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盾构隧道注浆浆液扩散形态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施工试验领域,具体为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盾构隧道注浆浆液扩散形态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法因其对土体扰动小、效率高、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城市地铁隧道建设的主要施工方法。在上软下硬地层掘进过程中,由于地下施工受水、土压力及地质变化影响较大,掘进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多,盾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姿态偏离,从而使得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扩散形态也出现较大偏差,管片在盾构机姿态偏离和同步注浆偏差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管片错台开裂,管片防水失效、渗漏水等方面问题,严重时甚至引起较大的地表沉降,影响到地下管线等构筑物、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0003]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扩散的试验装置已存在一些研究,其大多针对软土或全岩层地区,在软土地区浆液多会渗透进入地层,在全岩层地区浆液则直接填充盾尾间隙。然而,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扩散形态未定,部分浆液渗入软土地层,另一部分则填充盾尾间隙,然而,当盾构机姿态出现偏差时,同步注浆浆液形态又会大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盾构隧道注浆浆液扩散形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箱体(1),所述模拟箱体(1)贯通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贯穿设置有模拟盾构外壳(2),所述模拟盾构外壳(2)内设有若干模拟盾构管片(3),若干模拟盾构管片(3)依次连接成整体且可活动的置于在模拟盾构外壳(2)中,若干模拟盾构管片(3)依次连接的整体与模拟盾构外壳(2)可相对滑动;所述模拟盾构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注浆的盾构注浆结构,所述模拟盾构外壳(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模拟盾构外壳(2)沿着所述模拟箱体(1)贯通开设的通道移动的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盾构隧道注浆浆液扩散形态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结构包括注浆圆盘(21),所述注浆圆盘(21)设置若干连接口,若干所述连接口分别连接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远离注浆圆盘(21)的一端从模拟盾构外壳(2)薄壁穿过,且端头与环形注浆管(22)连通;所述注浆圆盘(21)沿着模拟箱体(1)贯通开设的通道环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朋,李瑞,胡艳玲,王栋梁,张才兴,郭胜雨,宋宝民,冯硕,王文富,代成全,熊同,杨顺元,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