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防撞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82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涉及桥梁防撞技术领域,其包括: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单元、加强单元、副连接杆;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预埋件,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且位于连接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预埋架,所述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分力部,所述支撑座的下部设置有大加强部,所述大加强部的内侧设置有小加强部。通过设置的支撑单元,可以对中部位置的冲击力进行分散,提高中部的防撞能力;通过设置的加强单元,可以避免孩童从缝隙处掉落,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而且整体结构合理、美观。美观。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防撞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防撞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防撞护栏。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护栏,设置于桥梁上的护栏,一种纵向吸能结构,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0003]现有的技术中,桥梁防撞护栏一般包括支撑部分和连接部分,其中支撑部分一般固定安装在桥上,连接部分将多个支撑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防护。
[0004]如申请号为“201920053289.1”的中国专利,其名称为“桥梁防撞护栏”。该桥梁防撞护栏包括预埋件、底座、立柱和横梁,底座与所述预埋件连接在一起,立柱位于所述底座上,立柱为多个,立柱为S型结构,横梁包括水平横梁,水平横梁连接多个立柱,横梁还包括所述立柱的中部水平凸出于立柱设置多个凸部横梁,多个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凸部横梁之间相互连接。该技术具有防撞效果好及提高驾驶安全性的效果。
[0005]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0006]1、防撞的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车辆具有一定高度,因此,撞击的位置一般位于中部位置,无法将中部的冲击力进行分散;
[0007]2、横梁与横梁之间缺少防护,由于横梁自身形状的原因,横梁的数量必须合理,从而避免孩童从横梁缝隙处掉落,安全性有待提高。
[0008]基于上述应用场景,产生本专利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防撞护栏,通过设置的支撑单元,可以对中部位置的冲击力进行分散,提高中部的防撞能力;通过设置的加强单元,可以避免孩童从缝隙处掉落,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而且整体结构合理、美观。
[0010]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桥梁防撞护栏,包括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单元、加强单元、副连接杆;
[0011]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预埋件,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且位于连接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预埋架,所述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分力部,所述支撑座的下部设置有大加强部,所述大加强部的内侧设置有小加强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副圆孔,所述支撑座的上部设置有主圆孔;
[0012]所述加强单元包括防护体,所述防护体上设置有配合孔,所述防护体的两侧面且位于配合孔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套。通过设置的支撑单元,可以对中部位置的冲击力进行分散,提高中部的防撞能力;通过设置的加强单元,可以避免孩童从缝隙处掉落,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而且整体结构合理、美观。
[0013]根据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所述分力部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分力部之间
的夹角为120
°
。用于分散冲击力,提高防撞能力。
[0014]根据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所述副圆孔的数量有四个,所述副连接杆与副圆孔相互配合。
[0015]提供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所述大加强部、小加强部的形状均为圆弧状。
[0016]根据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所述连接柱的数量有四个,且为轴对称设置。提高安装的牢固性。
[0017]根据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所述预埋架的形状为C形。
[0018]根据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所述副连接杆从限位套、配合孔穿过。
[0019]根据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所述主连接杆与主圆孔相互配合。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桥梁防撞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桥梁防撞护栏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桥梁防撞护栏的加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桥梁防撞护栏的侧视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支撑单元;2、副连接杆;3、加强单元;4、主连接杆;101、支撑座;102、分力部;103、副圆孔;104、大加强部;105、小加强部;106、连接柱;107、预埋件;108、预埋架;109、主圆孔;301、防护体;302、限位套;303、配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9]参照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桥梁防撞护栏,其包括主连接杆4,主连接杆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单元1、加强单元3、副连接杆2,副连接杆2从限位套302、配合孔303穿过,主连接杆4与主圆孔109相互配合;
[0030]支撑单元1包括支撑座101,支撑座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06,连接柱106的数量有四个,且为轴对称设置,连接柱10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预埋件107,支撑座101的下表面且位于连接柱10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预埋架108,预埋架108的形状为C形,提高安装的牢固性,支撑座101的中部设置有分力部102,分力部10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分力部102之间的夹角为120
°
,用于分散冲击力,提高防撞能力,支撑座101的下部设置有大加强部104,大加强部104的内侧设置有小加强部105,大加强部104、小加强部105的形状均为圆弧状,支撑座101上设置有副圆孔103,副圆孔103的数量有四个,副连接杆2与副圆孔103相互配合,支撑座101的上部设置有主圆孔109;
[0031]加强单元3包括防护体301,防护体301上设置有配合孔303,防护体301的两侧面且位于配合孔303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套302。通过设置的支撑单元1,可以对中部位置的冲击力进行分散,提高中部的防撞能力;通过设置的加强单元3,可以避免孩童从缝隙处掉落,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而且整体结构合理、美观。
[0032]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混凝土预埋的方式,将预埋架108、预埋件107、连接柱106固定起来,将支撑座101部分暴露在地面上;
[0033]当防护栏的中部遇到冲击时,在分力部102的作用下,将冲击力分散至支撑座101的不同部位,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防撞能力;
[0034]参考图1,防护体301可以将缝隙堵住,并且保证了非支撑单元1部分的抗冲击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孩童从缝隙处掉落,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整体结构合理、美观。
[003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防撞护栏,包括主连接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杆(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单元(1)、加强单元(3)、副连接杆(2);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支撑座(101),所述支撑座(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06),所述连接柱(10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预埋件(107),所述支撑座(101)的下表面且位于连接柱(10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预埋架(108),所述支撑座(101)的中部设置有分力部(102),所述支撑座(101)的下部设置有大加强部(104),所述大加强部(104)的内侧设置有小加强部(105),所述支撑座(101)上设置有副圆孔(103),所述支撑座(101)的上部设置有主圆孔(109);所述加强单元(3)包括防护体(301),所述防护体(301)上设置有配合孔(303),所述防护体(301)的两侧面且位于配合孔(303)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套(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俊喜郝培林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市市政建设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