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23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关于一种对落下时的撞击具有耐久性的电子仪器。电子仪器具有结构单元、第一外装部件和第二外装部件,摄像单元构成电子仪器的内部;第一外装部件覆盖上述结构单元;第二外装部件覆盖上述第一外装部件中靠近上述结构单元的重心的一部分区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相机等的电子仪器
技术介绍
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H11(1999)-261858所示,现有的照相机的构成是内部结构物被前盖和后盖覆盖。在现有的照相机中,将带穿过带环、通过带保持照相机的情况居多。这样,在抓住带保持照相机的状态下,带从手中滑离时,以闪光灯单元侧向着地面的状态落下。这种情况下,由于照相机撞击地面等,往往发生闪光灯单元侧的前盖和后盖的交界处打开,闪光灯单元侧发生故障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受到落下等撞击也不容易损坏的电子仪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仪器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单元、第一外装部件和第二外装部件,结构单元构成电子仪器的内部;第一外装部件覆盖上述结构单元;第二外装部件覆盖在上述第一外装部件中一部分靠近上述结构单元重心的区域。以下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明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仪器的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分解图。图5是装卸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盖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电子仪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从正面看照相机时,照相机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从背面看照相机时,照相机的立体分解图。在这些图中,1是覆盖照相机的正面侧(包括照相机的上下左右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前盖,2是覆盖照相机的背面侧(包括照相机的上下左右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后盖。这些盖1、2由不锈钢等薄板形成。3是侧盖,被安装在前盖1和后盖2上,覆盖前盖1和后盖2的一部分,即照相机本体的一个侧面(向着照相机正面的右侧侧面)和上面及下面的一部分。4是保持摄像镜头等的镜头筒,通过向光轴方向伸出、缩回,改变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通过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是通过CCD或CMOS的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image-pickup element)(无图示)进行光电转换。并且,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回路被进行图像处理(颜色处理)后,或被记录在记录媒体内,该记录媒体储存在照相机内,或被输出到后述的LCD控制板26上,作为被摄体图像显示。镜头筒4被设置在相对照相机本体靠右侧的位置上。在此,在前盖1上形成有允许镜头筒4动作的孔部1b。5是安装带(无图示)的带环,被安装在前盖1中面对照相机的正面的左侧。在前盖1和后盖2上形成有扬声器孔部(hole portion)1a、2a,扬声器孔部1a、2a中的一部分孔部贯通盖1、2,其他的孔部形成向盖1、2的内侧突出的形状。6是基座部件,保持设置在照相机内的各种零件。7是电池保持部件,保持被插入在照相机内的电池8。在此,通过电池保持部件7和基座部件6形成了储存电池8的空间(电池盒)。由盖子部件9和盖子滑板部件10构成的盖子单元11通过轴11a、11b被可以转动地安装在电池保持部件7的端部。即,将电池8向电池盒内储存的情况下,首先,将盖子滑板部件10向规定方向进行滑动操作,通过以轴11a、11b为转动轴转动盖子部件9,可以打开电池盒的开口部。在该状态下,将电池8放置在电池盒内,关闭盖子单元11,储存电池8的动作结束。