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12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所述省煤器包括:架体和水平固定在所述架体上的径向热管。所述径向热管包括内管、外管和换热工质。所述外管套接在内管上,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外管的两端,且外管的端部与内管外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换热工质位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容纳腔的底部。沿着所述架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组所述径向热管,且上一层的径向热管的出口与下一层的径向热管的进口连接,该下一层的径向热管出口与再下一层径向热管的进口连接,如此往复使各径向热管连通形成蛇管状结构。所述低温省煤器利用径向热管换热器作为低温省煤器的核心换热部件,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有效将烟气和冷却水分隔开来,达到了防磨防泄漏的效果。防磨防泄漏的效果。防磨防泄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

技术介绍

[0002]燃煤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在燃煤机组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需要对这些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随着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全面实施,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以低低温电除尘器为核心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作为我国燃煤烟气超低排放典型技术路线之一,可以经济高效地实现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烟气余热利用及提高除尘效率,因而被广泛应用。而低温省煤器是低低温电除尘系统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在国内的煤电机组里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这种产品还有不少缺陷:由于低低温省煤器必须运行在除尘器的入口端,因而难以避免较高浓度的烟尘环境,但在含硫含尘气体的冲刷磨损、低温腐蚀、交变应力、水冲击等作用下,所述低低温省煤器中的换热管逐渐减薄,最终出现冷却水的泄露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的低低温省煤器中的换热管逐渐减薄,最终出现冷却水的泄露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其利用径向热管换热器作为低温省煤器的核心换热部件,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有效将烟气和冷却水分隔开来,达到了防磨防泄漏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4]一种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包括:架体和水平固定在所述架体上的径向热管。所述径向热管包括:内管、外管和换热工质。其中:所述外管套接在内管上,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外管的两端,且外管的端部与内管外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换热工质位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容纳腔的底部。
[0005]进一步地,沿着所述架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组所述径向热管,以增加对烟气的降温效果。
[0006]进一步地,若干组所述径向热管中,上一层的径向热管的出口与下一层的径向热管的进口连接,该下一层的径向热管的出口与再下一层径向热管的进口连接,如此往复使各径向热管连通形成蛇管状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具有翅片,以增大与通过的烟气之间的换热面积,增加换热效率。
[0008]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为沿着外管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所述翅片竖向设置,从而更不容易积灰。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壁顶面和下表面上均固定有所述翅片,以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容纳腔为真空状态。可选地,所述真空度为1.2
×
10
‑3~1.5
×
10
‑4Pa。
[0011]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工质的高度低于所述内管的底面,即内管的底面与所述换热工质的液面不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采用径向热管换热器作为低温省煤器的核心换热部件,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有效将烟气和冷却水分隔开来,达到了防磨防泄漏的效果。因为:一方面,由于所述径向热管利用的是传热学中相变传热的吸收和释放两个过程,够进行高效率的传递热能。另一方面,由于烟气和内管中冷却水之前还隔着所述外管,当外管受到冲刷而破裂泄露时,仅仅是外管内的换热工质泄漏到烟气中,由于量很小,所以很快就挥发掉了,不会对烟道造成过多影响。而所述内管由于外管的保护不易受到烟气冲刷,从而达到了防磨防泄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下列实施例中重力式热管低温省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下列实施例中径向热管的内部示意图。
[0015]图3为下列实施例中径向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代表:1

架体、2

径向热管、201

内管、202

外管、203

换热工质、204

容纳腔、205

进水管、206

出水管、3

翅片、4

连通管、5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应该指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8]参考图1,示例一种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其主要包括:架体1和水平固定在所述架体1上的径向热管2。参考图2和图3,所述径向热管2包括:内管201、外管202和换热工质203。其中:所述外管202套接在内管201上,且所述内管201的两端分别穿过外管202的两端面,且该外管202的端面与所述内管201外壁之间密封连接。例如,当所述内管201、外管202均为不锈钢钢管时,所述外管202的端面与所述内管201外壁之间通过焊接实现密封连接。所述换热工质203位于内管201和外管202之间的容纳腔204的底部,一般地,所述换热工质203为水等容易蒸发且热容比较大的液态介质。所述换热工质203的高度低于所述内管201的底面,即内管201的底面与所述换热工质203的液面不接触。所述内管201的一端与进水管205连接,内管201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06连接,以便不断输入冷水,排出热水。
[0019]工作时,高温烟气横掠冲刷所述径向热管2换热后成为低温烟气,所述外管202底部的液态换热工质203被高温烟气加热汽化后带着大量的热能上升至外管202内腔的上部,在此过程中经过与达到内管201中冷却水之间的换热,被气化的换热工质203温度降低再次凝结,冷凝后的换热工质20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回流至外管202底部。上述的过程不断重复、循环,使所述径向热管2连续不断地工作,不断地传递热能。一方面,由于所述径向热管2利
用的是传热学中相变传热的吸收和释放两个过程,够进行高效率的传递热能。另一方面,由于烟气和内管201中冷却水之前还隔着所述外管202,当外管202受到冲刷而破裂泄露时,仅仅是外管202内的换热工质203泄漏到烟气中,由于量很小,所以很快就挥发掉了,不会对烟道造成过多影响。而所述内管201由于外管202的保护不易受到烟气冲刷,从而达到了防磨防泄漏的效果。
[0020]继续参考图1,在另一实施例中,沿着所述架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组所述径向热管2,而且若干组所述径向热管2中,上一层的径向热管2的内管201出口与下一层的径向热管2的内管201进口连通,该下一层的径向热管2的内管201出口与再下一层径向热管2的内管201进口连通,如此往复使各径向热管2连通形成蛇管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器包括:架体和水平固定在所述架体上的径向热管;所述径向热管包括:内管、外管和换热工质;其中:所述外管套接在内管上,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外管的两端,且外管的端部与内管外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换热工质位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容纳腔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架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组所述径向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径向热管中,上一层的径向热管的出口与下一层的径向热管的进口连接,该下一层的径向热管的出口与再下一层径向热管的进口连接,如此往复使各径向热管连通形成蛇管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热管式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具有翅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恪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恒源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