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21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设备防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包括倾斜的矩形框架,其底部的底板上设有湿度感应器;光伏设备组相互连接覆盖于框架的上方,任一光伏设备组两端的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上固定有多个光伏组件,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缝隙,光伏组件均包括相匹配的头部凸起和尾部凹陷;排水机构的导水槽与缝隙相对应,且其宽度大于缝隙的宽度,集水槽设置于框架较低端的横边框内,集水槽内设有与导水槽相连通的通孔,集水槽内远离光伏设备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封闭性好,防水效果显著,且能检测装置内部的漏水情况,以便于及时地进行抢修,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设备防护的
,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

技术介绍

[0002]光伏阵列是多片光伏模组的连接,也是更多光伏电池的连接,光伏阵列是最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系统。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光伏阵列一般设置为可转动的结构,以提高其发电效率,增强性能。然而,这样的结构容易漏水,不但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维修负担,而且还会浸泡装置中的电线,造成安全隐患,甚至是引起组件脱落,带来生命及财产的重大损失。
[0003]目前已有相关文献对光伏发电阵列的防水结构进行了改进。例如,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8739070U的“一种智能调节可防漏水的光伏组件支架”对安装支架进行优化,使得光伏组件支架相对于太阳入射角度可以连续自动全范围调节,最大限度地利用日辐照量来发电,且其防漏水的边框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但是整体防水结构过于简单,无法避免光伏组件衔接处的缝隙渗水,因而其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又如,专利号为CN207559910U的“一种新的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将上一行光伏板的下边缘覆盖于下一行光伏板上边缘的上方,遇到雨天,雨水可沿上一行光伏板的上表面流入下一行光伏板的上表面,最终流入下水管,可有效防止雨水通过屋顶破碎的瓦片缝隙流入屋内,但是可以看出,该专利并没有相应的导水结构,仅依靠雨水的重力作用冲刷光伏板的表面以排出,还限制了该光伏板的转动,降低了结构的发电效率,并且整体结构固定,不利于维修。又如,专利号为CN210899018U的“一种防漏光伏发电阵列”所公开的结构在雨水透过光伏阵列的缝隙下渗时,升降板可以对雨水进行阻挡和疏导,避免雨水流向光伏阵列下方的装置和元器件,通过电动推杆的升降能够调节升降板的位置,便于光伏阵列的布线和安装,第一侧板用于阻挡光伏阵列侧面吹来的雨水,但是在该专利中,连接结构比较复杂,不但增加了设备成本,而且不利于维修,还容易损坏故障,影响光伏设备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效果显著且实用耐用的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包括
[0006]一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横边框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竖边框首尾相连而成,且所述框架整体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湿度感应器;
[0007]若干个光伏设备组,各光伏设备组相互连接,且所述光伏设备组覆盖框架的上方,任一光伏设备组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柱,两固定柱的底端分别固定于两竖边框的上表面,且所述光伏设备组与横边框相平行;两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固定有若干个光伏组件,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缝隙,任一光伏组件均包括头部凸起和尾
部凹陷,且所述尾部凹陷与相邻光伏设备组上光伏组件的头部凸起相匹配;以及
[0008]一个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若干个导水槽和一个集水槽,所述导水槽固定于两横边框之间,且所述导水槽与横边框相垂直,所述导水槽为凹字型结构,且所述导水槽的侧壁均呈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结构,所述导水槽与缝隙相对应,且所述导水槽的宽度均大于缝隙的宽度;所述集水槽设置于框架较低端的横边框内,所述集水槽内靠近光伏设备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且所述通孔与导水槽相连通,所述集水槽内远离光伏设备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口。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且所述转动电机与固定柱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导水槽的外底面高于底板的上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集水槽上设有通孔一侧的侧壁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弧侧壁,且所述圆弧侧壁与尾部凹陷相匹配。
[0012]优选的,所述尾部凹陷的下方设有弹性防水密封件。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防水密封件的材料为泡沫或橡胶中的一种。
[0014]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底面靠近光伏设备组的一端高,所述集水槽的底面远离光伏设备组的一端低。
[0015]优选的,所述排水口的底面低于集水槽的底面。
[0016]优选的,所述排水口的底面呈靠近集水槽的一侧高、远离集水槽的一侧低的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高度为光伏组件宽度的1/8

1/3。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设置了倾斜结构的框架,以便于更大程度地获得太阳光能,从而提高光伏发电阵列的性能,并且在该倾斜结构的框架内设置了导水槽,在该倾斜结构框架的低端设置了与导水槽相连通的集水槽,以便于通过重力的作用收集雨水或清洁用水,防止设备内部的潮湿,以延长装置的使用的寿命,具有实际意义。
[0020]本技术设置了带有头部凸起和尾部凹陷的光伏组件,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即使是光伏组件转动的情况下,也不会有水流到框架的底板上,增强了防水性能。
[0021]本技术还设置了湿度感应器,正常情况下,底板上不会有水,但是当导水槽或光伏组件被损坏时,则会有水漏到底板上,此时通过湿度感应器能及时感测到故障的存在,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维修,以保证装置的正常工作和运行;此外,即使有水流到底板上,也不会浸泡、损坏底板下方的部件,防水性能显著,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相邻光伏设备组紧密连接情况下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相邻光伏设备组旋转分离情况下的侧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导水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集水槽的侧视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框架,101

横边框,102

竖边框,103

底板,2

光伏设备组,3

固定柱,4


接轴,5

光伏组件,501

头部凸起,502

尾部凹陷,6

旋转轴,7

转动电机,8

导水槽,9

集水槽,10

通孔,11

排水口,12

湿度感应器,13

弹性防水密封件,14

缝隙,15

圆弧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水光伏发电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横边框(101)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竖边框(102)首尾相连而成,且所述框架(1)整体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有底板(103),所述底板(103)上设有湿度感应器(12);若干个光伏设备组(2),各光伏设备组(2)相互连接,且所述光伏设备组(2)覆盖框架(1)的上方,任一光伏设备组(2)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柱(3),两固定柱(3)的底端分别固定于两竖边框(102)的上表面,且所述光伏设备组(2)与横边框(101)相平行;两固定柱(3)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上固定有若干个光伏组件(5),相邻两个光伏组件(5)之间形成缝隙(14),任一光伏组件(5)均包括头部凸起(501)和尾部凹陷(502),且所述尾部凹陷(502)与相邻光伏设备组(2)上光伏组件(5)的头部凸起(501)相匹配;以及一个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若干个导水槽(8)和一个集水槽(9),所述导水槽(8)固定于两横边框(101)之间,且所述导水槽(8)与横边框(101)相垂直,所述导水槽(8)为凹字型结构,且所述导水槽(8)的侧壁均呈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结构,所述导水槽(8)与缝隙(14)相对应,且所述导水槽(8)的宽度均大于缝隙(14)的宽度;所述集水槽(9)设置于框架(1)较低端的横边框(101)内,所述集水槽(9)内靠近光伏设备组(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且所述通孔(10)与导水槽(8)相连通,所述集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俊黄卫华施翌张振轻任建设王磊吴易龙刘新恺凌龙李彦伯李为亮胡沛欣段炼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当涂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