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终端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246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终端夹钳,包括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第二夹钳的构造与第一夹钳的构造互为中心对称关系;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同轴转动连接在夹钳转动轴上;夹钳转动轴固定连接在夹钳支座的上端位置处;夹钳支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支座,摆动支座与夹钳支座用摆动转筒同轴转动连接,摆动转筒的中轴线与夹钳转动轴的中轴线呈垂直布置;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夹钳线缆;摆动转筒固定连接有摆动线缆;夹钳线缆、摆动线缆分别与一个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益效果:防滑脱,防血管夹伤;实现了最大的创口与操作探深长度比,钳口调整方便,操作灵敏精准。作灵敏精准。作灵敏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终端夹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外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终端夹钳。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手术机器人是集临床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机电一体化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医疗器械。自上世纪90年代起,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逐渐成为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其系统融合诸多新兴学科,实现了外科手术微创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目前,微创手术机器人已是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手术种类涵盖泌尿科、妇产科、心脏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耳鼻喉科等学科。
[0003]关于现有的手术机器人,其主要是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使用时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位于手术室无菌区之外,使用双手(通过操作两个主控制器)及脚(通过脚踏板)来控制机械臂系统和一个三维高清内窥镜完成手术。
[0004]在其使用过程中,当进行达到显微级别的外科手术时,还存在以下缺陷:
[0005]1.在夹持血管时,夹钳的防滑效果不好,用力稍大极易损伤血管等组织;r/>[000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终端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所述第二夹钳(2)的构造与第一夹钳(1)的构造互为中心对称关系;所述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同轴转动连接在夹钳转动轴(3)上;所述夹钳转动轴(3)固定连接在夹钳支座(4)的上端位置处;所述夹钳支座(4)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支座(5),摆动支座(5)与夹钳支座(4)用摆动转筒(6)同轴转动连接,摆动转筒(6)的中轴线与夹钳转动轴(3)的中轴线呈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夹钳线缆(7);所述摆动转筒(6)固定连接有摆动线缆(8);所述夹钳线缆(7)、摆动线缆(8)分别与一个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终端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钳(1)包括钳部(101)、钳齿(102)、轮部(103)和铆钉孔(104);所述钳部(101)呈尖头状,轮部(103)呈圆环状,钳部(101)横截面面积较大的一端与轮部(103)固定连接,轮部(103)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线槽,线槽上设置有铆钉孔(104);所述钳部(101)靠近夹钳转动轴(3)中轴线的一侧上设置有钳齿(1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终端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支座(4)的上部为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双耳座,下部为另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双耳座,两个双耳座的对称面互相垂直;所述夹钳转动轴(3)固定连接在夹钳支座(4)上部的双耳座之间;所述摆动转筒(6)固定连接在夹钳支座(4)下部的双耳座之间;所述夹钳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部昂
申请(专利权)人:昂泰微精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