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67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电子照相装置设置在双筒望远镜的中间,望远镜采用是保罗棱镜正像装置,由固定式直角棱镜3、移动式直角棱镜6和固定式直角棱镜2组合构成。移动式直角棱镜6连接位置切换机构,由其带动向附近空位移动,离开望远光路。电子照相装置7前方设置反射装置,正对固定式直角棱镜3的直角面,将望远光路的光切换到电子照相装置光路,电子照相装置传感器8的受光面与望远镜目镜5齐焦。本结构中电子照相装置没有单独的光路,它与望远镜光路相结合构成一体化光路,通过移动式直角棱镜在望远光路与电子照相装置光路之间的位置切换,实现“所见即所拍”,结构精巧、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照相与望远镜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
技术介绍
带有照相功能的望远镜是望远镜与电子照相装置的有机组合,它实现了人们在远距离观察的同时进行拍照的愿望,其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好评。但是对于现有的带有照相功能的望远镜来说,仅仅还只是望远镜与电子照相装置的简单组合,中国专利02236922.8所介绍的一个望远照相机,由一个连体单筒望远镜和一只可拆卸的数码相机构成,可以实现望远与拍摄的功能。中国专利02250520.2所介绍的一种数码摄影望远镜,由一个双筒望远镜、一个光学放大镜片组及一个数码摄影装置组成,也可以实现远距离观察与拍摄的功能。但是由于两者的望远镜与数码相机的光路完全独立,使得该结构就存在望远镜视场与数码相机视场不能完全匹配、光轴平行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无法实现“所见即所拍”,给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另外该结构数码成像部分焦距固定,也给使用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带有照相功能的望远镜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该一体化望远镜光路采用望远镜与电子照相装置的一体化光路,通过可移动直角棱镜的移动,来完成望远与拍摄功能的切换,实现“所见即所拍”。本专利技术结构由望远镜、电子照相装置构成,两侧是望远镜镜筒,电子照相装置设置在双筒望远镜的中间。望远镜光路中的正像装置由固定直角棱镜、移动式直角棱镜和固定直角棱镜组合构成,固定式直角棱镜的斜面与物镜正对,并与移动式直角棱镜的直角面相接形成组合直角棱镜,该组合直角棱镜与固定直角棱镜彼此斜面90°相交形成保罗棱镜正像装置;移动式直角棱镜连接有位置切换机构,可向附近空位移动,离开望远光路;电子照相装置光路前方设置反射装置,正对固定式直角棱镜的直角面,用于将望远光路的光反射到电子照相装置光路中,由电子照相装置的传感器接收,传感器的受光面与望远镜目镜齐焦,由此实现清晰成像。其中,反射装置有多种实现形式,可以是与固定式直角棱镜直角面相对设置的反射用直角棱镜,也可以是与固定式直角棱镜反射面成90°设置的反射镜。另外,反射用直角棱镜可以是单独设置,又可以由望远镜正像装置中的移动式直角棱镜沿固定式直角棱镜的反射光水平移动到移动式直角棱镜的反射光进入与电子照相装置光路形成。同时,移动式直角棱镜可由与固定式直角棱镜的反射面成90°设置的移动式反射镜代替,固定式直角棱镜可由与该棱镜斜面位置相同的反射镜代替,移动式棱镜或移动式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其成90°设置,这些设计都实现同样的功能。所述的位置切换机构可为单独设置的转换开关,也可直接利用电子照相装置快门,与其连接,形成联动。使用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在进行望远观察时,移动式直角棱镜或可移动式反射镜位于望远光路中,当需要拍照时,由位置切换机构控制,使移动式直角棱镜或可移动式反射镜位置移动,移离望远光路,或移动到电子照相装置光路与望远光路的交汇位置,将望远光路的光反射到电子照相装置光路中,通过电子照相装置清晰成像。本结构中的电子照相装置也可以由普通的光学照相装置替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电子照相装置没有单独的光路,通过在望远镜光路中设置光路切换装置,电子照相装置光路的光由望远镜光路切换而获得,达到了将望远镜光路和电子照相装置光路有机结合的目的,构成了一体化光路,使望远镜视场与电子照相装置视场完全一致,实现了“所见即所拍”。