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15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框架和钢支撑,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相连的混凝土框架柱和混凝土预制梁,所述混凝土预制梁通过一节点连接件与所述钢支撑相连,所述节点连接件贴合于混凝土框架柱布置;所述节点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底板和连接件腹板,所述连接件底板上设置有连接件锚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梁与钢支撑分别通过节点连接板与框架柱独立相连,连接方法简单易控,易于保证施工质量。预制梁通过螺栓与框架柱连接,当预制梁发生损坏时,可独立维修更换。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具有施工简洁高效、质量易控、震后易修复的特点。震后易修复的特点。震后易修复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预制构件简单,施工安装高效,质量易于控制,在装配式建筑中是主要的结构体系。但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较差,结构冗余度低,高度不宜过高。为了提高提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可将钢支撑引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形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钢支撑结构体系,以增大结构的侧向刚度,提升抗震性能。
[0003]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钢支撑结构体系中,混凝土框架梁、框架柱与钢支撑连接节点的可靠性是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中国技术专利(CN 211007084 U)(如图 7所示)提出了一种钢支撑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的做法:在预制柱和叠合梁内分别预埋节点连接件,并通过连接钢板与钢支撑螺栓连接固定,其中框架梁与框架柱通过设置在预制梁顶部及两端的后浇带连接。
[0004]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在预制梁顶部以及与预制柱连接的端部均设置了后浇带,为确保预制部分与后浇部分的可靠连接,预制梁中需预留并外伸大量钢筋,一方面制作与运输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在安装时后浇叠合梁钢筋与外伸钢筋、预制梁与预制柱柱节点部位预留钢筋均易发生干涉,施工难度较大。(2)预制梁、预制柱均通过预埋螺杆同时与钢支撑的连接钢板连接,预埋螺杆的定位相互约束,增加了生产及安装精度要求。(3)预制梁、柱通过后浇带连接成整体,若在地震下发生损坏,难以独立维修更换。因此,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时仍存在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框架和钢支撑,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相连的混凝土框架柱和混凝土预制梁,所述混凝土预制梁通过一节点连接件与所述钢支撑相连,所述节点连接件贴合于混凝土框架柱布置;所述节点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底板和连接件腹板,所述连接件底板上设置有连接件锚固筋。
[000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所述连接件腹板上设置有连接件加劲肋。
[000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所述混凝土框架柱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制上柱、框架柱后浇带和预制下柱。
[0010]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所述预制上柱的柱底设置有第一外伸纵筋,预制下柱的柱顶设置有第二外伸纵筋,第一外伸纵筋和第二外伸纵筋相互
对齐并通过可调节连接套筒连接。
[001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所述预制上柱底面与预制下柱顶面应做粗糙处理。
[001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所述混凝土预制梁包括相互连接的预制梁主体与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包括相连的预埋件底板和预埋件腹板,所述预埋件底板处设置有预埋件锚固筋;所述预埋件锚固筋垂直焊接于预埋件底板并预埋入预制梁主体中。
[0013]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所述预埋件腹板垂直焊接于预埋件底板,所述预埋件腹板开设有预埋件螺栓孔;并通过可拆式高强螺栓与节电连接件相连。
[001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所述钢支撑包括相连的钢支撑主体、钢支撑连接端板和钢支撑连接耳板。
[0015]所述连接件锚固筋和预埋件锚固筋具有粗糙表面或经粗糙处理以加强与混凝土的粘结。
[0016]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预制梁与钢支撑分别通过节点连接板与框架柱独立相连,连接方法简单易控,易于保证施工质量。预制梁通过螺栓与框架柱连接,当预制梁发生损坏时,可独立维修更换。总体而言,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具有施工简洁高效、质量易控、震后易修复的特点。
[0018]本技术仅在上下预制柱之间设置后浇带,避免了大量的外伸预留钢筋,可有效防止节点区域安装过程中发生钢筋干涉,提高施工便捷性。
[0019]本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梁、钢支撑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从而简化梁柱节点,降低装配式节点的施工难度,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加快整体的项目进度;将预制混凝土梁连接埋件全部埋入混凝土并安装至侧面,降低了预制混凝土梁生产难度,解决了现场安放预制混凝土梁顶部纵向钢筋与连接埋件干涉的问题;预制混凝土梁、钢支撑采用可拆卸式连接,发生地震损坏后,均可进行替换修复,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通过上述技术方法,优化了钢支撑与预制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使得钢支撑能够更广泛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从而提升结构的抗侧刚度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 是钢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预埋件正视图。
[0023]图4 是预埋件俯视图。
[0024]图5 是节点连接件正视图。
[0025]图6 是节点连接件俯视图。
[0026]图7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0027]图中:1、钢支撑;2、混凝土框架柱;3、混凝土预制梁;4、节点连接件;5、可拆式销轴;6、可拆式高强螺栓;11、支撑主体;12、钢支撑连接端板;13、钢支撑连接耳板;131、钢支
撑销轴孔;21、预制上柱;22、预制下柱;23、框架柱后浇带;24、可调节连接套筒;211、第一外伸纵筋;221、第二外伸纵筋;31、预埋件;32、预制梁主体;311、预埋件底板;312、预埋件腹板;313、预埋件锚固筋;314、预埋件螺栓孔;41、连接件底板;42、连接件腹板;43、连接件加劲肋;44、连接件锚固筋;421、连接件销轴孔;422、连接件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如图1

6所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包括钢支撑1、混凝土框架柱2、混凝土预制梁3及节点连接件4。
[0030]混凝土框架柱2包括预制上柱21、预制下柱22和框架柱后浇带23。预制上柱21的柱底设置有第一外伸纵筋211,预制下柱22的柱顶设置有第二纵筋221,预制上柱的第一外伸纵筋211与预制下柱的第二外伸纵筋221留有螺纹段,两者相互对齐并通过可调节连接套筒24连接,通过调整可调节连接套筒24使得预制上柱21与预制下柱22保持竖直;预制上柱21、预制下柱22之间设置框架柱后浇带23,框架柱后浇带内浇筑现浇混凝土,预制上柱21底面与预制下柱22顶面进行粗糙处理以加强与框架柱后浇带23中现浇混凝土的粘结。
[0031]节点连接件4包括连接件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框架和钢支撑,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相连的混凝土框架柱和混凝土预制梁,所述混凝土预制梁通过一节点连接件与所述钢支撑相连,所述节点连接件贴合于混凝土框架柱布置;所述节点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底板和连接件腹板,所述连接件底板上设置有连接件锚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腹板上设置有连接件加劲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框架柱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制上柱、框架柱后浇带和预制下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是,所述预制上柱的柱底设置有第一外伸纵筋,预制下柱的柱顶设置有第二外伸纵筋,第一外伸纵筋和第二外伸纵筋相互对齐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丽华杨律磊贺志成杨栋孙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