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压型卷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74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压型卷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压型单元和卷装单元;经编织后的柔性石墨接地体依次经过所述压型单元和所述卷装单元;所述压型单元包括输入轮、承压轮和压型轮,所述压型轮位于所述承压轮上方;柔性石墨接地体经所述输入轮进入所述压型轮和所述承压轮之间,所述压型轮上下移动以调节柔性石墨接地体的厚度;所述卷装单元包括导向轮和卷装组件,经所述压型单元压型后的柔性石墨接地体经所述导向轮进入所述卷装组件中卷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压型卷装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将压型和卷装集成到了同一装置中,既能够减少装置占地面积,又能够实现压型和卷装一次完成的目的,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低。工成本低。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压型卷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接地体加工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压型卷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石墨接地体作为一种新型降阻材料在输配线路接地和风电、光伏接地上运用的非常成熟。目前生产该产品的工艺是:利用多股柔性导电石墨单丝在圆盘式编织机上进行编织,编织机可以根据需要编制成圆形及扁型结构,当需要做出扁形结构时还需借助另外的专用压型机进行压型加工,打包还要在收卷机上单独操作。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实现过程分别使用了多台设备操作,造成了大量的劳动力浪费,加之零散加工生产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产能。而且不同设备单独分布,比较零散,加工散乱,影响美观,还需要大量人工后期处理,工人劳动强度大,长期生产人工成本比较高。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压型卷装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美观度高,且能够实现压型和卷装一次完成的目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低。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压型卷装装置,包括:
[0007]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压型单元和卷装单元;经编织后的柔性石墨接地体依次经过所述压型单元和所述卷装单元;
[0008]所述压型单元包括输入轮、承压轮和压型轮,所述压型轮位于所述承压轮上方;柔性石墨接地体经所述输入轮进入所述压型轮和所述承压轮之间,所述压型轮上下移动以调节柔性石墨接地体的厚度;/>[0009]所述卷装单元包括导向轮和卷装组件,经所述压型单元压型后的柔性石墨接地体经所述导向轮进入所述卷装组件中卷装。
[0010]现有技术中,在柔性导电石墨单丝编制成圆形及扁型结构后,需要借助另外的专用压型机进行压型加工,打包还要在收卷机上单独操作。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实现过程分别使用了多台设备操作,造成了大量的劳动力浪费,加之零散加工生产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产能。而且不同设备单独分布,比较零散,加工散乱,影响美观,还需要大量人工后期处理,工人劳动强度大,长期生产人工成本比较高。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压型卷装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将压型和卷装集成到了同一装置中,既能够减少装置占地面积,又能够实现压型和卷装一次完成的目的,从而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同时,通过设置可相对承压轮上下移动的压型轮,能够根据需要对压型厚度进行调整,操作简单,效率高。
[0012]优选的,所述输入轮与所述机架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输
入轮和所述机架铰接;所述连接杆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型单元停止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压型单元启动的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通过设置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能够使压型单元自动启停,从而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时,编织机编织出的柔性石墨接地体经输入轮进入压型轮和承压轮之间,压型轮和承压轮转动对柔性石墨接地体进行压型和输送,当编织机停止工作时,由于压型轮和承压轮转动,柔性石墨接地体逐渐绷紧,输入轮和连接杆向上移动至与第一接近开关接触,压型单元关闭,压型轮和承压轮停止转动;当编织机继续输送时,柔性石墨接地体逐渐放松,输入轮和连接杆向下移动至与第二接近开关接触,压型单元启动,压型轮和承压轮开始转动压型。
[0013]优选的,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机架间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机架铰接;所述控制杆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卷装单元停止的第三接近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卷装单元启动的第四接近开关,所述第三接近开关和所述第四接近开关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通过设置第三接近开关和第四接近开关,能够使卷装单元自动启停,从而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时,压型单元压型后的柔性石墨接地体经导向轮输入卷装组件中,当压型单元停止工作时,由于卷装组件的卷装,柔性石墨接地体逐渐绷紧,导向轮和控制杆向上移动至与第三接近开关接触,卷装单元关闭,卷装组件停止卷装;当压型单元继续工作时,柔性石墨接地体逐渐放松,导向轮和控制杆向下移动至与第四接近开关接触,卷装单元启动,卷装组件继续卷装。
[0014]优选的,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承压轮和所述压型轮的压型电机;所述压型电机与所述承压轮和所述压型轮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两端均穿透所述机架,且一端与所述承压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压型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一驱动轴传动连接,且一端穿透所述机架与所述压型轮相连。实际上,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间、第一驱动轴与压型电机间均可通过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中的任一种进行传动。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和所述传动轴上均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齿轮与所述传动轴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轴上的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传动精准,结构紧凑,效率高。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轴远离所述承压轮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压型电机通过传动带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
[0018]优选的,所述压型轮与所述机架间设置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间的滑动能够调节第二驱动轴的高度,从而调节压型轮与承压轮间的距离,进而调整压型厚度。
[0019]优选的,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调节杆和联动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联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槽上方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导向槽上方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导向块相连,所述联动杆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
述第二导向块相连。进一步的,调节杆和联动杆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使用时,转动调节杆,联动杆同步转动,做与调节杆相同的上升或下降动作,进而使第二驱动轴平稳的上升或下降。进一步的,调节杆和联动杆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卷装组件包括卷装电机、卷装轴、卷装盘和锁紧螺母,所述卷装电机和所述卷装轴传动连接;所述卷装盘安装在所述卷装轴上;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卷装轴端部以锁紧所述卷装盘。卷装完成后,用胶带将产品外围缠绕,松开锁紧螺母,取下卷装盘的外盘,将产品取出,然后安装好外盘,紧固锁紧螺母,重新启动装置开始工作。
[0021]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手柄。
[0022]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压型控制开关、卷装控制开关、紧急停止按钮、计量控制器和计数报警器。进一步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压型卷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压型单元和卷装单元;经编织后的柔性石墨接地体依次经过所述压型单元和所述卷装单元;所述压型单元包括输入轮、承压轮和压型轮,所述压型轮位于所述承压轮上方;柔性石墨接地体经所述输入轮进入所述压型轮和所述承压轮之间,所述压型轮上下移动以调节柔性石墨接地体的厚度;所述卷装单元包括导向轮和卷装组件,经所述压型单元压型后的柔性石墨接地体经所述导向轮进入所述卷装组件中卷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型卷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轮与所述机架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轮和所述机架铰接;所述连接杆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型单元停止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压型单元启动的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型卷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机架间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机架铰接;所述控制杆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卷装单元停止的第三接近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卷装单元启动的第四接近开关,所述第三接近开关和所述第四接近开关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型卷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承压轮和所述压型轮的压型电机;所述压型电机与所述承压轮和所述压型轮间设置有驱动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压型卷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两端均穿透所述机架,且一端与所述承压轮相连,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军刘韶华芦灯刘世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雷克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