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位置监测精准展示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位置监测精准展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行车监视以实际线路的位置及方向为依据,通过对各线路走向的合理布局,以矢量图的方式展示轨道交通线网整体布局态势,通过线条、颜色、位置等手段,对不同线路、同线上下行状态、车站位置等信息进行区分,实现调度专业监视的便利性、直观性和覆盖性。
[0003]在相关技术中,行车线网图中列车运行位置实时展示方法包括:通过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ATS)信号平面图标示出行车线网图各线路上下行走向。以行车线网图左上角为投影坐标原点(0,0),标记线网图内所有车站的上行、下行坐标点位。依据信号平面图实际区间内的轨道号数量,以人工标记方式依次等距的在线网图中标记出上下行相应轨道号的坐标位置,形成坐标点位与轨道号、逻辑区段号的逻辑关系映射。
[0004]然而,列车所运行的区间内逻辑区段长度不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位置监测精准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两个相邻站点之间的第一物理区段划分为第一逻辑区段,以及任一站点内的第二物理区段划分为第二逻辑区段;所述第一逻辑区段和所述第二逻辑区段均包含至少一个逻辑区段;获取所述第一物理区段在行车线网图中对应的第一区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物理区段在所述行车线网图中对应的第二区间线段,并计算所述第一区间线段和所述第二区间线段的长度;根据所述第一逻辑区段中每个逻辑区段的实际里程数所占第一里程数的比例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线段的长度,将所述第一区间线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子线段;根据所述第二逻辑区段中每个逻辑区段的实际里程数所占第二里程数的比例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线段的长度,将所述第二区间线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子线段;建立每个逻辑区段与每个子线段的映射关系;一个逻辑区段对应一个子线段;根据目标列车所处物理区段中的位置,确定目标逻辑区段,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逻辑区段对应的目标子线段;在所述行车线网图中所述目标子线段的区域显示所述目标列车;其中,所述第一里程数为所述第一物理区段的实际总里程数;所述第二里程数为所述第二物理区段的实际总里程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两个相邻站点之间的第一物理区段划分为第一逻辑区段,包括:将两个相邻站点的计轴区间内的物理区段划分为至少一个逻辑区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物理区段在行车线网图中对应的第一区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物理区段在所述行车线网图中对应的第二区间线段,并计算所述第一区间线段和所述第二区间线段的长度,包括:在所述第一区间线段未包括转折点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区间线段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的欧式距离确定为所述第一区间线段的长度;其中,所述转折点为所述第一区间线段中,影响所述第一区间线段的走向的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物理区段在行车线网图中对应的第一区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物理区段在所述行车线网图中对应的第二区间线段,并计算所述第一区间线段和所述第二区间线段的长度,包括:在所述第一区间线段包括转折点的情况下,以所述转折点为分割点,将所述第一区间线段进行拆分,并分别计算拆分后每个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将所述拆分后每个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欧氏距离的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区间线段的长度;其中,所述转折点为所述第一区间线段中,影响所述第一区间线段的走向的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物理区段在行车线网图中对应的第一区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物理区段在所述行车线网图中对应的第二区间线段,并计算所述第一区间线段和所述第二区间线段的长度,包括:在所述第一区间线段包括弧线的情况下,以所述弧线的两个端点为分割点将所述第一区间线段进行拆分;
将所述弧线的长度与拆分后每个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欧氏距离的和,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宇晶,孟宇坤,高凡,张铭,王石生,白丽,李樊,杜呈欣,韩天,王志飞,王观鹏,鲍大彪,宗慧曦,宣秀彬,王智慧,汪晓臣,吴卉,周超,钟建峰,王越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