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69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有除尘罩,除尘罩覆盖在回程皮带的正下方,在除尘罩内部设置有刮板清扫机构,刮板清扫机构用于将运行的回程皮带上的粉尘刮落至除尘罩内,在除尘罩的底部连通有风管接口,风管接口通过管道外连接在布袋除尘器上。输煤皮带上的原煤料通过滚筒传动输送至其滚筒尾部进行卸载或转接,此时,回程皮带上就会存在一层细微煤粉尘在滚筒传动下继续向左运行,并进入除尘罩内通过与刮板刃上的耐磨套挂落在布袋除尘器的负压作用下经过管道输送至布袋除尘器中进行处理。用下经过管道输送至布袋除尘器中进行处理。用下经过管道输送至布袋除尘器中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生产中粉尘处理的
,具体涉及为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火力发电的规模不断扩大,单机容量也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导致我国燃煤量与日俱增。在煤进至锅炉进行燃烧前,要经由装卸、输送、转运、筛分、以及破碎等不同的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煤粉尘会随之形成,严重污染电厂的大气环境。因此,业内人士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于应该怎样对粉尘实施治理,以促使粉尘排放量的有效降低。
[0003]输煤皮带在货料的传送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火电厂的尘源地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对于输煤皮带上的煤粉,我们通过配套设置在输煤皮带尾部的清扫器进行清理。但由于清扫器的长时间使用造成磨损并无法彻底清理干净,进而导致回程皮带上带有微细煤粉使得输煤皮带输送至尾部滚筒造成粉尘污染。
[0004]针对上述回程皮带上粉尘污染的问题,现有公开专利中,一种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公告号:CN216470529U)的技术专利记载了解决的技术方案:其主要包括两个机架,在两个机架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四个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除尘箱,并在除尘箱正面设置有控制器与电机,其中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以及在转轴表面连接有一组毛刷,所述除尘箱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其外部的输送管道,并连接有鼓风机,在所述除尘箱下表面接触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其外部的排出管,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表面的毛刷对皮带本体表面粉尘进行快速清洁与集中存放除尘箱中,并通过鼓风机将粉尘输送至处理箱对其加湿处理。通过上述记载的技术方案,我们不难看出该装置处理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且需要电机提供动力驱动毛刷的配合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输煤皮带的回程皮带存在粉尘污染的问题以及现有公开技术粉尘处理比较复杂的现象,根据现实生产中输煤皮带的特点结合现有布袋除尘器,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有设置于输煤皮带尾部滚筒前的安装支架,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除尘罩,所述除尘罩覆盖在回程皮带的正下方,在所述除尘罩内部设置有刮板清扫机构,所述刮板清扫机构用于将运行的回程皮带上的粉尘刮落至除尘罩内,在所述除尘罩的底部连通有风管接口,所述风管接口通过管道外连接在布袋除尘器上,回程皮带的上的粉尘通过除尘罩的收集并依靠布袋除尘器的负压输送至其内部处理。
[000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所述刮板清扫机构包括有分别与固定在除尘罩内壁上的两个铰接座相铰接连接的铰接连杆,两个所述铰接连杆的自由端共同铰接在刮板组件
上,在每个所述铰接连杆与刮板组件之间均安装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用于抵触刮板组件使其与回程皮带表面保持接触,在两个所述铰接连杆上共同设置有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转动调节组件通过调节两个铰接连杆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刮板组件与回程皮带之间的距离。
[000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有固定在两个铰接连杆之间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与调节推拉杆之间通过传动连杆进行铰接连接,在所述除尘罩上对应所述调节推拉杆开设有限位槽孔、以及在其外侧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调节推拉杆依次穿过限位槽孔、限位座向外延伸至除尘罩的外部,并在其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拉手。
