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628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以橄榄醇和香叶醇为原料,以三氟甲磺酸酯为催化剂,在溶剂中进行催化反应后得到大麻萜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最终获得大麻萜酚的收率较现有方法有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


[0003]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4]大麻萜酚(CBG)是一种无精神活性和非成瘾性的大麻素类化合物并且具有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缓解疼痛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0005]CBG可以从工业大麻中提取获得。但是由于一般的工业大麻品种中,CBG 的含量很低,造成提取存在较大难度。再者,由于工业大麻中多种大麻素类化合物的性质非常接近,因此提取的CBG中会难以避免地存在少量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等,这对高纯度CBG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0006]CBG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使用橄榄醇和香叶醇两种原料,在路易斯酸或质子酸的催化下生成CBG,技术路线如下所示:
[0007][0008]如Baek等(Tetrahedron Lett.1985,26,1083)报道,将三氟化硼

乙醚吸附在硅胶上做催化剂,可将香叶醇和橄榄醇两种原料转化为大麻萜酚,收率是 29%。
[0009]近年来,也有一些专利文献(如WO2014134281A1,WO2017181118A1, WO2017216362A1)中使用对甲苯磺酸进行催化,大麻萜酚的收率有所提高,但仍然只能达到40%左右,且产生较多难以分离的杂质。
[0010]由此可见,现有CBG获取技术仍存在收率不高、产物难以分离的缺点,急需开发新的技术解决上述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CBG制备方法收率低、产物难以分离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3]一种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以橄榄醇和香叶醇为原料,以三氟甲磺酸酯为催化剂,在三氟甲磺酸酯的催化下进行反应,制备得到大麻萜酚。
[0014]具体为:将橄榄醇和香叶醇溶解在溶剂中,再加入三氟甲磺酸酯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液经洗涤、浓缩后,可得大麻萜酚。
[0015]所述橄榄醇即3,5

二羟基戊苯,所述香叶醇即3,7

二甲基

2,6

辛二烯
‑1‑
醇。
[0016]进一步地,加入三氟甲磺酸酯时温度控制在

30~0℃,优选控制在
ꢀ‑
25~

10℃。
[0017]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反应的温度为

40~60℃,反应时间为0.1~72小时;优选地,所述催化反应的温度为

20~30℃,反应时间为1~15小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反应的
温度为20~25℃,反应时间为10~15小时。
[0018]进一步地,所述橄榄醇与香叶醇的摩尔比为1:0.5~10,所述三氟甲磺酸酯与橄榄醇的摩尔比为0.001~2:1。
[0019]优选地,所述橄榄醇与香叶醇的摩尔比为1:1~2,所述三氟甲磺酸酯与橄榄醇摩尔比为0.1~0.2:1。
[0020]进一步地,所述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丙酮、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氯苯、硝基苯、乙腈、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三氟甲磺酸酯具有如下结构特征:CF3SO3R,其中R为 C1~C20的烃基或者

SiR1R2R3,所述R1、R2、R3各自独立地表示C1~C10的烃基,,所述C1~C20的烃基中的一个或多个

CH2‑
可被

O

替代;优选地,所述R 为

CH3或

Si(CH3)3。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氟甲磺酸酯选自三氟甲磺酸甲酯、三氟甲磺酸乙酯、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醇酯或叔丁基二甲硅基三氟甲磺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进一步地,反应结束后,依次以饱和碳酸氢钠、盐酸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反应液,有机层减压浓缩后柱层析,得到大麻萜酚产品。
[0024]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使用三氟甲磺酸酯为催化剂,生成大麻萜酚的收率最低在50%以上,例如以三氟甲磺酸甲酯为催化剂时,生成大麻萜酚的收率高达65%,大大提高了制备效率,且产物仅需要简单的分离即可获得,有效解决了现有CBG制备方法收率低、产物难以分离的问题,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绝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相关试剂均可以从市场购得。
[0027]实施例1
[0028]将18g(0.1mol)橄榄醇和23g(0.15mol)香叶醇溶解于100mL无水二氯甲烷中,降温至

20℃并向其中加入1.64g(0.01mol)三氟甲磺酸甲酯。在
ꢀ‑
20℃下搅拌2小时,然后使反应液自然升至室温并继续搅拌12小时。停止反应后,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1M盐酸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反应液。有机层减压浓缩后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20.6g,收率为65%。Mp 50~52℃;1H NMR (400MHz,DMSO

d6):δ8.91(s,2H),6.09(s,2H),5.17(s,1H),5.04(s,1H),3.12 (d,J=7.2Hz,2H),2.32(t,J=8.8Hz,2H),1.98(m,2H),1.88(m,2H),1.69(s, 3H),1.60(s,3H),1.52(s,3H),1.47(m,2H),1.26(m,4H),0.85(t,J=6.8Hz, 3H)。
[0029]实施例2
[0030]将18g(0.1mol)橄榄醇和23g(0.15mol)香叶醇溶解于100mL无水二氯甲烷中,降温至

20℃并向其中加入1.78g(0.01mol)三氟甲磺酸乙酯。在
ꢀ‑
20℃下搅拌2小时,然后使反应液自然升至室温并继续搅拌12小时。停止反应后,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1M盐酸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反应液。有机层减压浓缩后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18.36g,收率为58%。
[0031]实施例3
[0032]将18g(0.1mol)橄榄醇和27.77g(0.18mol)香叶醇溶解于100mL甲苯中,降温至

20
℃并向其中加入4.44g(0.02mol)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醇酯。在

20℃下搅拌2小时,然后使反应液自然升至室温并继续搅拌20小时。停止反应后,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1M盐酸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反应液。有机层减压浓缩后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17.41g,收率为55%。
[0033]实施例4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橄榄醇和香叶醇溶解在溶剂中,再加入三氟甲磺酸酯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液经后处理后,可得大麻萜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三氟甲磺酸酯时温度控制在

30~0℃,优选控制在

25~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的温度为

40~60℃,所述催化反应时间为0.1~72小时;优选地,所述催化反应的温度为

20~30℃,所述反应时间为1~15小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反应的温度为20~25℃,反应时间为10~15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醇与香叶醇的摩尔比为1:0.5~10,所述三氟甲磺酸酯与橄榄醇的摩尔比为0.001~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醇与香叶醇的摩尔比为1:1~2,所述三氟甲磺酸酯与橄榄醇的摩尔比为0.1~0.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萜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芳曾金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新世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