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87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包括若干个纵向连接的永磁轨道结构单元;每个所述永磁轨道结构单元包括基台,该基台底部与下部基础固定,所述基台顶部固定设有底板,且所述底板横向两侧顶部固定设有对称的侧板,侧板和底板形成的空间用于安装永磁体;所述永磁轨道结构单元沿纵向设有若干排永磁体,每排永磁体中各永磁体单元并排粘接,并且永磁体底面与所述底板粘接,永磁体顶部设有防护罩,所述侧板纵向两侧端部设有耳板,相邻的永磁轨道结构单元之间通过对应的耳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保证轨道结构稳定连接的同时,实现轨道结构的快速安装,提高了施工现场轨道的铺设进度。轨道的铺设进度。轨道的铺设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磁浮轨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永磁轨道通过与车载高温超导块材(杜瓦)之间的钉扎效应,在外磁场中,高温超导体独有的强钉扎能力使得对于已经被俘获的磁力线难逃离钉扎中心的束缚,对于未被俘获的自由磁力线也很难渗透进入超导体内。这种独特的钉扎特性使得超导体能够随外磁场的变化而感应出阻碍这种变化的超导强电流。这种超导电流与外磁场的电磁相互作用在宏观上产生与悬浮体自身重力平衡的悬浮力并提供横向稳定所需的导向力。因此高温超导钉扎磁浮交通具有无源悬浮,自导向的优点。
[0003]在高温超导钉扎悬浮交通中,车载的高温超导体和磁性轨道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钉扎力,钉扎力可以实现磁浮车辆的悬浮和导向,车辆悬浮高度在10~15mm之间,实现无接触运行。
[0004]永磁轨道是永磁体的安装基础,不同充磁方向的永磁体以一定的方式横向排列,永磁体纵向沿永磁轨道通长布置,利用永磁体的强磁性能,永磁轨道上方将存在一个强磁场,强磁场和车载超导体相互作用实现车辆的悬浮和导向。但是现有技术的永磁轨道结构,往往不便于安装,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能够实现轨道结构的快速安装,提高了施工现场轨道的铺设进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包括若干个纵向连接的永磁轨道结构单元;
[0007]每个所述永磁轨道结构单元包括基台,该基台底部与下部基础固定,所述基台顶部固定设有底板,且所述底板横向两侧顶部固定设有对称的侧板,侧板和底板形成的空间用于安装若干永磁体;
[0008]所述永磁轨道结构单元沿纵向设有若干排永磁体,每排永磁体中各永磁体单元并排粘接,并且永磁体底面与所述底板粘接,永磁体顶部设有防护罩,所述侧板纵向两侧端部设有耳板,相邻的永磁轨道结构单元之间通过对应的耳板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台包括的上顶板、下底板以及设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竖向板,所述侧板包括侧面板和折叠板;所述基台的下底板通过第一安装件与下部基础固定,其上顶板与底板以及侧板的折叠板之间通过第二安装件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台的下底板上对应的连接孔为腰型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的折叠板和底板之间还通过第三安装件
固定。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排永磁体横向上设有对应的通孔,同时两侧的侧板上设有对应的通孔,每排永磁体的通孔与侧板的通孔之间通过第四安装件固定。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罩的横向两侧边缘通过第五安装件与侧板固定。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永磁轨道结构单元纵向两端的横向两侧均设有对称的吊装孔,且所述吊装孔设于基台侧边。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采用导磁材料,所述基台采用不导磁材料。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排永磁体包括至少7块永磁体单元,且按照如下顺序排列:第一块永磁体单元和第七块永磁体单元为水平充磁永磁体,且磁化方向向右,第一块永磁体单元至第七块永磁体单元之间,每块永磁体单元的充磁方向相对于上一块永磁体单元逆时针旋转60
°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罩顶面设有磁场N

S标志。
[0018]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若干预制的永磁轨道结构单元,每个永磁轨道结构单元主要包括永磁体、侧板、底板、基台等,各单元与下部基础稳定连接,同时相邻的永磁轨道结构单元之间通过耳板稳定连接为整体,能够在保证轨道结构稳定连接的同时,实现轨道结构的快速安装,提高了施工现场轨道的铺设进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主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左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俯视图。
[0025]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

基台、2

底板、3

侧板、4

防护罩、5

耳板、6

第一安装件、7

第二安装件、8

第三安装件、9

第四安装件、10

第五安装件、11

吊装孔、12

永磁体单元、13

螺钉、14

第一平垫圈、15

第一弹簧垫圈、16

第一螺母、17

螺栓、18

第二平垫圈、19

第二弹簧垫圈、20

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纵向连接的永磁轨道结构单元;每个所述永磁轨道结构单元包括基台(1),该基台(1)底部与下部基础固定,所述基台(1)顶部固定设有底板(2),且所述底板(2)横向两侧顶部固定设有对称的侧板(3),侧板(3)和底板(2)形成的空间用于安装永磁体;所述永磁轨道结构单元沿纵向设有若干排永磁体,每排永磁体中各永磁体单元(12)并排粘接,并且永磁体底面与所述底板(2)粘接,永磁体顶部设有防护罩(4),所述侧板(3)纵向两侧端部设有耳板(5),相邻的永磁轨道结构单元之间通过对应的耳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包括的上顶板、下底板以及设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竖向板,所述侧板(3)包括侧面板和折叠板;所述基台(1)的下底板通过第一安装件(6)与下部基础固定,其上顶板与底板(2)以及侧板(3)的折叠板之间通过第二安装件(7)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的下底板上对应的连接孔为腰型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的折叠板和底板(2)之间还通过第三安装件(8)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磁浮交通的永磁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排永磁体横向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娄会彬魏高恒张政朱彬张世杰叶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