部7,所述N型电偶部4的一端与所述冷结部7连接,所述N型电偶部4的另一端与所述热结部6的一端连接,所述热结部6的另一端与所述N型电偶部5连接;
[0034]所述电偶对的冷结部7对应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电偶对的热结部6对应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边缘位置。
[0035]可以理解,与所述TEC电极焊盘8连接的电偶对被配置为输入/输出电偶对(没有热结部6),所述输入/输出电偶对的N型电偶部4和N型电偶部5分别与两个TEC电极焊盘8连接;
[0036]进一步的,所述TEC电极焊盘8包括正极TEC电极焊盘8和负极TEC电极焊盘8,正极TEC电极焊盘8和负极TEC电极焊盘8通过导电浆料与所述输入/输出电偶对的N型电偶部4和N型电偶部5相连,正负两个电极焊盘可以采用金或者铝等材料制成,所述TEC电极焊盘8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易碎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EC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电偶对及TEC电极焊盘,相邻的电偶对串联连接,并通过TEC电极焊盘引出;所述电偶对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N型电偶部、P型电偶部、热结部和冷结部,所述N型电偶部的一端与所述冷结部连接,所述N型电偶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热结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热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P型电偶部连接;所述电偶对的冷结部对应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电偶对的热结部对应设置在所述TEC电偶结构的边缘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C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电偶对构成M个电偶组件,每个电偶组件中的冷结部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每个电偶组件中的热结部设置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EC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电偶组件中的N型电偶部和P型电偶部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C电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电偶部为N型碲化铋膜层,所述P型电偶部为P型碲化铋膜层。5.一种基于MEMS的微型TEC制冷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Si基底和绝缘层Ⅰ,还包括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瑞琴杨志博郭海周强克迪汪静高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