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0640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9
本申请涉及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其包含基材和涂敷在所述基材上的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包含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和聚合物树脂,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是表面改性红色荧光粉和表面改性绿色荧光粉,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和聚合物树脂的质量比为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与显示
,涉及一种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显示器件中的高强度蓝光不仅会造成人视网膜损伤,损害视力健康;还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睡眠,造成生物钟紊乱。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电子显示器件所辐射的蓝光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对于现阶段市场上的防蓝光膜产品,防蓝光机理是利用多层层积技术,通过反射方式阻隔15~25%的高能蓝光,从而对观看者的眼睛有一定的光学防护作用。然而从光源能量利用效率考虑,该种机理仅仅是将蓝光阻隔,是对背光源能量的一种浪费。
[0003]LCD显示设备依靠背光源发光,发出的白光是采用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方式得到的白光由于缺乏绿光和红光成分导致色域覆盖率较低,显示色彩的还原度不高。目前报道的吸收蓝光发射红光薄膜虽能有效降低蓝光,增加长波长红光的强度,但无法提高绿光的强度,且对显示器件亮度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的LCD背光模组发光技术中存在蓝光过高、红光和绿光偏弱、显示画面偏冷白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其将吸收的蓝光同时转换为红光和绿光,更全面的改善显示器件的白场色坐标,提升显示屏亮度,将显示屏原有的冷白光转变为舒适的暖白光,显示画面更加靓丽鲜艳,色彩还原度更高,实现舒适显示。此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是由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与聚合物树脂复合的功能薄膜,可以将其置于显示器背光模组中,实现健康舒适显示。
[0005]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其包含基材和涂敷在所述基材上的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包含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和聚合物树脂,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是表面改性红色荧光粉和表面改性绿色荧光粉。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和聚合物树脂的质量比为0.1

5:1,例如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6:3.6,4:4.6,2.5:3.6或1.5:3.6。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背光模组反射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酯镀铝膜。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是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N



氨乙基)

α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甲氧乙氧基)硅烷,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色荧光粉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氟硅酸盐红色荧光粉、氮氧化物红色荧光粉、钼酸盐红色荧光粉,和硫氧化物红色荧光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绿色荧光粉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氯硅酸盐绿色荧光粉、氮氧化物绿色荧光粉、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和钙钛矿绿色荧光粉。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改性红色荧光粉和表面改性绿色荧光粉的质量比为5:1

1:1,例如4:1,3:1,2:1。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树脂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乙烯醇树脂。
[0012]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S1.荧光粉的改性;S2.改性荧光粉与树脂混合;和S3.涂覆成膜。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的方法包括:
[0014]S1.用硅烷偶联剂对无机荧光粉进行改性,得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
[0015]S2.将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与聚合物树脂共混形成的混合浆料;和
[0016]S3.将所述混合浆料涂覆在基材上,得到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
[0017]S1步骤
[0018]所述无机荧光粉包括绿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色荧光粉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氟硅酸盐红色荧光粉、氮氧化物红色荧光粉、钼酸盐红色荧光粉,和硫氧化物红色荧光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绿色荧光粉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氯硅酸盐绿色荧光粉、氮氧化物绿色荧光粉、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和钙钛矿绿色荧光粉。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N



氨乙基)

α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甲氧乙氧基)硅烷,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S1步骤包括:将硅烷偶联剂加入无机荧光粉和分散介质的混合物中,在50℃

150℃下搅拌,以得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介质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甲苯、苯、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和丙酮。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荧光粉与所述分散介质的重量比为1:10

100。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荧光粉与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00:1

10。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包括:将硅烷偶联剂加入无机荧光粉和分散介质的混合物中,在50℃

150℃下搅拌,真空抽滤并用分散介质洗涤,在80

130℃下干燥2

12小时,以得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
[0025]S2步骤
[0026]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包括表面改性红色荧光粉和表面改性绿色荧光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改性红色荧光粉和表面改性绿色荧光粉的质量比为5:1

1:1,例如4:1,3:1,2:1。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树脂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丙烯酸树脂、聚
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其包含基材和涂敷在所述基材上的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包含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和聚合物树脂,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是表面改性红色荧光粉和表面改性绿色荧光粉,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和聚合物树脂的质量比为0.1

5:1,所述基材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背光模组反射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酯镀铝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其中所述表面改性无机荧光粉是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N



氨乙基)

α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甲氧乙氧基)硅烷,和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蓝光发红光和绿光的薄膜,其中所述红色荧光粉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杰施克炜谷至华扈继超韩晓麟
申请(专利权)人: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