在电池保持部件7的上部,设置有操作挠性基板12和发出特定声音(例如操作音或动画摄像时的声音)的扬声器13。在操作挠性基板12上,安装有释放开关12a和电源开关12b,释放开关12a用于开始摄像准备动作(摄像光学系统的焦点调节动作和测光动作等)和摄像动作(记录从摄像元件读出的图像数据),电源开关12b对照相机的电源进行开/关。在扬声器13的上方设置有缓冲部件14和防水层15,缓冲部件14是具有弹性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等,防水层15防止水从照相机外部浸入扬声器13,缓冲部件14和防水层15通过扬声器保持部件16被固定在电池保持部件7上。释放按钮18和电源按钮19通过无图示的弹簧部件被保持在按钮保持部件17上。按钮保持部件17通过基座部件6的臂部6a和扬声器保持部件16被固定在操作挠性基板12的上部。20是保持电池8的接片8a~8c的接片保持部件,在接片保持部件20上形成的爪部通过与电池保持部件7结合被固定在电池保持部件7。21是闪光灯保持部件,保持发光单元21a和电容器24,发光单元21a向被摄体照射照明光;电容器24被设置在发光单元21a的背面、储蓄照射照明光时的能量。闪光灯保持部件21被固定在基座部件6上。另外,在闪光灯保持部件21中,在从发光单元21a向照相机下侧延伸的区域上固定有挠性基板22,该挠性基板22上安装有闪光灯回路和电源回路。挠性基板22被设置在相对闪光灯保持部件21的照相机的前后方向,由基板部和挠性部构成,基板部上安装有各种电子零件;挠性部与这些基板部连接。并且,挠性保护部件23被设置成覆盖挠性基板22的挠性部。一方面,在挠性基板22的基板部中,位于照相机前侧的基板部的构成是,在其一端,与保持在接片保持部件20上的电池8的接片连接,来自电池8的电输入到直接电源回路。另外,一部分挠性保护部件23的区域23a具有弹性,如后所述,组装侧盖3时,以对侧盖3加力的状态接触。这样,挠性保护部件23是将来自照相机外部的、被施加在侧盖3的撞击不传送到挠性基板22上,起到保护挠性基板22的作用。25是LCD夹具,该夹具是为了保持LCD控制板26和LCD显示用的无图示的后退灯,通过钓接部25a和无图示的小螺钉被固定在基座部件6上。另外,LCD控制板26是通过柔软的印刷配线基板26a与控制回路连接,该控制回路被安装在后述的主基板27上,根据来自控制回路的输出,显示摄像信息和摄像图像等数据。在LCD夹具25的一端形成的突部25b具有弹性,与后盖2接触。这样,确保后板2和基座部件6的通电性。在后盖2上形成有使LCD控制板26向照相机露出的孔部2b。27是安装有照相机的控制回路和图像处理回路的基板,通过小螺钉28a、28b被固定在基座部件6上,并且,通过小螺钉28c,与挠性保护部件23一起被固定在闪光灯保持部件21上。这样,通过挠性保护部件23,主基板27和侧盖3被确保通电。29是模式切换按钮,通过在照相机本体的左右方向上进行滑动操作,可以切换照相机的动作模式。具体的是可以进行静止图像摄像模式(REC MODE)、运动图像摄像模式(MOVIE MODE)、再现模式(PLAY MODE)的模式选择。模式切换按钮29通过安装部件30,被以可以滑动操作的状态安装在后盖2上,模式接片31通过螺丝被固定在模式切换按钮29中,位于后盖2的内侧的部分上。模式接片31与导通型板12c接触,该导通型板12c形成在操作挠性基板12上,根据模式切换按钮29的操作,通过向导通型板12c上滑动,将规定的信号输出。该输出信号被传送到主基板27上的控制回路,控制回路根据被输入的信号,切换照相机的动作模式。32是设置在照相机本体下面的三脚架螺丝座,具有与设置在无图示的三脚架上的螺丝结合的螺丝孔。三脚架螺丝座32通过小螺钉32a、32b被固定在基座部件6上。33、34a、34b是操作按钮,被安装在操作按钮基座部件35上。操作按钮33用所谓的十字按钮构成,通过操作该十字按钮,可以进行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单元、第一外装部件和第二外装部件,所述摄像单元含有对被摄体摄像的摄像元件和在上述摄像元件上进行光成像的镜头;所述第一外装部件具有从前面侧覆盖上述摄像单元的前外装部件和从背面侧覆盖的后外装部件;上述第一外装部件至少具有前面、背面、上面、下面、第一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外装部件被设置成覆盖上述第一侧面、上述上面以及上述下面的上述前外装部件与后外装部件的连接部分,并且一体地形成,上述摄像单元被设置在上述电子仪器的第一侧面侧,上述第二外装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一面、与上述上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与上述下面相对的第三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敏信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