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岩刀圈、滚刀及隧道掘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85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岩刀圈、滚刀及隧道掘进机,破岩刀圈包括刀圈本体以及多个脉冲刀齿,多个脉冲刀齿沿刀圈本体的周向间隔排布在刀圈本体上;脉冲刀齿包括:壳体,安装在刀圈本体上,壳体具有一内腔;弹射结构,安装在内腔中;冲击结构,可移动地伸于内腔中,冲击结构具有挤压破岩状态和冲击破岩状态;其中,挤压破岩状态下,冲击结构与弹射结构抵接,并对岩石进行挤压;冲击破岩状态下,冲击结构利用弹射结构提供的弹射力对岩石进行冲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岩石进行挤压实现挤压破岩,还能通过弹射结构提供的弹射力对岩石冲击实现冲击破岩,从而提高破岩的效率,进而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进而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进而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岩刀圈、滚刀及隧道掘进机


[0001]本技术涉及开挖设备
,特别地,有关于一种破岩刀圈、滚刀及隧道掘进机。

技术介绍

[0002]滚刀是隧道掘进设备中破碎岩石的刀具,直接影响隧道掘进设备的掘进能力和作业效率,而滚刀包括刀圈和转轴,刀圈直接和岩石接触,并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掘进时,盘形滚刀沿岩石开挖掌子面滚动,同时通过大刀盘均匀地在每个盘形滚刀上对岩面施加压力,形成滚动挤压切削而实现破岩。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有一种用于硬岩地层的镶齿刀圈,通过在刀圈基体上环向均设置若干合金齿,来提高破岩效果;现有技术中还公开有一种T型全圆周硬质合金盘形滚刀刀圈,通过在刀圈基体的外圈包覆硬质合金体,来提高整体耐磨性及抗冲击性能;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公开有一种滚刀刀圈及使用该滚刀刀圈的滚刀和隧道掘进机,通过在环形基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地层接触的接触部,避免滚刀刀圈出现结泥饼现象,进而避免滚刀发生偏磨,提高滚刀的使用寿命,减少换刀频率;又如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边缘滚刀刀圈及含其的边缘滚刀、运用其的破岩方法,通过偏转刀圈结构来掘进小转弯隧道,延长换刀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岩刀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圈本体以及多个脉冲刀齿,多个所述脉冲刀齿沿所述刀圈的周向间隔排布在所述刀圈本体上;所述脉冲刀齿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刀圈本体上,所述壳体具有一内腔;弹射结构,安装在所述内腔中;冲击结构,可移动地伸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冲击结构具有挤压破岩状态和冲击破岩状态;其中,所述挤压破岩状态下,所述冲击结构与所述弹射结构抵接,并对岩石进行挤压;所述冲击破岩状态下,所述冲击结构利用所述弹射结构提供的弹射力对所述岩石进行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刀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刀齿还包括激发结构,所述激发结构安装在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冲击结构与所述弹射结构之间,所述挤压破岩状态下,所述冲击结构通过所述激发结构与所述弹射结构抵接;所述冲击破岩状态下,所述激发结构将所述弹射结构提供的所述弹射力传递至所述冲击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岩刀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弹射腔和激发腔,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有一激发通道,所述弹射腔通过所述激发通道与所述激发腔相连通,所述弹射结构安装在所述弹射腔内,所述激发结构安装在所述激发腔内且一端从所述激发通道伸入所述弹射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岩刀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结构包括弹射块和脉动弹性结构,所述弹射块在所述弹射力的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弹射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脉动弹性结构与所述弹射腔的内壁面相连接,所述弹射块的第二端设有受压部和弹射槽;其中,所述挤压破岩状态下,所述激发结构与所述受压部抵接,并通过所述弹射块压缩所述脉动弹性结构;所述冲击破岩状态下,所述激发结构脱离所述受压部并与所述弹射槽相对应而使所述脉动弹性结构释放,所述脉动弹性结构释放产生的弹性回复力构成所述弹射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破岩刀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块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限位结构朝向所述弹射腔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呈渐缩状延伸至所述弹射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导向面呈渐缩状延伸至所述激发通道;所述第一导向面能与所述第二导向面配合而引导所述弹射槽与所述激发通道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破岩刀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结构包括导向部和杆部,所述杆部从所述激发通道伸入所述激发腔中,所述导向部被限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晓伟钱豪王一新姜礼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