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29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包括多组承重单元,两组相邻所述承重单元之间均通过串联组件固定安装,每组所述承重单元均包括多组构型承重管、多组并联座和加强承重管,每组所述并联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内嵌孔,每组所述构型承重管和加强承重管的外表面均与相对应内嵌孔的内壁固接。该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使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将承重单元和串联组件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分隔,且在保持装置镂空结构的前提下加强其清理过程中的便利性,极大降低了装置对辅助设备的要求,有效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了装置的实用性。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7209779U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涉及起重机
,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包括:筒状内梁、筒状中间梁、筒状外梁、端头、绳索以及吊钩;筒状内梁、筒状中间梁以及筒状外梁均为空心圆筒状;筒状内梁、筒状中间梁以及筒状外梁的内径依次增大;筒状内梁的外径等于筒状中间梁的外径,筒状中间梁的外径等于筒状外梁的内径;筒状中间梁套设于筒状内梁的外部,筒状外梁套设于筒状中间梁的外部;端头设置于筒状内梁的端部,绳索的一端固定于端头,另一端与吊钩相连接;筒状内梁、筒状中间梁以及筒状外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筒状内梁、筒状中间梁以及筒状外梁内部均设置有多个交叉设置的加强筋板;结构简单,采用圆柱状的起重机梁,易于清理,适合对洁净度有较高的要求的特殊场合。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在使用时,通过筒状内梁、筒状中间梁和筒状外梁以提高装置清理的便利性,但是由于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强的拉力,且相同拉力前提下筒状结构需要更大的体积和重量,导致装置对辅助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成本,从而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包括多组承重单元,两组相邻所述承重单元之间均通过串联组件固定安装,每组所述承重单元均包括多组构型承重管、多组并联座和加强承重管,每组所述并联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内嵌孔,每组所述构型承重管和加强承重管的外表面均与相对应内嵌孔的内壁固接,每组所述加强承重管的外侧均设置有多组第一密封板,每组所述第一密封板均通过螺栓与相对应的构型承重管固定安装,每组所述串联组件均包括串联座,每组所述串联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供相对应构型承重管和加强承重管插合的串联孔,每组所述串联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串联杆,每组所述构型承重管和加强承重管的内壁均与相对应加强串联杆的外表面可滑动的套装,每组所述构型承重管和加强承重管均通过螺栓和螺母与相对应的串联座固定安装,所述串联座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二密封板。
[0009]优选的,每组所述加强承重管的外表面均可滑动的套装有两组单元密封板,每组所述单元密封板均通过螺栓与相对应的并联座固定安装。
[0010]优选的,每组所述加强承重管的外表面均设有两组吊装座,每组所述吊装座的前端均开设有内螺纹孔。
[0011]优选的,每组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外侧面均设有警示荧光条,每组所述警示荧光条的折射端均位于其外侧。
[0012]优选的,每组前侧所述第一密封板的正面均开设有多组检修孔,每组所述检修孔的内壁均设置有检修探查窗。
[0013]优选的,每组所述构型承重管、并联座、加强承重管、第一密封板、串联座、第二密封板、单元密封板和吊装座的表面均设置有防腐涂层。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使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将承重单元和串联组件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分隔,且在保持装置镂空结构的前提下加强其清理过程中的便利性,极大降低了装置对辅助设备的要求,有效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7]2、该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通过多组承重单元,使操作人员根据起重机实际状况确定延伸长度,延伸长度确定后根据进一原则确定承重单元数量,然后通过串联组件将多组承重单元串联固定,此时装置的长度大于所需延伸长度,有效提高了装置对不同起重机的适应性,极大加强了装置的通用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0018]3、该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通过加强承重管,使构型承重管和加强承重管在并联座的配合下增加了更多二力杆单元,同时加强承重管在多组构型承重管的中部形成了多组三角力矩,配合加强串联杆,使串联座在构型承重管和加强承重管的内外两侧构成抱夹结构,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在保证相同抗拉强度的前提下降低装置的重量和体积,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承重单元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串联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2]图中:1、承重单元;2、串联组件;3、构型承重管;4、并联座;5、加强承重管;6、第一密封板;7、串联座;8、串联孔;9、加强串联杆;10、第二密封板;11、单元密封板;12、吊装座;13、警示荧光条;14、检修探查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包括
多组承重单元1,通过多组承重单元1,使操作人员根据起重机实际状况确定延伸长度,延伸长度确定后根据进一原则确定承重单元1数量,然后通过串联组件2将多组承重单元1串联固定,此时装置的长度大于所需延伸长度,有效提高了装置对不同起重机的适应性,极大加强了装置的通用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两组相邻承重单元1之间均通过串联组件2固定安装,每组承重单元1均包括多组构型承重管3、多组并联座4和加强承重管5,通过加强承重管5,使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在并联座4的配合下增加了更多二力杆单元,同时加强承重管5在多组构型承重管3的中部形成了多组三角力矩,配合加强串联杆9,使串联座7在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的内外两侧构成抱夹结构,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在保证相同抗拉强度的前提下降低装置的重量和体积,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每组并联座4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内嵌孔,每组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的外表面均与相对应内嵌孔的内壁固接,每组加强承重管5的外侧均设置有多组第一密封板6,每组第一密封板6均通过螺栓与相对应的构型承重管3固定安装,每组串联组件2均包括串联座7,每组串联座7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供相对应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插合的串联孔8,每组串联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串联杆9,每组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的内壁均与相对应加强串联杆9的外表面可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包括多组承重单元(1),其特征在于:两组相邻所述承重单元(1)之间均通过串联组件(2)固定安装,每组所述承重单元(1)均包括多组构型承重管(3)、多组并联座(4)和加强承重管(5),每组所述并联座(4)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内嵌孔,每组所述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的外表面均与相对应内嵌孔的内壁固接,每组所述加强承重管(5)的外侧均设置有多组第一密封板(6),每组所述第一密封板(6)均通过螺栓与相对应的构型承重管(3)固定安装,每组所述串联组件(2)均包括串联座(7),每组所述串联座(7)的顶部均开设有多组供相对应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插合的串联孔(8),每组所述串联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串联杆(9),每组所述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的内壁均与相对应加强串联杆(9)的外表面可滑动的套装,每组所述构型承重管(3)和加强承重管(5)均通过螺栓和螺母与相对应的串联座(7)固定安装,所述串联座(7)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二密封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