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辉华专利>正文

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717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属于纺织纤维制造技术领域。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所述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磁性母粒、远红外母粒和基材构成,所述芯层为夹层结构,中间为棉纤维层,所述棉纤维层上下两面均匀排列着微粒,所述微粒为磁性母粒和远红外母粒的其中一种或两种混合。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纤维和磁性纤维复合的纺织纤维,并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填补了纺织纤维上的空缺,使其兼具远红外纤维和磁性纤维的优点。纤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纤维制造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就申请人所知,人类生活由空气、水、阳光和磁场所组成的巨大环境中,四种要素缺一不可,太阳光中负载着多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发射。按波长及频率大致可分为宇宙线、Y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电磁波等。太阳光中大致含有7%的破坏光线(X射线和紫外线),13%的可见光和80%的红外线。其中可见光和红外线是对人体有益的生育光线;同时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以南北两极为中心,不断产生巨大的磁场,使地面磁场平均达到0.5GS,正是这种天然的磁场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繁衍和身体健康。在众多研究中表明,磁性纤维中含有磁性含量较高、它无毒无味无副作用,穿着舒适,洗涤方便,受到了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0003]研究表明:人体对红外线的吸收谱有两个波峰,即2.5μm~4μm和5.6μ m~10μm。一般认为远红外织物能在体温下发射出波长为4μm~14μm的远红外线,该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的远红外线辐射波长相匹配,容易被皮肤吸收。远红外作用于皮肤被皮肤吸收转化成热能,引起温度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通过丘反射使血管平滑松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加速, 增加组织营养,改善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再生能力,加速了有害物质的排泄, 减轻了神经末梢的化学刺激和机械刺激,这就是远红外纤维的保健原理。
[0004]远红外织物具有多项功能,除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活化机体、消除疲劳、宁神止痛、调节自律神经等功能外,还有抗菌消臭的功能,个别文献还称远红外织物有分解脂肪的效果。
[0005]在现有的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中,并没有发现能替代两种纤维功效的纤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复合磁性纤维和远红外纤维的纺织纤维,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服装纺织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
[0008]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所述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磁性母粒、远红外母粒和基材构成,所述芯层为夹层结构,中间为棉纤维层,所述棉纤维层上下两面均匀排列着微粒,所述微粒为磁性母粒和远红外母粒的其中一种或两种混合。
[0009]优选的,所述远红外母粒由能发出5

25μm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短纤维为原料制成,远红外母粒的粒径小于0.25微米。
[0010]优选的,所述远红外母粒由能发出5

25μm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短纤维为原料制成,远红外母粒的粒径小于0.25微米。
[0011]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1,制备远红外母粒;
[0013]将远红外材料切片粉碎,与远红外添加剂一起混合烘干,去除添加剂中的水分,加入聚合物助纺剂,经螺杆挤压制成远红外母粒;
[0014]步骤2,制备磁性母粒;
[0015]将磁粉和活性炭粉分别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后的磁粉和活性碳粉与偶联剂、分散剂进行混合,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加热,再进行高速捏合,经螺杆挤出,冷却、切粒,制成磁性母粒;
[0016]步骤3,制备远红外和磁性纤维混合芯层;
[0017]所述远红外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20%

25%,磁性纤维占25%

30%,棉纤维 45%

55%,以棉纤维制成棉纤维层为骨架,向棉纤维层上均匀喷覆有磁性母粒和远红外母粒,形成混合芯层,将混合芯层置于10000高斯以上的强磁场中进行充磁2

5min;
[0018]步骤4,对混合芯层进行混纺;
[0019]采用混合芯层与其他纺织纤维以40/60比例混纺,捻度850捻每分钟,制成混纺纱线。
[0020]优选的,所述其他纤维包括羊毛纤维、亚麻纤维、腈纶纤维。
[0021]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助纺剂为铝锆酸酯偶联剂。
[002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混纺纤维柔和了磁性母粒、远红外母粒;兼具磁性纤维和远红外纤维的优点;使得服饰表面排布着磁性微粒和远红外微粒,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同时远红外粒子时刻散发微波,具有活化机体、消除疲劳、宁神止痛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
[0025]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所述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磁性母粒、远红外母粒和基材构成,所述芯层为夹层结构,中间为棉纤维层,所述棉纤维层上下两面均匀排列着微粒,所述微粒为磁性母粒和远红外母粒的混合。
[0026]优选的,所述远红外母粒由能发出5

25μm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短纤维为原料制成,远红外母粒的粒径小于0.25微米。
[0027]优选的,所述远红外母粒由能发出5

25μm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短纤维为原料制成,远红外母粒的粒径小于0.25微米。
[0028]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1,制备远红外母粒;
[0030]将远红外材料切片粉碎,与远红外添加剂一起混合烘干,去除添加剂中的水分,加入聚合物助纺剂,经螺杆挤压制成远红外母粒;
[0031]步骤2,制备磁性母粒;
[0032]将磁粉和活性炭粉分别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后的磁粉和活性碳粉与偶联剂、分散剂进行混合,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加热,再进行高速捏合,经螺杆挤出,冷却、切粒,制成磁性母粒;
[0033]步骤3,制备远红外和磁性纤维混合芯层;
[0034]所述远红外纤维占重量百分比为20%,磁性纤维占25%,棉纤维55%,以棉纤维制成棉纤维层为骨架,向棉纤维层上均匀喷覆有磁性母粒和远红外母粒,形成混合芯层,将混合芯层置于10000高斯以上的强磁场中进行充磁3min;
[0035]步骤4,对混合芯层进行混纺;
[0036]采用混合芯层与其他纺织纤维以40/60比例混纺,捻度850捻每分钟,制成混纺纱线。
[0037]优选的,所述其他纤维包括羊毛纤维、亚麻纤维、腈纶纤维。
[0038]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助纺剂为铝锆酸酯偶联剂。
[0039]实施例二
[0040]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所述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磁性母粒、远红外母粒和基材构成,所述芯层为夹层结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磁性母粒、远红外母粒和基材构成,所述芯层为夹层结构,中间为棉纤维层,所述棉纤维层上下两面均匀排列着微粒,所述微粒为磁性母粒和远红外母粒的其中一种或两种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母粒由能发出5

25μm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短纤维为原料制成,远红外母粒的粒径小于0.25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母粒选自铁、钴和镍磁性粒子的其中一种或两种,磁性粒子的的直径为0.1

0.25微米。4.一种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远红外母粒;将远红外材料切片粉碎,与远红外添加剂一起混合烘干,去除添加剂中的水分,加入聚合物助纺剂,经螺杆挤压制成远红外母粒;步骤2,制备磁性母粒;将磁粉和活性炭粉分别进行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