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06682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半导体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图像识别领域。所述器件由衬底、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和金属电极组成。所述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上表面镀有金属电极。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的高度各向异性以及层与层之间的低抗滑移强度使得层间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或者更容易发生离子迁移,因此在外部电压的调控下可以改变材料内部电学特性,调整材料内部电势的分布和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半导体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图像识别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范德华层状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以石墨烯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石墨和多壁碳纳米管就是典型的范德华层状材料。这种材料的显著特征是层与层之间由于范德华力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很弱、层内原子间由于化学键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很强,导致其具有高度各向异性、层与层之间抗滑移强度很低等特性,因此层与层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或者离子迁移。其中,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是指相邻层间不再受晶格互相匹配的限制,而是以其他角度分布的范德华层状材料。这种材料与普通范德华层状材料相比,具有层间相互作用更弱、层内相互作用更强的特性,因此层间也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或者离子迁移。
[0003]光伏效应是指在光照或其他电磁辐射的照射下,不均匀半导体或者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部位之间产生电流与电压的现象。在此前的研究中,有一类能产生光伏效应的器件是以范德华层状材料作为沟道材料制备的器件,这种器件虽然能够产生可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由衬底、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和金属电极组成,所述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上表面两端镀有金属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采用自然生长或者机械剥离后堆叠的方法获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为多壁二硫化钨纳米管材料或二硫化钼层状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为多壁二硫化钨纳米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Si/SiO2衬底;所述金属电极由位于底层的厚度为20nm的Cr和位于上层的厚度为120nm的Au构成;或所述金属电极由位于底层的厚度为20nm的Ti和位于上层的厚度为120nm的Au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采用自然生长或者机械剥离后堆叠的方法获得;所述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为多壁二硫化钨纳米管材料;所述衬底为Si/SiO2衬底;所述金属电极由位于底层的厚度为20nm的Cr和位于上层的厚度为120nm的Au构成;或所述金属电极由位于底层的厚度为20nm的Ti和位于上层的厚度为120nm的Au构成。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附着在衬底上,采用光刻的方法在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上表面两端位置处曝光出金属电极的形状;(2)采用镀膜的方法在曝光出金属电极形状的位置镀上金属电极,得到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效应的器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响应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学显微镜选取观察区域内单个独立分布的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采用光刻的方法在已选取的非公度范德华层状材料上表面两端位置处曝光出金属电极的形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能产生可调节光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耀徐舒婷孙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