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34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9
一种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包括板体和悬浮结构,悬浮结构连接在板体的底部,在板体的顶面上连接有防滑垫以及尾部限位块,防滑垫和尾部限位块通过胶体与板体的顶面相固定,在防滑垫的表面上能脱卸式设置有用于固定脚掌的固定环,固定环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穿过防滑垫的螺纹件与板体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防滑垫粘接在板体表面起到防滑作用,防滑垫采用可以拼接又可以拆分的结构,因此能按照需求覆盖板体上指定位置的板体表面;尾部限位块避免脚从湿滑的板体表面滑出板体;固定环能套住脚部,并能根据使用人的使用习惯调整方向和角度,使用舒适。使用舒适。使用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冲浪板制作
,尤其指一种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721104730.1名称为《一种电动悬浮冲浪板》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悬浮冲浪板,包括防滑板面、遥控装置、锂电池组、折叠机构、立杆、控制器、把手、马达和悬浮翼,所述防滑板面上设置有电池仓和控制器仓,锂电池组活动安装在电池仓内,控制器安装在控制器仓内,立杆安装在防滑板面上,把手安装在立杆上端并且遥控装置安装在把手上,马达安装在防滑板面的下方,悬浮翼安装在马达的下方。该产品通过把手上的遥控装置操控该产品,使用安全性好;该产品通过子弹头造型的马达和悬浮翼配合可以将冲浪板脱离水面行驶,具有一定的悬浮体验,冲浪的速度、驾驶灵活度和平稳度高,适用于不同的海域;该产品设置有把手,方便初学者更快的学会操作,该产品设置有不同的模式,满足不同人的使用需求。然而,该冲浪板需要在板体上设置电池仓和悬浮仓,难以保持板体表面的摩擦效果,容易造成使用人打滑,影响使用安全,因此该冲浪板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板体表面防滑效果好,能阻止人从板体尾部上滑脱,板面上适合不同人体站姿,且防滑结构能覆盖板体表面指定位置的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包括板体和能使板体悬浮于水面上方的悬浮结构,所述悬浮结构连接在板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体的顶面上连接有能相互拼合为整块片体也能相互拆分为单独片体的防滑垫以及能与脚部相抵触防止站在板体的顶面上的使用人滑落的尾部限位块,所述防滑垫和尾部限位块通过胶体与板体的顶面相固定,在所述防滑垫的表面上能脱卸式设置有用于固定脚掌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穿过防滑垫的螺纹件与板体固定在一起。
[0005]作为改进,在所述板体的顶面上可优选分布有用于定位固定环两端的定位螺纹孔,在所述防滑垫上与定位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环两端螺丝穿过的垫体通孔。
[0006]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螺纹孔与垫体通孔可优选为上下相对应的呈能调节固定环宽度与高度的腰形孔。
[0007]进一步改进,固定于板体前部的固定环的定位螺纹孔可优选以板体轴向沿直线前后间隔地排列在一起,而位于板体后部的固定环的定位螺纹孔以板体轴向沿直线前后间隔排列有两排。
[0008]进一步改进,前后的定位螺纹孔可优选分别有两组,位于板体前部的二组腰形孔为前后排列,每组为3个腰形孔,而位于板体后部的二组腰形孔亦为前后排列,每组为6个腰形孔,每3个腰形孔为一排,每组左右排列。
[0009]作为改进,在所述防滑垫的表面可优选分布有轴向设置的长条凸起。
[0010]作为改进,所述防滑垫可优选包括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所述后防滑垫与尾部限位块一体制作而成。
[0011]作为改进,在所述板体的表面可优选包裹有保护层,所述防滑垫和尾部限位块连接在保护层上。
[0012]作为改进,所述悬浮结构可优选呈鱼架型,所述悬浮结构包括前弧板、连接杆、后弧板、连接柱、连接板,在板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能用于固定连接板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板与板体的底面相固定,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中部相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前弧板相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弧板相固定,所述前弧板的前端恰与板体的重心位于同一竖线上。