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望远光路与电子照相装置光路的自然联动,而不需要专门的联动机构。3、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转换开关或电子照相装置快门的位置切换装置,实现了望远与拍摄的方便转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在望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在拍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本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由望远镜和电子照相装置所构成,望远镜由左右两个镜筒组成,两镜筒之间设置电子照相装置7,其传感器8的受光面与望远镜的目镜5齐焦。望远镜光路中依次设有物镜1、正像装置、分划板4和目镜5。其中正像装置是由固定直角棱镜2、固定式直角棱镜3和移动式直角棱镜6组成,固定式直角棱镜3和移动式直角棱镜6的直角面相接形成组合直角棱镜,该组合直角棱镜与固定直角棱镜2彼此斜面90°相交形成保罗棱镜正像装置。移动式直角棱镜6与电子照相装置的快门9连接,与其连动。移动式直角棱镜6在快门9的带动下,可沿固定式直角棱镜3的反射光在水平方向A、B两位置之间移动,移动式直角棱镜6在A位置处,参见图2,位于望远光路中,将固定式直角棱镜3来的反射光又反射给固定直角棱镜2,然后经分划镜4和目镜5,实现望远观察。移动式直角棱镜6移动至B位置处时,参见图3,右侧望远光路的光通过移动式直角棱镜6的反射光进入电子照相装置光路,由于电子照相装置传感器8的受光面与望远镜的目镜5齐焦,在传感器8的受光面上得到清晰图像,这样采用棱镜移动方式获得了一体化光路,实现了“所见即所拍”。实施例2参见图4,在上述实施例1中,移动式直角棱镜6兼做了电子照相光路中的反射镜,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式直角棱镜6的移动位置改变,沿光轴由A移动至C处,对固定式直角棱镜3的反射光不形成阻挡,同时在电子照相装置光路与该反射光的交汇处设置另一直角棱镜12,将光反射进电子照相装置光路中,实现光路切换。实施例3参见图5,该实施例是在例2的基础上,将电子照相装置光路上的直角棱镜12换成了用平面反射镜13来代替,它与固定式直角棱镜反射面成90°设置。同时位置切换机构采用了拨动型的转换开关10形式,它与移动式直角棱镜6连接。实施例4参见图6,本例中是在例2的基础上,将移动式直角棱镜6换成与固定式直角棱镜反射面成90°设置的移动式反射镜11。实施例5参见图7,本例中是在例4的基础上,将直角棱镜12用一平面反射镜13代替了。由上述实施例可推导,在移动式直角棱镜和用于反射的直角棱镜的具体形式上有多种选择,但他们实现的功能和达到的效果都是完全相同的。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两侧是望远镜镜筒,电子照相装置设置在双筒望远镜的中间,其特征在于望远镜光路中的正像装置由固定式直角棱镜(3)、移动式直角棱镜(6)和固定式直角棱镜(2)组合构成,固定式直角棱镜(3)的斜面与物镜(1)正对,并与移动式直角棱镜(6)的直角面相接形成组合直角棱镜,该组合直角棱镜与固定直角棱镜(2)彼此斜面90°相交形成保罗棱镜正像装置;移动式直角棱镜(6)连接有位置切换机构,由其带动向附近空位移动,离开望远光路;电子照相装置(7)前方设置反射装置,正对固定式直角棱镜(3)的直角面,将望远光路的光切换到电子照相装置光路,电子照相装置没有单独的光路,它与望远镜光路相结合构成一体化光路,电子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照相功能的一体化光路切换式望远镜,两侧是望远镜镜筒,电子照相装置设置在双筒望远镜的中间,其特征在于:望远镜光路中的正像装置由固定式直角棱镜(3)、移动式直角棱镜(6)和固定式直角棱镜(2)组合构成,固定式直角棱镜(3)的斜面与物镜(1)正对,并与移动式直角棱镜(6)的直角面相接形成组合直角棱镜,该组合直角棱镜与固定直角棱镜(2)彼此斜面90°相交形成保罗棱镜正像装置;移动式直角棱镜(6)连接有位置切换机构,由其带动向附近空位移动,离开望远光路;电子照相装置(7)前方设置反射装置,正对固定式直角棱镜(3)的直角面,将望远光路的光切换到电子照相装置光路,电子照相装置没有单独的光路,它与望远镜光路相结合构成一体化光路,电子照相装置传感器(8)的受光面与望远镜目镜(5)齐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民岑军波黄尚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重庆光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