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切开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19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虹膜切开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针尖和中空的针杆,针尖连接在针杆的前端,针杆靠近针尖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开孔;还包括切刀和驱动机构;切刀和驱动机构设置在针杆的内部,切刀的一端与针杆的内侧壁铰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刀由开孔处伸出或者收回。使用时,将针杆于患者侧方角巩膜缘处平行虹膜面方向进针刺入角膜并抵达眼前房,驱动机构驱动切刀旋转,切刀从针杆的开孔处伸出,并逐渐向虹膜面刺入,待刺穿虹膜后,完成虹膜切开,眼压回落。无需激光、无需手术室,即可迅速有效的完成眼前房穿刺下的虹膜切开的操作,解除瞳孔阻滞,控制眼压,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及痛苦,为后期的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为后期的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为后期的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膜切开刀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虹膜切开刀。

技术介绍

[000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突然大范围关闭引起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眼球及头部剧烈疼痛等相应症状和眼部组织病理改变的一类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对视功能造成不可逆性损害,严重甚至导致失明。
[0003]目前,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原理是通过沟通眼前后房缓解瞳孔阻滞,适用于发病机制为瞳孔阻滞的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由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的清晰程度要求较高,急性发作期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因眼压急剧升高引起角膜明显水肿,激光束难以聚焦于射击部位,常导致激光治疗失败。此外,患者角膜本身有瘢痕、混浊的也是导致激光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膜切开刀,以解决现有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的清晰程度要求较高,急性发作期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因眼压急剧升高引起角膜明显水肿,激光束难以聚焦于射击部位,常导致激光治疗失败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虹膜切开刀,包括针尖和中空的针杆,所述针尖连接在所述针杆的前端,所述针杆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开孔;
[0006]所述虹膜切开刀还包括切刀和驱动机构;所述切刀和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针杆的内部,所述切刀的一端与所述针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切刀由所述开孔处伸出或者收回至所述针杆内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切刀包括相互连接的刀体和连接部;
>[0008]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针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切刀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
[0009]进一步的,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刀由所述开孔处伸出,且绕所述转轴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切刀与所述针杆垂直。
[0010]进一步的,所述虹膜切开刀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用于带动所述切刀收回至所述针杆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气囊、连接管道和第二弹性气囊;
[0012]所述第一弹性气囊设置在所述针杆内,且所述第一弹性气囊与所述切刀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气囊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弹性气囊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针杆背向所述开孔的一侧设有第一标记线、第二标记线和连接线;
[0014]所述第一标记线与所述开孔靠近所述针尖的一侧对齐,所述第二标记线与所述开孔远离所述针尖的一侧对齐,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标记线和所述第二标记线的中心。
[0015]进一步的,所述针杆远离所述针尖的一端的周向设置有握持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开孔为矩形。
[0017]进一步的,所述针杆的长度为13~38mm,所述针杆的外径为0.45~0.7mm;
[0018]和/或,所述针尖的长度1.9~3.8mm。
[0019]进一步的,所述切刀的长度为2~5mm。
[0020]本技术提供的虹膜切开刀,包括针尖和中空的针杆,所述针尖连接在所述针杆的前端,所述针杆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开孔;所述虹膜切开刀还包括切刀和驱动机构;所述切刀和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针杆的内部,所述切刀的一端与所述针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切刀由所述开孔处伸出或者收回至所述针杆内部。
[0021]实际使用时,经眼表麻醉后的患者头部固定于裂隙灯前,将针杆于患者侧方(一般选择3:00或9:00方向)角巩膜缘处平行虹膜面方向进针刺入角膜并抵达眼前房,驱动机构驱动切刀旋转,切刀从针杆的开孔处伸出,并逐渐向虹膜面刺入(切割),待刺穿(全层切开)虹膜后,房水由眼后房涌入眼前房,完成虹膜切开,此时眼前房加深,眼压回落。然后驱动机构驱动切刀反向转动并退回至针杆内部,最后拔出针杆(角膜切口可自行闭合),完成全部操作。本申请提供的虹膜切开刀,无需激光、无需手术室,即可迅速有效的完成眼前房穿刺下的虹膜切开的操作,解除瞳孔阻滞,控制眼压,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及痛苦,为后期的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虹膜切开刀的俯视图;
[0024]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虹膜切开刀的剖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虹膜切开刀的第二弹性气囊挤压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虹膜切开刀的仰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虹膜切开刀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虹膜切开刀的实施示意图。
[0030]图标:100

针尖;200

针杆;201

开孔;210

第一标记线;220

第二标记线;230

连接线;300

切刀;310

刀体;320

连接部;330

转轴;410

第一弹性气囊;420

连接管道;430

第二弹性气囊;500

握持部;600

虹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虹膜切开刀,包括针尖100和中空的针杆200,针尖100连接在针杆200的前端,针杆200靠近针尖100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开孔201。
[0033]虹膜切开刀还包括切刀300和驱动机构;切刀300和驱动机构设置在针杆200的内部,切刀300的一端与针杆200的内侧壁铰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刀300由开孔201处伸出或者收回至针杆200的内部。
[0034]本实施例提供的虹膜切开刀,实际使用时,经眼表麻醉后的患者头部固定于裂隙灯前,将针杆200于患者侧方(一般选择3:00或9:00方向)角巩膜缘处平行虹膜面方向进针刺入角膜并抵达眼前房,驱动机构驱动切刀300旋转,切刀300从针杆200的开孔201处伸出,并逐渐向虹膜面刺入(切割),待刺穿(全层切开)虹膜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膜切开刀,包括针尖和中空的针杆,所述针尖连接在所述针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开孔;所述虹膜切开刀还包括切刀和驱动机构;所述切刀和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针杆的内部,所述切刀的一端与所述针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切刀由所述开孔处伸出或者收回至所述针杆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包括相互连接的刀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针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切刀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刀由所述开孔处伸出,且绕所述转轴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切刀与所述针杆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切开刀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用于带动所述切刀收回至所述针杆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仁隆谭仁静唐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