[000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所述限位座上对应所述调节推拉杆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用于锁合调节推拉杆使除尘罩内的两个铰接连杆保持相对转动角度。
[001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所述刮板组件包括有与两个所述铰接连杆相铰接的刮板槽上,在所述刮板槽内采用螺栓安装有刮板刃,在所述刮板刃上安装有耐磨套。
[001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所述除尘罩的开口一侧上设置有张紧托辊组,所述张紧托辊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除尘罩上的压力托辊和支撑托辊,且回程皮带设置于两者之间,所述张紧托辊组用于拉紧位于除尘罩上方的回程皮带,进而保证耐磨套与回程皮带的表面保持相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将现有的布袋除尘器与除尘罩相连通,使用刮板清扫机构将回程皮带上的粉尘刮落至、收集在除尘罩内,并利用布袋除尘器的负压输送至其内部处理。
[0014]2.本技术在两个铰接连杆上共同设置有转动调节组件,通过推拉调节推拉杆来调节两个铰接连杆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刮板组件与回程皮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输煤皮带的清除场景。
[0015]3.本技术在铰接连杆与刮板槽之间均安装有弹簧片,通过弹簧片抵触刮板刃上的套设的耐磨套与回程皮带表面始终保持接触,由此可以保证刮板清扫机构的高效清除效果。
[0016]4.本技术在除尘罩上设置张紧托辊组,使用张紧托辊组拉紧位于除尘罩上方的回程皮带,进而保证耐磨套与回程皮带的表面保持相接触,尽可能使耐磨套将回程皮带上的粉尘刮落清除干净。
[0017]5.本技术中刮板组件的刮板槽、刮板刃、耐磨套之间采用可分离设计,便于后期不同磨损部件的更换。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除尘罩、张紧托辊组、刮板清扫机构的爆炸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除尘罩、张紧托辊组、刮板清扫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图;
[0023]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4]图中:除尘罩1,安装支架2,风管接口3,张紧托辊组4,刮板清扫机构5。
[0025]其中除尘罩包括限位槽孔101,铰接座102限位座103,紧固螺栓104;
[0026]其中张紧托辊组包括压力托辊401,支撑托辊402;
[0027]其中刮板清扫机构包括铰接连杆501,支撑板502,刮板槽503,刮板刃504,耐磨套505,传动连杆506,调节推拉杆507,拉手508,弹簧片509。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9]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有除尘罩1以及在其底部连通有风管接口3,除尘罩1安装在安装支架2,而安装支架2安装在输煤皮带尾部滚筒前,使得除尘罩1覆盖在回程皮带的正下方,在所述除尘罩1的开口一侧上设置有张紧托辊组4,所述张紧托辊组4包括转动设置在除尘罩1上的压力托辊401和支撑托辊402,并将回程皮带设置于两者之间。在除尘罩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接座102,其用来铰接连接刮板清扫机构5,所述刮板清扫机构5包括有分别与两个铰接座102相铰接连接的铰接连杆501,两个铰接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有设置于输煤皮带尾部滚筒前的安装支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支架(2)上安装有除尘罩(1),所述除尘罩(1)覆盖在回程皮带的正下方,在所述除尘罩(1)内部设置有刮板清扫机构(5),所述刮板清扫机构(5)用于将运行的回程皮带上的粉尘刮落至除尘罩(1)内,在所述除尘罩(1)的底部连通有风管接口(3),所述风管接口(3)通过管道外连接在布袋除尘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清扫机构(5)包括有分别与固定在除尘罩(1)内壁上的两个铰接座(102)相铰接连接的铰接连杆(501),两个所述铰接连杆(501)的自由端共同铰接在刮板组件上,在每个所述铰接连杆(501)与刮板组件之间均安装有弹簧片(509),所述弹簧片(509)用于抵触刮板组件使其与回程皮带表面保持接触,在两个所述铰接连杆(501)上共同设置有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转动调节组件通过调节两个铰接连杆(501)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刮板组件与回程皮带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输煤皮带尾部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有固定在两个铰接连杆(501)之间的支撑板(502),在所述支撑板(502)与调节推拉杆(507)之间通过传动连杆(506)进行铰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强郝志宇白仲军冀瑞斌郭亮李鹏贾宏伟鲁军白鑫武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国锦煤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