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14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6
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包括工作台、三维移动机构、带有模具腔的载具、微针模具,所述三维移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三维移动机构下方设置载具,所述载具的模具腔上设有抽真空口,微针模具嵌合安装在模具腔内,所述微针模具设有多个上端敞口的微针腔体,微针腔体下端开有与模具腔连通的气孔;所述三维移动机构上安装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内腔连通的定量点胶阀、针筒、针头,所述针筒上端口安装定量点胶阀,定量点胶阀上设有供气口、供液口,所述针头通过针套安装在针筒下端口,所述针头下端出口与微针腔体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微针的制作流程,便于操作和使用,提高了微针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率和质量。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微针
,涉及可溶性微针制备装置的结构改进,具体为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针的无痛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其作用原理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达到皮下组织对药物的有效吸收,具有无痛、安全、易操作等优势。以针的结构不同分类,微针可以分为中空微针、可溶性微针、包衣微针、实心微针等。其中,可溶性微针是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为基质,并通过将药物混合入微针母液中制备的微针,如透明质酸、聚乳酸等。可溶性微针刺入皮肤后,在体内溶解从而将药物释放。
[0003]可溶性微针除具有一般微针的优点外,利用本身的可降解特性解决微针在皮肤内断裂难以处理的难题,相对而言,也提高了微针的载药量,扩大了微针的应用范围。因此,可溶性微针有望成为经皮给药系统的理想载体,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
[0004]可溶性微针在制作时,首先,需要将固态微针的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和搭载的药物制成高分子粘液;其次,将该高分子粘液注入微针模具内,通过离心或者抽真空的方法,将高分子粘液填充到微针模具的微针腔体内;再次,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干燥,使微针模具内的高分子粘液固化,最后,将固态成型的微针与微针模具分离,最终形成可溶性微针。在对注入微针模具内的高分子粘液进行离心或者抽真空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次离心或抽真空的操作,才可达到混合粘液充分填充到微针模具的微针腔体内。
[0005]由于微针模具的凹形微针腔体是亚微米级别大小,粘性高的高分子粘液受表面张力影响,无法利用重力自发填充到凹形微针腔体。在高分子粘液不完全填充情况下,会导致微针的针头形态不完整。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对微针模具施加离心力或者抽真空处理等操作,使高分子粘液填充到微针腔体中。而且通常需要数次重复上述过程,才可以实现在微针腔体内完全填充。受上述方法及措施的影响,现有可溶性微针存在每批次质量不稳定性的缺陷,生产效率较低,也限制了产业化的大规模应用。
[0006]另外,在制作可溶性微针时,因模具及工艺限制,易造成高分子粘液的大量浪费,且几乎不可回收再利用,或者虽然可回收但工艺繁琐、成本较高,由此,导致高分子粘液中装载的昂贵药物成分被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可溶性微针制作过程复杂、质量不易控制和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包括工作台、三维移动机构、带有模具腔的载具、微针模具,所述三维移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三维移动机构下方设置载具,所述载具的模具腔上设有抽真空口,微针模具嵌合安装在模具腔内,所述微针模具设有多个上端敞口的微
针腔体,微针腔体下端开有与模具腔连通的气孔;所述三维移动机构上安装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内腔连通的定量点胶阀、针筒、针头,所述针筒上端口安装定量点胶阀,定量点胶阀上设有供气口、供液口,所述针头通过针套安装在针筒下端口,所述针头下端出口与微针腔体配合。
[001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所述三维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在工作台上的X轴导轨,X轴导轨上设置X轴滑块,X轴滑块上安装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顶部安装Y轴导轨,Y轴导轨上安装Y轴滑块,Y轴滑块上固定安装Z轴导轨,Z轴导轨安装Z轴滑块,Z轴滑块上安装所述点胶机构;所述X 轴滑块、Y轴滑块、Z轴滑块分别由步进电机或气缸驱动。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所述针筒上设有竖向的刻度窗;所述点胶阀下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与针筒连接,针筒与定量点胶阀之间设有密封垫。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所述Z轴滑块上开有液体材料供给口及气动接口,液体材料供给口与所述定量点胶阀的供液口连通,气动接口与所述定量点胶阀的供气口连通,液体材料供给口、气动接口分别通过软管连接给液装置、气动泵。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所述抽真空口通过软管连接真空泵。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所述针头向微针腔体内喷射的高分子粘液压力为0.1MPa~6MPa。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所述针头向微针腔体内喷射的高分子粘液粘度为1Pa
·
S~1000Pa
·
S。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所述微针腔体呈倒置的圆锥形或棱锥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本技术简化了可溶性微针的制作流程,便于操作和使用,可以较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材料利用率高,可降低可溶性微针制作成本。
[0020]本技术的点胶机构工作过程类似于定量点胶阀,并可以配套安装多种传感器,实现精准控制高分子粘液喷出范围和路径,保证微针腔体填充的效率。同时,模具腔与微针模具的下部气孔区域可以通过抽真空形成负压,使微针腔体内的空气能及时排出,使高分子粘液能均匀、完整的填充于微针腔体内,避免尖部淤积气体而产生针形缺陷,能保证制作出的微针针头形态质量高。
[0021]此外,由于可以对高分子粘液进行精准点胶涂布,从材料的使用上也节约了用量,避免了高分子粘液的浪费,可以较好的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所述微针腔体填充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中所述微针腔体填充完毕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4是图1中所述微针腔体取出微针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5是图1中所述点胶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的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0029]附图标记:1

工作台,2

X轴导轨,3

Y轴导轨,4

载具,5

微针模具, 6

X轴滑块,7

支撑柱,8

Y轴滑块,9

Z轴导轨,10

定量点胶阀,11

供气口, 12

供液口,13

螺母,14

螺栓,15

密封垫,16

针筒,17

刻度窗,18

针套, 19

针头,20

软管,21

点胶机构,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包括工作台、三维移动机构、带有模具腔的载具、微针模具,所述三维移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三维移动机构下方设置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的模具腔上设有抽真空口,微针模具嵌合安装在模具腔内,所述微针模具设有多个上端敞口的微针腔体,微针腔体下端开有与模具腔连通的气孔;所述三维移动机构上安装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内腔连通的定量点胶阀、针筒、针头,所述针筒上端口安装定量点胶阀,定量点胶阀上设有供气口、供液口,所述针头通过针套安装在针筒下端口,所述针头下端出口与微针腔体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在工作台上的X轴导轨,X轴导轨上设置X轴滑块,X轴滑块上安装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顶部安装Y轴导轨,Y轴导轨上安装Y轴滑块,Y轴滑块上固定安装Z轴导轨,Z轴导轨安装Z轴滑块,Z轴滑块上安装所述点胶机构;所述X轴滑块、Y轴滑块、Z轴滑块分别由步进电机或气缸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性微针的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金穗杨周举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新世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