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结构及集成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27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干结构及集成水槽。烘干结构包括有风罩(61),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611)和第二风道(612),该第一风道(611)和第二风道(612)共用一段进风段;风机(62),设于进风段的入口处;加热件(63),设于进风段中;挡板(64),能活动地安装在风罩(61)上;以及驱动件(65),用于驱动挡板(64)活动,以使烘干结构(6)至少具有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挡板(64)关闭第二风道(612)的出风段;在第二状态下,挡板(64)关闭第一风道(611)的出风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该烘干结构的集成水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烘干结构能够节省空间和成本。能够节省空间和成本。能够节省空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干结构及集成水槽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
,具体指一种烘干结构及集成水槽。

技术介绍

[0002]清洗机是一种用于自动洗涤餐具的家用电器,很受消费者欢迎,但清洗机洗涤完后,内胆中、餐具上等残留水较多,这些残留水通过内胆及餐具余热实现干燥。但是由于内胆残留水较多、内胆降温较快,造成内胆的余热不足以将残留水蒸发掉,使得洗完碗后内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有较多的水,在清洗机门体长时间紧闭的情况下,清洗机内异味会较重,且容易滋生细菌。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号为CN201820319612.0(公布号为CN208958049U)的中国技术专利《洗碗机的干燥系统》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洗碗机烘干的烘干结构。
[0004]但是现有的烘干结构大多只能为一个机器进行烘干,如需分别对两个机器进行烘干,则需要采用两套烘干结构,既占空间又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节省空间和成本的烘干结构。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烘干结构的集成水槽。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0008]风罩,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共用一段进风段,该进风段的入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0009]风机,设于所述进风段的入口处,能将气流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输送到出口;
[0010]加热件,设于所述的进风段中;
[0011]挡板,能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的风罩上;以及
[0012]驱动件,用于驱动挡板活动,以使所述的烘干结构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0013]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的挡板关闭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段;
[0014]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的挡板关闭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段。
[0015]为了方便挡板在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二风道出风段的进风方向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风道出风段的进风方向,所述的挡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进风段的出口处。
[0016]为了避免驱动件受热风影响,所述的驱动件安装在所述风罩的外侧,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端部相连接。
[001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上述烘干
结构的集成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部具有台面的柜体、设于所述台面上的水槽以及设于柜体内的切配装置和清洗机,所述的清洗机具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连通该第一进风口,所述的切配装置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连通该第二进风口。
[0018]为了方便方便切配模块的清洗和烘干,所述的切配装置包括有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切配模块以及用于对切配模块进行清洗的喷淋装置,所述的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的壳体上。
[0019]为了方便食材的进料和出料,所述壳体上具有投料口,所述的切配模块包括有刀架以及设于刀架中的刀组,该刀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口正对所述的投料口。
[0020]为了方便收集切割后的食材,所述的壳体内设有顶部具有开口的接料盒,该接料盒位于所述刀架的下方,且接料盒的顶部开口正对所述的出料口。
[0021]为了方便食材的取出,所述壳体的前侧具有让位口,所述的接料盒能沿前后方向自该让位口进出所述的壳体。
[0022]为了保证对清洗机进行充分烘干,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清洗机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一一对应。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4](1)通过将风罩内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共用一段进风段,通过驱动件驱动挡板活动以使其关闭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的出风段,这样,通过一套烘干结构即可对两个机器进行选择性烘干,节省空间和成本;
[0025](2)通过将清洗机和切配装置集成在集成水槽上,增大了餐前食材处理以及餐后洗碗的效率,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做饭上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集成水槽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0029]图4为图1中烘干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4中烘干结构处于第一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0031]图6为图4中烘干结构处于第二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3]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集成水槽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集成水槽包括有柜体1、水槽2、电解水发生装置3、切配装置4、清洗机5和烘干结构6。
[0034]其中,柜体1的顶部具有台面11,台面11的左部开设有安装口111,台面11位于安装口111外周的边沿向下凹陷形成有台阶部112。
[0035]水槽2嵌设于台面11的右部,其主体设于台面11之下,靠近上述安装口111布置,从而方便食材清洗后放入切配装置4进行切配处理。
[0036]电解水发生装置3设于柜体1内,用于产生消毒水。
[0037]切配装置4设于柜体1内,包括有壳体41、切配模块42、接料盒43和喷淋装置44。
[0038]具体地,壳体41包括有底座411和顶盖412,底座411的顶部周缘连接在安装口111的周部,底座411的顶部具有投料口4111,底座411的前侧具有让位口4112,底座411的右侧具有第二进风口4113;顶盖412搁置在台阶部112的台阶面上,位于底座411的上方,用于覆盖住上述投料口4111。本实施例中,顶盖412的顶面基本与台面11的顶面平齐。
[0039]切配模块42设于底座411内,包括有刀架421以及用于对食材进行切割的刀组(图中未示出),刀架4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进料口4211和出料口4212,该进料口4211正对上述投料口4111;刀组可采用切菜刀组或/和切肉刀组,其具体结构可参见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103612.8(公布号为CN106032021A)的专利技术专利《多功能蔬菜切割装置》以及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681481.1(公布号为CN21061085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切肉机》。
[0040]接料盒43的顶部具有开口,设于底座411内,并能沿前后方向自该让位口4112进出底座411。接料盒43位于刀架421的下方,且接料盒43的顶部开口正对上述出料口4212。
[0041]喷淋装置44设于底座411内,能够对切配模块42进行清洗。
[0042]清洗机5设于柜体1内,并位于上述水槽2的正下方,用于清洗碗碟等待清洗物品,清洗机5上具有第一进风口51。
[0043]烘干结构6安装在清洗机5的左侧,包括有风罩61、风机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风罩(61),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611)和第二风道(612),该第一风道(611)和第二风道(612)共用一段进风段,该进风段的入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风机(62),设于所述进风段的入口处,能将气流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输送到出口;加热件(63),设于所述的进风段中;挡板(64),能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的风罩(61)上;以及驱动件(65),用于驱动挡板(64)活动,以使所述的烘干结构(6)至少具有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的挡板(64)关闭所述第二风道(612)的出风段;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的挡板(64)关闭所述第一风道(611)的出风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612)出风段的进风方向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风道(611)出风段的进风方向,所述的挡板(64)通过转轴(641)转动连接在所述进风段的出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65)安装在所述风罩(61)的外侧,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641)的端部相连接。4.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烘干结构的集成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部具有台面(11)的柜体(1)、设于所述台面(11)上的水槽(2)以及设于柜体(1)内的切配装置(4)和清洗机(5),所述的清洗机(5)具有第一进风口(51),所述第一风道(611)的出口连通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东魏瑞晖陈猛戴九松郑军妹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