[0013]进一步改进,所述板体的前端可优选相对水平面向上翘起。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防滑垫粘接在板体表面起到防滑作用,防滑垫采用可以拼接又可以拆分的结构,因此能按照需求覆盖板体上指定位置的板体表面,满足实际需要;在板体表面还设置有尾部限位块,当人侧身站立在板体上时,一只脚能与尾部限位块相抵触,从而避免脚从湿滑的板体表面滑出板体,特别的,本板体是一种无动力的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需要不断地循环地下压板体前端和后端,因此设置尾部限位块后无论后端下按或者上翘,脚部都能始终与尾部限位块相抵触,阻止了脚部从板体尾部上滑脱,极大地改善本板体的使用效果;此外,在所述防滑垫的表面上能脱卸式设置有用于固定脚掌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穿过防滑垫的螺纹件与板体固定在一起,通过这种脱卸式结构固定的固定环能牢牢套住脚部,增强板体与人体的连接效果,同时由于是这种脱卸式结构,固定环能根据使用人的偏好左向倾斜或右向倾斜安装,便于左撇子和右撇子都能以舒适的角度套入固定环,板体与人体脚部插套配合更容易,使用舒适度大大提高,也进一步提高了板体与人体脚部的连接稳定性。定位螺纹孔根据实际需要前后设置方式不同,且都设置多组,从而能方便地调整固定环,将固定环调整到使用舒适的位置上,适用范围变得更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图1中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17]图3是图1中去除悬浮结构后的立体图;
[0018]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9]图5是图4中沿A

A线的剖面图;
[0020]图6是图3的结构分解图;
[0021]图7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8是图5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包括板体1和能使板体1悬浮于水面上方的悬浮结构5,悬浮结构5连接在板体1的底部,在板体1的顶面上连接有能相互拼合为整块片体也能相互拆分为单独片体的防滑垫2以及能与脚部相抵触防止站在板体1的顶面上的使用人滑落的尾部限位块3,防滑垫2和尾部限位块3通过胶体与板体1的顶面相固定,在防滑垫2的表面上能脱卸式设置有用于固定脚掌的固定环4,固定环4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穿过防滑垫2的螺纹件与板体1固定在一起。胶体可以采用双面胶或能快速凝固的防水胶,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胶体。固定环4的螺纹件可以是螺钉。
[0025]在板体1的顶面上分布有用于定位固定环4两端的定位螺纹孔12,在防滑垫2上与定位螺纹孔1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环4两端螺丝穿过的垫体通孔。定位螺纹孔12与垫体通孔为上下相对应的呈能调节固定环4宽度与高度的腰形孔。固定于板体1前部的固定环4的定位螺纹孔12以板体1轴向沿直线前后间隔地排列在一起,而位于板体1后部的固定环4的定位螺纹孔12以板体1轴向沿直线前后间隔排列有两排。前后的定位螺纹孔12分别有两组,位于板体1前部的二组腰形孔为前后排列,每组为3个腰形孔,而位于板体1后部的二组腰形孔亦为前后排列,每组为6个腰形孔,每3个腰形孔为一排,每组左右排列。
[0026]在防滑垫2的表面分布有轴向设置的长条凸起21。防滑垫2包括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包括板体(1)和能使板体(1)悬浮于水面上方的悬浮结构(5),所述悬浮结构(5)连接在板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体(1)的顶面上连接有能相互拼合为整块片体也能相互拆分为单独片体的防滑垫(2)以及能与脚部相抵触防止站在板体(1)的顶面上的使用人滑落的尾部限位块(3),所述防滑垫(2)和尾部限位块(3)通过胶体与板体(1)的顶面相固定,在所述防滑垫(2)的表面上能脱卸式设置有用于固定脚掌的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穿过防滑垫(2)的螺纹件与板体(1)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体(1)的顶面上分布有用于定位固定环(4)两端的定位螺纹孔(12),在所述防滑垫(2)上与定位螺纹孔(1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环(4)两端螺丝穿过的垫体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纹孔(12)与垫体通孔为上下相对应的呈能调节固定环(4)宽度与高度的腰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其特征在于:固定于板体(1)前部的固定环(4)的定位螺纹孔(12)以板体(1)轴向沿直线前后间隔地排列在一起,而位于板体(1)后部的固定环(4)的定位螺纹孔(12)以板体(1)轴向沿直线前后间隔排列有两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悬浮于水面上的冲浪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爱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甬陵轻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