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辉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90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属于纱线制造技术领域。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由磁性线与多条远红外复合线组成,所述远红外复合线缠绕在磁性线外侧。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散剂有效防止了添加剂的团聚,保证了常温下远红外粉体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会降低。温下远红外粉体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会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制造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

技术介绍

[0002]远红外线对人体有益,波长在0.76~1000um区域的电磁波叫做红外线,将2.5~1000um波长范围的红外线成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具有如下特征:辐射性能,共振吸收性和渗透性。目前,随着工业化技术的发展,纺织品的功能化开发越来越重要:通过在纤维或纺织品中添加具有远红外发射性质的物质,使其能吸收太阳能及人体散发的热量,并发射回人体所需要的远红外线,利用远红外线对人体的温热效应起到积极的保暖效果,同时,具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的粉体添加到织物中,使其具备一定的远红外发射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常温远红外粉体的远红外发射率偏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
[0006]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由磁性线与多条远红外复合线组成,所述远红外复合线缠绕在磁性线外侧。
[0007]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复合线由以下材料制成:电气石粉、海泡石、珍珠粉、分散剂以及ZrO2纳米粉体;
[0008]所述各物质的质量份数为:电气石粉13

16份、海泡石10

14份、珍珠粉8

11份、分散剂7

10份以及ZrO2纳米粉体16

20份;
[0009]所述ZrO2纳米粉体颗粒粒径为80nm。
[0010]优选的,所述磁性线由以下材料制成:空心Fe3O4纳米颗粒以及银纳米颗粒;
[0011]所述所述各物质的质量份数为:空心Fe3O4纳米颗粒20

30份,银纳米颗粒15

20份;
[0012]所述空心Fe3O4纳米颗粒粒径为200nm。
[0013]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的制作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4]步骤1,制备分散剂:
[0015]称取FeCl3·
6H20、六次甲基四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为1.66g、0.43g、0.9g,将上述物质依次溶于乙二醇中,形成混合溶液,其中,乙二醇体积为60ml,然后磁力搅拌,搅拌后将该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260℃下保温10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得到的粉末进行离心分离,再用蒸馏水超声清洗,然后将粉末在真空干燥箱中于85℃干燥5h后得到空心Fe
304
纳米颗粒;
[0016]步骤2,制备氧化锆前驱体:
[0017]将810g/L的ZrOCl2·
8H20和100g/L的乙二胺四乙酸按照体积比1.5:1混合,剧烈搅拌3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透明微乳液,然后用氨水调节pH值为12,在85℃下超声14min,超声功率为20KHz,得到透明凝胶,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用AgN03溶液检测不出C1

,然后用乙醇洗涤3遍,将洗涤后的氧化锆前驱体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在70℃干燥10h;
[0018]步骤3,制备磁性线:
[0019]将氧化锆前驱体、空心Fe304纳米颗粒和银纳米颗粒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磁性浆料,然后将其烘干,在氮气保护下于500℃煅烧3h,研磨成粉,即得磁性填料,并将磁性填料与多股羊毛纱线捻成型,进而得到磁性线;
[0020]步骤4,制备远红外复合线:
[0021]将氧化锆前驱体、电气石粉、海泡石、珍珠粉、分散剂以及ZrO2纳米粉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到远红外添加剂浆料,然后将其烘干,在氮气保护下于700℃煅烧2h,研磨成粉,即得远红外填料,并将远红外填料与多股羊毛纱线捻成型,进而得到远红外复合线;
[0022]步骤5,制备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
[0023]将多股远红外复合线包裹在磁性线外侧,进而通过捻线机将所述远红外复合线与磁性线捻成型,进而得到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
[002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散剂有效防止了添加剂的团聚,保证了常温下远红外粉体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会降低。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所示;
[0030]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由磁性线与多条远红外复合线组成,所述远红外复合线缠绕在磁性线外侧。
[0031]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的制作包括有以下步骤:
[0032]步骤1,制备分散剂:
[0033]称取FeCl3·
6H20、六次甲基四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为1.66g、0.43g、0.9g,将上述物质依次溶于乙二醇中,形成混合溶液,其中,乙二醇体积为60ml,然后磁力搅拌,搅拌后
将该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260℃下保温10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得到的粉末进行离心分离,再用蒸馏水超声清洗,然后将粉末在真空干燥箱中于85℃干燥5h后得到空心Fe
304
纳米颗粒;
[0034]步骤2,制备氧化锆前驱体:
[0035]将810g/L的ZrOCl2·
8H20和100g/L的乙二胺四乙酸按照体积比1.5:1混合,剧烈搅拌30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透明微乳液,然后用氨水调节pH值为12,在85℃下超声14min,超声功率为20KHz,得到透明凝胶,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用AgN03溶液检测不出C1

,然后用乙醇洗涤3遍,将洗涤后的氧化锆前驱体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在70℃干燥10h;
[0036]步骤3,制备磁性线:
[0037]将氧化锆前驱体、空心Fe304纳米颗粒和银纳米颗粒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磁性浆料,然后将其烘干,在氮气保护下于500℃煅烧3h,研磨成粉,即得磁性填料,并将磁性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由磁性线与多条远红外复合线组成,所述远红外复合线缠绕在磁性线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复合线由以下材料制成:电气石粉、海泡石、珍珠粉、分散剂以及ZrO2纳米粉体;所述各物质的质量份数为:电气石粉13

16份、海泡石10

14份、珍珠粉8

11份、分散剂7

10份以及ZrO2纳米粉体16

20份;所述ZrO2纳米粉体颗粒粒径为8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线由以下材料制成:空心Fe3O4纳米颗粒以及银纳米颗粒;所述所述各物质的质量份数为:空心Fe3O4纳米颗粒20

30份,银纳米颗粒15

20份;所述空心Fe3O4纳米颗粒粒径为200nm。4.一种新型远红外功能性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其制作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分散剂:称取FeCl3·
6H20、六次甲基四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为1.66g、0.43g、0.9g,将上述物质依次溶于乙二醇中,形成混合溶液,其中,乙二醇体积为60ml,然后磁力搅拌,搅拌后将该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260℃下保温10h,反应完成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